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之国

第132章 出使(2 / 2)

在人们注视下,希拉克略用了点时间揭开了这两张犊皮纸,他非常耐心而且谨慎,这份身份证书直接影响到了一大笔钱财以及领地爵位的继承。虽然现在领地等于没有,但若是塞萨尔当真成为了约瑟林四世,那么将来他是可以凭着这份证书,向他的君主以及同僚求助的,无论是资金,人还是补给。

毕竟十字军在这片土地上属于少数群体,他们所建立的国家必须戮力同心,守望相助,才能在异教徒一次次如同惊涛骇浪的攻击下立足于此。

打开后,人们才看见,在写着身份证名的犊皮纸反面印着很小的一双手印和一双脚印。

“这是什么?”

“这是我和塞萨尔的手脚印。”纳提亚怀念的说,“在我们出生的时候,我的父亲用最不可能褪色的染料,混合着油膏,让我们在这上面印下了自己的手脚印。”

“我不明白这有什么用?”

“埃德萨大主教曾经有一个极其偶然的发现,他觉得这个发现非常有趣,并且可以证明天主的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因为这个缘故,他对此做了很多研究,涉及到几百个人,其中有商人也有工匠,更多的则是普通的平民或者是仆人。”

“在他的研究中,”纳提亚说,“他发现每一个人的手掌和脚掌上的纹路都是不同的。无论他是贵族还是乞丐,发现了这一点后,他找了很多人做测试,持续了好几年——这些纹路从他们出生起就有,长大后变得深刻,年老后变得浅淡,但只会等比例的长大而不会改变形状、宽窄和条数。

只是确认了这一点后,他还没来得及四处宣讲——他认为这是一桩上帝赐予人类的奇迹,也是为了天使与圣人们能更好的甄别凡俗的躯体——埃德萨城就被攻破了,他被俘虏,关押在了撒拉逊人的城堡内,在我们的父亲约瑟林三世还未想到将我们送出去的时候,他就有所感兆,就督促我们的父亲,让我们各自在自己的出生证明上按上了手印和脚印。”

她看向塞萨尔:“弟弟,去找一张空白的羊皮纸,印下你的手印和脚印。我也会这么做,然后让他们比对一下,他们会发现它们是一模一样的。”

出生证书反面上的那两个手脚掌印确实非常的清晰。上面的纹理也有如被镌刻在上面一样,根根分明,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直至今日,上面颜色只是有些暗淡,但没有模糊和走形。

羊皮纸很快就拿来了,塞萨尔和纳提亚擦干净了手脚,侍女们仿佛游戏般地在他们的手掌和脚掌上擦满了鲜红的胭脂,然后轻轻地把它们拓印在羊皮纸上,留下了他们现在的手印和脚印。

还未晾干,人们就迫不及待拿去对比,这对于他们来说,即便无关一处领地的继承,这种发现也是令人相当惊异的,而经过比较,确实如纳提亚所说,两处纹印,如果不论大小,简直就是一模一样,无论是形状,是距离还是断裂的地方,至此,纳提亚与塞萨尔的身份已经无需多说,他们确实就是埃德萨伯爵约瑟林三世的一双儿女。

何况不久之后,阿颇勒那里也传来了消息——使者之前被迫参与到了这桩继承案件中,原本他可以袖手旁观,冷眼相待,埃德萨伯爵约瑟林三世属于努尔丁,将来无论他会被交给谁,都不会是基督徒。

通过战争获得的东西,当然也必须通过战争夺回,但塞萨尔的善行确实触动了他冷硬的心肠中那块最为柔软的部分,他立即派遣传信人回到阿颇勒,阿颇勒那里也很快传来了消息——鉴于塞萨尔曾经服侍过他们的父亲,苏丹努尔丁,他们也愿意宽赦他的父亲,好让他们父子团聚。

这让接下来的谈判变得更加柔和而且迅速。阿颇勒首先提出释放约瑟林三世伯爵和他的妻子——不需要赎金。而亚拉萨路国王立即投桃报李,撒拉逊人可以领回苏丹努尔丁的遗体,同样不要赎金,并且在回去路中不会受到任何打搅。

这件事情,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就连撒拉逊人也要感叹,或许这就是命运。这让他们对于苏丹努尔丁在加利利海的大败以及身亡也变得从容了很多,或许正如那个基督徒骑士所说,他只是完成了在人间的职责,该是返回天堂的时候了。

————

“我有件事情想要让你去做,”希拉克略说道:“虽然有危险,也不那么光明磊落,无奈时机太好,理由也足够正当……”

塞萨尔低下头思索了一会:“是想让我去阿颇勒吗?”

希拉克略赞许地笑了:“是的,苏丹努尔丁已死,而他有三个儿子,一个成年了而另外两个却还没有,但我一点也不怀疑,他们会立即宣称自己才是努尔丁的继承人——不,”他又是遗憾又是感叹地摇摇头:“不止,我听说,埃及的萨拉丁,还有大马士革的总督,摩苏尔的苏丹,也就是他的侄子,一个傀儡,都争夺这位信仰之光的权柄……你觉得之后会发生些什么呢?”

“内战。”

“撒拉逊人的内战,对于我们来说一直就是一个好机会,但我们应该如何做,对于这些人的判定十分重要——谁最懦弱,谁最冲动,谁最野心勃勃,谁最唯利是图?孩子,这些情况,不亲眼去见一见是不可能的,但比起圣十字堡,撒拉逊人的宫廷中只会有更多的阴谋——更不用说,他们只有主人和奴隶……即便是使者,也很难确保自己可以全身而退。”

“您的意思是……”

“这桩善行或许只是你的随心之举,出于对一个老人的怜悯,却意外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无论如何,努尔丁的‘继承人’也不可能去残害一个曾经代替他们为努尔丁做了‘净礼’的人,他们甚至要亲自来感谢你——只要你在叙利亚,那时候,你尽可以在一旁静静地观察他们……我相信你能够比别人看出更多的东西。”

“我很愿意,老师。但……”他和希拉克略异口同声:“鲍德温!”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