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森,这是什么意思?”他一脸不解,“难道他们是拿来炫耀的?” “嘿嘿,大森,给个公道价!我们要卖给你呀!” “唉,我这里虽是收破烂的地方,可也不当销赃之用吧?你以为我是谁?”林大森皱眉说道。 “嘿,林大哥,不至于这样吧?怎么就成了‘销赃’了呢?把我们都当贼了。” “不然呢?”林大森反问。 “我们代表人民,不是偷偷摸摸……”一人接话。 “别闹了,没经我同意就代表我了?偷就是偷,怎么美化都不变!不过这技巧太低了吧?就这几样东西,怕是还不够一顿饭钱呢!” 话锋一转,差点让刚才还在义愤填膺的人们愣住。 “刚才不是挺严肃吗?怎么忽然变成调侃了。” “大哥看好了,这些都是银质的,那个烛台还镀金呢。”有人解释到。 仔细检查一番,确实如所说。 这时代的一些餐厅还真如此豪华。 随后将所有东西收下,并表示付钱,却被拒绝:“那你们想要什么?” “哈哈,林哥,不如你做顿丰盛点的大餐,叫上我们几位朋友一起怎么样?省得拿着钱再去饭店。” 经过商量,确定了时间:“中午来得及吗?” 一番忙碌后,桌面上摆上了丰盛的菜肴。 这些人看到如此场面都震惊了:“林大哥,这也太丰盛了吧?” 在他们心里,可能就只会有鸡和鱼。 “这些值得那些餐具的价值么?”大家议论。 原来今日要给好友安仁践行。 由于经济状况,大家只能想办法凑钱。 “没办法,请不到高档饭店也尽量热闹点。” 席间谈及许多趣事,同时透露出一些忧愁:“我们要请的是安仁。 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提到即将远赴西北劳动时大家都沉默了一会儿。 最终,在温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安兄,应该介绍下这个好心肠且手艺精湛的朋友。” “呵,无须客气。 跃文常来找我,已经是老朋友了。”几句寒暄之后退出房间,留给小圈子内部讨论。 整个下午大家都在热烈谈话,其间提及许多对未来的思考。 不知不觉已至晚上,准备告别之时,“还不忘感谢款待,必须敬杯酒。” 通过这次聚会,不仅增进感情,更让大家意识到人生起伏,但友谊永恒。 “也许不久的将来也会有相聚之地。”一句玩笑话却成了真实预言。 几载过后竟于同一片草原相遇。 交流渐深发现许多共同话题,尤其关于西北那个神秘农场。 “原来这就是红星二分站,我们的新家园。”每个人都带着不同期待与憧憬,等待新生活的展开。 当大家得知,这个所谓的综合农场眼下仅有一座泥坯小屋,周围空无一物时,纷纷表露出失望的情绪。 在他们心中,那本该是一片牛羊遍野、广袤无垠的沃土,怎料经李大勇这么一描述,那里除了一片荒芜别无他物。 “各位,我倒认为这样很好。 要是地方过于繁华,哪会轮得到我们去?据我了解,周边有不少工厂矿山作为基础。 再偏远的地方,只要有工人和产业,发展只是早晚问题。”赵明表现出乐观态度,至于这种积极心态是真心还是应付,李大勇不得而知。 不过赵明确实表现得心理素质很强大。 李大勇陪众人闲聊畅饮了许久,直到夜幕降临才散去。 临别时赵明问李大勇,打算查一下自己将要前往的目的地是否与对方单位有关联,如果属实,那么他们两人就能结伴同行。 李大勇对是否同行一事并不关心,他更看重的是开年后必定亲自前往考察一番。 若想把一个农场建设好,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呢?在李大勇看来,当然是农业机械了。 柴油机的设计工作还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对此他毫不担忧,进展还算顺利。 初始设计已经完成,目前他在致力于寻找一家合适的厂家进行试验性生产制造几台柴油机。 北京此刻确实存在几家动力机械厂,即发动机生产基地。 他的打算是过完春节,借助姐夫通过上级领导的关系,向该厂下达正式文件,要求其协同生产必要的配件部件。 钢铁轧制厂同样不能闲置,这是一家直接受上层领导管辖的重工业钢铁企业。 他还有计划让该厂参与生产诸如车架之类的零部件。 另外还需北京的汽车厂、齿轮厂以及轮胎厂等各类相关企业配合共同参与到该项目中。 这些参与配套生产的厂商需要负责的工作都不会十分复杂,至少都在其生产能力范围内。 李大勇预设了几款经典车型,均是最常用和最适用的一些款式。 