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谪仙

第17章 书法展的题跋(1 / 1)

叶徽站在南方大学艺术馆的玻璃展柜前,目光落在那幅残破的明代书法卷轴上。展厅里冷气开得很足,他却感到一股热流从脊背窜上来——那熟悉的笔触,分明是当年苏州文会上见过的风格。 "同学,请勿靠展柜太近。" 戴着工作证的女生出声提醒。叶徽这才发现自己的鼻尖几乎要贴上玻璃,呵出的白气在展柜表面凝成一小片雾。他后退半步,却仍盯着卷轴右下角那个残缺的印章。若能看清那方印文,或许就能确认... "可惜啊,这么好的祝枝山临本,偏偏缺了题跋。" 身旁突然响起苍老的声音。叶徽转头,看见一位满头银丝的老者,深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插着两支钢笔,正摇头叹息。老人胸前别着"特邀专家"的红色胸牌。 "不是祝枝山。"叶徽脱口而出。 老者眉头一皱:"年轻人懂书法?" 叶徽意识到失言,却已经来不及。老人从口袋里取出老花镜戴上,上下打量着他:"你是哪个系的学生?" "古典文献专业,大一。"叶徽顿了顿,又看向那幅字,"这是嘉靖年间苏州文徵明弟子周天球的代笔之作,祝枝山晚年右手患痹症,根本写不出这样工稳的线条。" 展厅里几个参观者闻言都凑了过来。老人眼睛微微睁大,突然抓住叶徽的手腕:"你跟我来。" 叶徽被带到展厅后方的修复室。老人锁上门,从保险柜里取出一卷用黄绫包裹的书画。 "看看这个。" 展开的是一幅同样残缺的书法手卷,纸张泛黄,边缘焦黑,像是遭过火灾。叶徽一眼认出这是真正的祝枝山狂草——那种特有的"折钗股"笔法,他在前世叶家收藏中见过真迹。 "上周刚从日本回购的,但题跋部分被裁切了。"老人声音发颤,"如果你真能辨认真伪,能不能试着..." 叶徽明白老人的意思。他环顾四周,修复台上摆着全套笔墨。一种久违的冲动在胸腔翻涌,手指不自觉地微微颤动。 "需要试笔纸。"叶徽说。 老人立刻推来一沓元书纸。叶徽拈起案头狼毫,指尖捻动笔管感受弹性,突然皱眉:"不对。" "什么不对?" "墨。"叶徽指向砚台,"明代书家用的松烟墨,和现在化学墨的胶性不同。有老墨吗?" 老人倒吸一口气,从柜子深处取出一个锦盒。打开后是半锭龟裂的古墨,边缘刻着"程君房制"四字。 叶徽眼睛一亮。他熟稔地往砚台滴清水,手腕悬空磨墨,动作优雅得像在表演茶道。墨香渐渐弥漫开来,带着淡淡的冰片与麝香气息。 提笔蘸墨时,叶徽闭了闭眼。前世书房里父亲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题跋如续史,须得前人意气..." 笔锋落下。他写的是行楷,却带着明显的祝枝山笔意——那种特有的横画上挑,竖笔如刀削斧劈。修复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毛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嘉靖丙午春日,枝山道人左手书于玉磬山房..."叶徽边写边念,笔下的字迹竟与残卷上的风格浑然一体。写到末尾,他故意让手腕抖了一下,制造出老人病中执笔的颤抖效果。 最后一笔收锋时,老人已经满脸是泪。他颤抖着捧起试笔纸,对着灯光细看:"神了...连纸张做旧的程度都..." 叶徽悄悄活动酸痛的手腕。这具身体毕竟缺乏训练,写小字尚可,大字就有些力不从心。他注意到案头有本翻开的登记册,上面写着老人的身份:江南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书法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程颐白。 "程老,这只能算游戏之作。"叶徽故意说得轻描淡写,"真正的题跋应该..." "你叫什么名字?"程老突然打断他。 "叶徽。" 老人掏出手机拍下试笔纸,又对着叶徽的脸连拍几张。闪光灯晃得叶徽眯起眼。 "下周有个私人鉴赏会。"程老塞给他一张烫金名片,"穿正式点,有几个收藏家你应该见见。" 叶徽接过名片,指尖触到名片边缘凸起的盲文。他忽然想起前世苏州那位专收法书的盲眼收藏家,心头一震。 离开艺术馆时已是黄昏。叶徽沿着湖边小路往宿舍走,手里捏着程老硬塞给他的那锭古墨。路过垃圾桶时,他犹豫了一下,终究没把名片扔掉。 手机突然震动。是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一张他在修复室写字的侧脸照片,配文只有五个字:"穿青衫来见我。" 叶徽皱眉。拍照时程老明明站在对面,这张角度却像是从右侧高处偷拍的。他抬头环视,艺术馆三楼的窗口似乎有人影一闪而过。 宿舍楼下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窗降下,露出林云秘书那张妆容精致的脸:"云总让我来取东西。" "什么东西?" "你说呢?"秘书意有所指地看向他手中的古墨,"那位程老先生,是云总父亲的故交。" 叶徽握紧墨锭。湖面吹来的风掀起他额前碎发,露出那双突然变得冰冷的眼睛。 "告诉林云,"他一字一顿地说,"有些东西,不是她能碰的。" 轿车绝尘而去。叶徽站在暮色中,第一次清晰感受到,自己正被拖入某个漩涡。而这一切,仅仅始于他在展柜前多看了那一眼。喜欢俗世谪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俗世谪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