走在街道上,李枭也被一段快板给吸引了。 “竹板一打响连天,听我把抗美援朝来宣传。 一九五零那一年,朝鲜半岛起硝烟。 美国佬,太凶残,侵略朝鲜想霸天。 战火眼看要烧咱,华夏人民不答应……”。 快板的声音韵味长、声音又脆,能瞬间抓住人们的耳朵,一段快板打完,下面不少人直接叫起了好。 到了中午,李枭没有直接回家。 而是跟着王芳去了“砂锅居”。 砂锅居也是一家百年老店,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六年,也就是1741年,刚开始这家店还叫做和顺居。 不过后来因为砂锅菜出了名,也就改为了“砂锅居”。 “砂锅居”的特色菜,是一道叫做砂锅白肉的菜,这道菜的做法采用了宫廷王府烧、燎、白煮等技法。 这其中的烧就是 “炸,要把猪肉炸的外焦里嫩,燎呢!就是将带皮的猪肉、肘等,放在火上不断翻滚, “燎” 起小泡后,再把它用工具刮去,放到清水煮熟。 这样也会使砂锅的汤味浓厚,煮好的肉也会嫩香、酥烂。 可以称得上是四九城一绝,更是有着 “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 的说法。 砂锅居位于西单,距离天安门并不远。 几人步行没多久,就到了砂锅居外,走进店铺,里面已经坐了很多人,也幸亏他们来的比较早。 还有位置。 在伙计的带领下。 李枭和妹妹,再加上王芳、杨雪,四个人坐在了餐桌前。 王芳很明显是熟客,直接点了起来,除了必点的砂锅白肉外,又点了炸里脊、爆三样和烧子盖。 这些都是店内比较好吃的几道菜。 “小彤你尝尝,看看好不好吃,要沾一下料。”,砂锅白肉上的很快,刚点上菜就上来了,等菜上来后。 王芳就夹了一块肉,让李彤尝尝。 “谢谢王芳姐”。李彤也不客气道谢一声,就吃了起来。 肉刚一入口,眼睛就不由瞪大了些。 这小一年中,李彤没少和李枭一起出去吃饭,丰泽园、峨嵋酒家、东来顺、全聚德,还有全四九城都着名的八大楼。 她都去吃过。 但这么好吃的砂锅他还是头一次吃到:“哥这太好吃了,你也快尝尝。”,尝了一口,李彤忍不住道。 看李彤那副样子,李枭就知道这菜的味道差不了。 也就夹起了一片肉尝了尝,也是不由称赞道:“这肉香浓郁、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不愧能名震京都三百载”。 听到夸赞自己推荐的饭菜好吃,王芳也很是高兴,于是答道:“这个我知道,砂锅白肉之所以这么好吃,据说有“三绝”。”。 李枭好奇道:“那三绝啊?”。 “这个第一就是刀工绝,就说这肉片,每一片都要三四寸长,1.5 - 2 毫米厚,这样不仅能让肉快速入味,也能让肉不会过于软烂,保留咀嚼齿感, 这第二绝就是火候,据说这炖煮过程中,厨师要寸步不离,还要随时翻动食材,保证食材均匀受热。”。 “这第三个就是这蘸料。”,说着王芳就指了指蘸料,它会让稍微油腻的白肉,在这蘸料下,味道更加鲜美。 我听说这个蘸料可是砂锅居的独特配方,就算别的店能模仿砂锅的做法,但没有蘸料的完整配方。 吃起来的味道会始终差上很多。 听完王芳李枭不由伸出了大拇指,夸赞道:“美食家啊!”。 王芳如果不说,李枭还真没注意,被这么一提醒这才想到,好像别家的砂锅菜可不会蘸着料吃。 到是王芳听了李枭的夸赞,不由笑了两声,客气道:“哪里哪里。”。 那模样让李枭三人都不由笑了起来。 几人吃着饭、聊着今天游行中的一些趣事,每个人的兴致都很高。 “对了!我听老师说,过些时候学校要举办一次运动会,为明年奥运会选拔人才,你们要不要参加?”。 杨雪的话让几个人吃饭的动作顿了顿。 “小雪,老师什么时候说的,我怎么不知道?明年我们也会参加奥运会吗?”,王芳有些疑惑道。 杨雪笑着道:“就是昨天我去老师办公室,听他们说的,,好像我国打算参加,不过这也不确定,还在研究中。”。 “那我要去试试,看看能不能被选上”。王芳道,随后他又看向了李枭:“李枭你呢?要不要也试试。”。 李枭摇了摇头:“我就不参见了。”。 这件事李枭知道,虽然这一届奥运会我国参加了,但等到国内队伍抵达奥运会现场时,已经距离奥运会开幕过去了10天。 这也让国内运动员错过了很多比赛。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有两个原因,这第一就是敌对势力的抹黑,特别是美帝国,打起了舆论战。 第二个就是光头的介入,抢夺资格,这才一直受到了阻挠。 而对于这一次的参赛,国内也是十分的重视,因为我国刚成立不久,急需向外展示自己的新面貌,来宣告国家的成立,这能很好的打破其它国家的偏见和误解。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全国人民的自豪以及爱国热情。 但可惜,最后国内只赶上了一趟末班车。 几人这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这才吃完,吃完后几人下午没事,又去了北海公园转了转。 北海公园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辽代,不过当时还不叫北海公园,而是叫做 “白莲潭”和 “广寒殿”。 之后每一个朝代都会进行建设,到了金代,就形成了今天皇家宫苑格局,最后到了清代乾隆时期,才大规模修建了亭台楼阁。 李枭这还是第一次来北海公园,前世虽然也去过四九城玩过几次,但去的都是故宫、天坛、鸟巢之类的地方。 本来对于公园这些地方,李枭没多少感觉。 但没想到北海公园给了他些许的惊喜。 那景色是真的美,特别是那座白塔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几人租了一条小船划行在湖上。 聊着未来、聊着理想,好不惬意。 …… 五一过后,人们又忙碌了起来。 李枭也在一次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几乎每天都有问题去请教黄教授。 而面对李枭的请教,黄教授也很吃惊,因为他发现,李枭学习的进步太快了,几乎就是几天一个样。 特别是对机械工程的本专业,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几项科目,黄教授发现。 