例如山区农村普遍适用的四驱爬山王农用车型,还有一款常见于平原地区的大马力拖拉机。 这些车型的优势在于结构精简且功能齐全可靠。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无论什么路况几乎都能适应。 尤其是多功能四驱拖拉机,可以挂接各类农用作业设备。 有了这两种机械设备的协助,李大勇就不用为农场所需的各种劳作环节操心了:从耕种到收割,从供水发电再到运输存储等问题皆可解决。 和张教授及其学术团队的合作进程也很顺畅,那些源自李大勇天马行空的想法,在前生可是成熟的解决方案,被奉为天才之作为专业做农机装备的张教授团队所赞许不已。 因此,李大勇不得不假扮成张教授的入门弟子。 无关紧要之事,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二姐夫协调成功争取上级领导的认可,并以内阁名义下发文件至相应单位落实试产任务。 整个工程项目的总负责人实际就是李大勇本人。 只不过所有的对外沟通交流材料都没有他的名字出现。 所有下发各机构的技术图纸和解释说明均由李大勇及张教授等人精心筹备而成。 考虑到身份原因,像张教授团队不适合公开出面,而李大勇由于职衔限制也无法同那些大工厂正常商洽。 一名废品回收站站长,怎么有资格同各个大型企业平等对接呢? 所以李大勇只能依靠上级领导的身份作为掩护幕后推动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实施。 直至新春之后又过两个月左右,一切初步工作才算基本结束。 吴文博的新职位任命随之下达,由首都某区商业系统调往阴山综合农场,担任革委会负责人,负责场内改造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农历三月初时,在废品回收站与几位学者共同调试组装成功五套柴油机。 四套24匹马力规格的机器和两套12匹马力规格的。 与此同时他着手制作的各类简易车辆也在逐步成型中,除了那些无法自制、需交外厂加工的零件,其他绝大部分工作均是由他自己动手完成。 期间张教授一干人深刻感受到了李大勇惊人的动手操作能力。 各种复杂的机床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般活跃灵动,一些看似极其困难加工的组件竟然能被处理得游刃有余,精度极高让人叹为观止。 基于现场条件有限,李大勇使用其中两台24匹柴油引擎组装了两辆爬山王越野型拖拉机。 一辆带有常规敞篷货箱,跟常见的拖拉机无异。 但另一辆车的设计就与众不同了。 李大勇把货斗改为车厢样式,并设置20座位。 悬挂和减震 林天昊也有一个独立的小帐篷,他这次准备得相当充分,甚至还带了一个小炉子来取暖。 这个小炉子比水桶还小,但功能很强。 林天昊在外面设计了一个水套,就是在火炉外再焊一层铁板,并在上下位置各留一截铁管。 用水壶灌满水,用橡胶管连接这两个铁管,再将另一端接到放在帐篷里的散热器上,这样简易的暖气系统就算完成了。 点燃炉火,很快水就被加热了。 热水上升后通过胶皮管进入散热器中,不久林天昊的帐篷里就变暖了。 同行的人们都看着林天昊的操作,对他的创意感到不解。 这玩意看起来确实很实用,尤其是在野外搭帐篷的时候。 在路过的县城,队长李文强找到一家小型加工厂,购买了一些材料,请林天昊帮忙加工更多这样的炉子。 这对林天昊来说不算难事,为了简化制作,甚至连水套都省略了,直接在炉膛里绕了几圈水管就好。 至于散热器更简单,只需用铁皮打造一个四方形的盒子,并留下必须的接口。 尽管林天昊的作品看起来粗制滥造,但大家试用后发现它还真挺好用。 之后,拖拉机和客车的车厢也被安装了这样一个供暖系统。 经过五六天跋涉,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拖拉机一路状态良好,没出现故障,而林天昊“设计”的爬山虎也很好用,轻松应对各种路况,令包括周教授在内的人十分震惊。 即便是在泥泞的冰雪消融地带、被流水冲出的沟壑以及将近一米深的小河流,甚至重载车辆都能轻松通过。喜欢四合院:重生60,开局悬壶济世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重生60,开局悬壶济世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