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八百三十四章(1 / 1)

野鸡有雪盲症吗? 这个说不准,但是经过一个秋天,尤其今冬暖和,催肥了它们的身体。 突然遇到降雪天气,它们是的确会被冻傻的。 以往的冬天里。 逮野鸡往往是需要四五个人。 确切的说,至少要四个人。 撵野鸡人少了不行,用一根2至3米长的锄刀杆子,在积雪半尺深的野地里,能够当摆中指挥来用。 四个人要四面三开。 每个人距离两三百米,在雪地上四散开来。 趟着雪,在雪地里行走,有谁看到或者惊动草堆里的野鸡,就大声呼喝,把野鸡吓出来。 是的。 野鸡适应了降雪天气之后,能慢慢缓过劲来,是不会冻僵只把屁股对准外面,像早上发现的那些野鸡顾头不顾腚那种的。 只不过,下雪天,它们轻易不会动弹。 只会缩在暖和的地方,躲避风雪,基本以睡觉的状态度过,用来减少消耗。 人们摸清了这一点后,就趟着雪驱赶。 这个活,对猎户来说,带猎狗就行。 只不过,陈凌小时候,喜欢和小伙伴组团,跟在大人们屁股后面去追野鸡。 野鸡飞的很快。 但是它一口气飞不了多远。 最多五百米就不行了。 这时候四散开来的人们,看着野鸡是否朝自己这个方向飞来的。 就提前去将其堵截。 也不要求一下子就抓住,经常是再次吓唬它们几下。 吓得野鸡再次起飞。 这样连续两三次之后。 雪地里本就忍饥挨饿的野鸡,体力被消耗下去了。 就飞不起来,只能在地上跑了。 这时候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子,全都去追。 直到野鸡在雪地里跑的没了力气。 它们就会再次实施鸵鸟政策,顾头不顾腚的一脑袋就近扎进雪地里,两个翅膀挣扎着,整个身子都露在外面,任凭人们去捕捉。 听起来似乎是不难的。 但实际上,这种捉野鸡的法子,有地形的限制。 像是陈王庄周围,大片地势比较平坦,虽然有陡坡也有沟坎的,那毕竟是比较少。 像是乡里周围的小村寨。 羊头沟、马家坳的…… 听这些村子的名字,就知道沟沟坎坎绝对不少。 这种地方抓野鸡,便是下大雪了,也很难的。 “知道你们的难处,不过扁毛霜这种东西确实不大好……过年吃肉没吃过瘾哈,过些天我在城东林场的鹿场、牛场、羊场,全部动工。 每天晌午饭有肉,家里闲着的,去干活吧。” 陈凌呵呵一笑,留下激动的小年轻们,就不再跟他们多说了。 下雪了。 冒着风雪出来打猎的人真不少。 一般来说。 刚下雪的时候找猎物很难。 也就是说,第一天刚下雪的时候,它们面对突然的降雪,只会缩在自己老窝里。 第二天、第三天之后,饿得受不了了,才会出来找吃的。 这次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暖了一整个冬天。 快到开春才突然下这么大的雪。 那些山里的野物都措手不及。 这个时候是最容易捡漏的。 “叔叔,他们的猎物好多,好像全是从那边的沟里捡到的,那个戴帽子的老爷爷还抱着一只小鹿。” 小栗子睁大眼睛,好奇又羡慕的看着。 睿睿更是从陈凌怀里做起来,嚷嚷着想下去玩。 “好了,咱们晚上出来,捡的更多,不要眼气他们。” 陈凌一挥手,赶紧让小青马拉着爬犁离去。 要不然远处的人基本都熟悉他,看到他这个打扮出门,估计也会打招呼的。 毕竟他打了狼,在长乐乡附近的村子里,太有名了。 好在去藤河乡的路途中比较顺利。 小溪小河有结冰现象,但藤河乡那边的两条大河,都依然奔腾汹涌,还在走船。 周围青山覆雪,大河奔流。 空中飘舞的雪花渐渐少了,回去的路途就更加的顺畅。 山路下雪后,是很适合走爬犁的。 今天打小猎的,出来捡猎物的人不在少数。 很多路段经过踩踏之后,加上也有的爬犁压过,好多地方的雪已经被压实在地面上了。 小青马拉着爬犁行走在山路上,那是跑的又快又稳,很是顺滑。 “爸爸,去那里,那里玩。” 睿睿坐在陈凌怀里指挥着,黑娃小金早就跑到那边去了。 那是一处小湖,或者说山间小水洼。 已经结冰上冻了,有跟着大人们出来小猎的孩子们在上面玩耍,踩着冰面滑来滑去,很是欢快。 这也就是湖面小,且水域很浅。 要不然即便是这种大雪突降,也不会冻实在的。 当然,话是这么说。 因为整个冬天暖而干,河流湖泊的水位不可避免的下降了很多。 气温再一降下来,整个的结冰上冻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就金水河,以及藤河乡外的大河不怎么受影响。 县城的南沙河相比起来,都差得远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里人太多啦,玩不开心的,爸爸给你找个好地方,回去喊上妈妈,还有几个姨姨一起出来玩,好不好?” 陈凌见到人多,就嫌人多嘴杂,到时候攀谈起来没个够。 “嗯,喊妈妈,喊姨姨。” 睿睿嘟着小嘴巴点点头,眼神期待了起来。 其实他这小脑袋瓜里哪知道,今天陈凌还要守着大棚呢。 因为大伙干活的热情比较高涨。 什么打猎、什么玩闹都不顾了。 这样的大雪天,大家伙都来主动求着干活,还各家掏出棉被,哪怕是掏了钱。 陈凌也感觉大伙给足了他面子。 所以回到村里,趁着孩子们又被别的东西吸引到注意力之后。 他就连忙带着已经用板车拉了棉被出来的一众人,开始带着筐子,陆续进到大棚里开始摘菜了。 “富贵,光是一个爬犁不行的啊,还要去多借上几辆过来,等着摘完了菜,盖上棉被,赶着爬犁就能直接拉到藤河乡去哩。” 王立献跟在梁越民身后出来,喊道。 梁越民想帮忙,但村里的活,有时候实在难下手,还得是王立献来打头才行。 “知道了,我这就去借,城东的爬犁少,还得去乡里借一趟,正好我刚才碰见了几个,很快就能借回来。” 陈凌应了一声,转头又去外村借爬犁。 本村的爬犁就那么两三辆,是绝对不够的。 还是去外村借吧。 于是赶上驴子,还有自家的驮马,加上小青马,凑够了五头牲口。 一带二的,这么一共带回来了十辆的爬犁。 足够今天用来运输蔬菜了。 下雪天有万般不好,有一样总是好的,那就是拦路的、抢劫的没有了。 下雪路上行人少,等一天半天的,等不来人,贼人也受不了的。 能受得了这种苦,也不干这种没本买卖了。 所以到了将近中午的时候,陈凌刚回村没多久,这些爬犁就装满了一筐筐蔬菜,用棉被盖的严严实实的上路了。 (本章完)喜欢我的1995小农庄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的1995小农庄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