李枭掌握的知识,已经不次于大三的学生。 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李枭也完成了C620 - 1 卧式车床主结构设计,开始把C620 - 1 卧式车床分为6部分。 床身、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 开始一一进行研究、解析。 如果整体来研究会很难,但李枭发现把机床这么一拆开,研究的难度一下降低了很多。 就比如主轴箱。 它就是提供动力的地方,它通过皮带轮与电机相连,然后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主轴,之所以这样设计,就是因为电机的转速通常较高,但主轴需要的转速则不同, 主轴箱内的变速机构,就可以进行变速调整。 还有润滑系统。 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系统,一般由油泵、油管、过滤器、油池等组成,运转的原理也很简单。 说白了就是油泵把润滑油从油池中抽出,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部位,达到润滑的效果,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 不知道是不是空间的作用,还是重生的原因,李枭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强。 基本上一星期就能研究透一部分。 到了月底。 李枭已经把C620 - 1 卧式车床,研究的差不多。 也就幸亏C620 - 1 卧式车床不是数控车床,否则的话,难度不知道还要增加多少倍。 毕竟数控车床需要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电子元件,还需要系统软件控制,来实现加工算法、运动控制、误差补偿、故障诊断等功能。 难度不是大了一点半点。 在这个时候根本就制造不出来。 国内想要自主生产,至少要等到70年代,直到1975年才诞生了第一台自主制作的数控车床。 而在这时间段,就连毛熊、美帝国也没能研究出来,像美帝国直到1955年才进入实用化阶段,毛熊则是1956年。 由此可见,想要自主生产数控车床的难度有多大。 不过对于现在的国家而言,C620 - 1 卧式车床就已经足够用了。 要知道C620 - 1 卧式车床的出现,可是对这个时期的国家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不过别的就说生产效率,就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毕竟C620 - 1 卧式车床,全部采用了机械传动,这样的传动,比起比较传统的手工加工方式,不知道提高了多少。 就比如在车削圆柱阶梯轴、镗孔、切槽等等操作上,就大大缩短了。 此外C620 - 1 卧式车床可以连续加工,并且运行还很稳定,这比起现在最常见的六尺皮带车床,好上不知道多少。 还有就是加工的精度,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画完C620 - 1 卧式车床的设计图纸,李枭仔仔细细的又检查了一遍,就直接去了黄教授的办公室。 在了办公室前李枭敲了敲门。 在听到里面说进后,李枭这才推开门走了进去,看到是李枭,黄教授平时那张很严肃的脸,一下子露出了笑容。 放下了手中忙的工作,笑着道:“小枭今天你又有什么问题了,拿过来我看看。”。 “黄教授,这一次我没问题,是我上次卧式车床,我已经设计出来了,想让您指点指点。”。李枭笑着道。 “哦!你设计出来了?快拿给我看看。”,黄教授有些难以相信。 李枭也不废话,直接把一大摞设计图递给了黄教授,看着这么多设计图,黄教授有些难以置信。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都是你最近设计的?”。 闻言李枭点了点头:“是我最近设计的,这才刚刚设计完”。 得到了确定,这一下黄教授不再说话,直接看了起来,这越看黄教授越激动。 因为按照图纸来看。 这台机床完全可以被制作出来,并且他的工作效率,比起国内现有的机床效率都要高。 最重要的是C620 - 1 卧式车床完全可以自主生产。 这一点十分重要。 “走,跟着我去找老赵”,说着黄教授小心翼翼的卷好图纸,直接出了门。 来到赵教授办公室前,激动之下黄教授都忘了敲门,直接推门就走了进去。 “老赵、老赵,快来看看。”。 赵教授被突然的推门声吓了一跳,看到急匆匆走进来的黄教授不由抱怨道:“我说老黄,你这是怎么了?都多大年纪了还这么毛毛躁躁。”。 “你少废话,快看看这些图纸”,黄教授可没心情瞎扯直接道。 闻言赵教授这才收起了说笑的心思,特别是当看到跟在后面的李枭,忽然让赵教授有了一丝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过随即他就反应了过来,对着李枭问道:“李枭,你又设计出东西了?”。 李枭笑着点了点头:“赵教授,上一次那份车床的设计稿,我设计完了。”。 虽然已经经历了不少次,但赵教授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如果说之前那些设计,是去了取巧,灵光一闪想到的点子,但想要设计车床可不一样。 想要设计出车床,需要掌握的知识会非常多。 并且李枭从接触车床到现在,满打满算才不过两三个月,这么多时间就设计出了车床。 这让他有些不敢相信。 迫不及待就看了起来,虽然他不是专攻机床、车窗这方面的教授,但也能看懂。 和黄教授一样,越看他也是越吃惊,有些难以相信。 “李枭,这车床真如你所说,能提高数倍效率?”,赵教授问道,虽然是再问,但其实他已经从设计图上知道了答案。 如果这台车床真能设计成功,那么对于国内的工业生产来说,必定会是一大助力。喜欢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