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床底通大明

第670章 你们别为难重八了(1 / 1)

“出了点儿小意外。那啥,你吃过了吗?” 朱元璋闻言更生气了。 “咱可不像某人,言而无信,咱一向最信守承诺了,说好了一起吃饭就一起吃饭。怎么能一个人偷吃呢。” 朱吾适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老朱局气!” 朱元璋这人喜欢听别人夸奖他,多说点儿好话也就糊弄过去了。 果然,只夸了一句,朱元璋就没有那么生气了。 “行了,赶紧吃饭吧,咱快要饿死了。” 皇帝想吃饭,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他招招手,就有人把饭菜端上来了。 吃饭的除了朱元璋和朱吾适,还有两人,就是蔡总和马皇后了。 蔡总和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一起出谋划策是很正常的事儿。 吃饱喝足,朱元璋才继续今天上午的话题。 “贤弟,你说这个改革,真的有用吗?” 朱元璋还是有些下不定决心。 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不改革,大明估计还是会重蹈覆辙。 但是改革之后呢,会不会更好,这还是个问号。 而且他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侥幸心理的。 毕竟朱雄英没死,马皇后没死,常氏没死,朱标也没死。 历史已经改变了。那大明的未来其实也是改变了的。 万一 不用改革,顺其自然,大明就能绵延千年而传承不断呢。 改革毕竟是大事儿,一个弄不好,大明可能都挺不过两百年。 朱吾适大概猜得到朱元璋的想法。 “老朱啊,我一直以为你这个人胆子很大呢,没想到啊,你竟然这么怂。 你是不是觉得 ,我来了,大明改变了,变得更加强大了,科技进步,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发展也很好,大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你要记住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多了,还有另外一句话忘记说了。 坚固的堡垒,往往先从内部攻破。 大明现在就是个坚固的堡垒,以后就算没有外敌,也很容易从内部攻破的。” 蔡总第一个表示了赞同。 “弟弟说得对,我没有治理过国家,但是我懂公司的事儿。 一个看似蒸蒸日上的公司,有时候一件不大的事儿,就能导致公司发生动荡。 不是有句话叫治大国如烹小鲜嘛。 就算食材,厨具都是一流的,但是火候不对,又或者某个调料放多了,都有可能导致一锅菜变味儿嘛。所以细节很重要。 还有一句话叫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就是说不能抱着老一套的东西吃一辈子,哪怕再是至理名言,也得看是否符合时代。 所以我觉得需要改革,一成不变就意味着灭亡。” 蔡总不愧是女强人,说话一套一套的。 朱吾适点头表示。 “蔡姐说的对,我就是这么个意思,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干什么,都要因地制宜,不能抱残守缺。” 朱元璋又看向马皇后,希望马皇后能跟自己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结果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马皇后不仅没有站在他这边,还开启了无双嘲讽。 “妹妹,弟弟,你们就别为难重八了。 他老了,眼看都没几年好活了。 你们也知道,人一旦上了岁数,胆子都变小了。 他啊,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睥睨天下,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有勇有谋的朱重八了。 现在的他,只是一个躺在功劳簿上的,不中用的老头子而已。 就让他颐养天年吧。 我相信以标儿和乖孙雄英的能力,他俩肯定能改革成功的,用不到这个老东西了。” 马皇后这属于是贴脸开大了。 朱元璋哪里能受得了这种屈辱啊。 只见他腾地一下就站起身,想要拍桌子。 对上马皇后的眼神后,瞬间又怂了。 抬起的手无处安放,只好尴尬地摸摸后脑勺,然后又坐下了。 朱吾适和蔡总看着他这个怂样,实在是没忍住,直接笑翻了。 朱元璋黑着个脸,张了张嘴,终究是没说出什么话来。 在座的都是自家人。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好丢人的。 怕老婆嘛,有什么啊,真是大惊小怪。 “你们笑够了没有,笑够了就赶紧说正事儿啊。” 朱元璋知道,马皇后就是在用激将法。 其实仔细想想,自己确实是怂了。 以前的想法是,反正我就一个臭要饭的,秃驴一个,就算造反失败了,还能比要饭更惨啊。 所以那时候确实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现在不一样了,整个天下都是自己的。 朱元璋就想着大明能够安安稳稳,长长久久,百姓安居乐业,老朱家世世代代当皇帝。 也可以说是失去了锐气。 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朱元璋也是人嘛,这就是人性。 不过朱元璋也是要面子的,马皇后阴阳怪气地嘲讽一通,激发了朱元璋的逆反心理。 “改革,必须要改革。”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得不说,还得是马皇后懂朱元璋。 倒也不全是为了面子,马皇后的话并不全是嘲讽,也提醒了朱元璋。 他不改革,他的儿子孙子会不会改革呢? 朱元璋五十多了,朱吾适现在也还不到三十,不出意外的话,他是活不过朱吾适的。 如果朱元璋死后,朱标或者朱雄英要改革呢,大概率还是会去问朱吾适。 到时候朱吾适是说还是不说呢。 这个情况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 就像原历史,朱允文刚上位就削藩,朱棣造反成功后继续削藩。 藩王可是他朱元璋亲自指定的,他刚死,后面的皇帝就着急削藩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的很多政策,后来的皇帝是不认可的。 这也无可厚非,他朱元璋又不是神,就算是神,也不能保证自己就都是对的。 朱元璋倒不是怕朱标修改他的政策。 他是想到了朱允文的结局。 万一朱标要改革,稍微激进了点儿,导致出现什么不好的情况怎么办。 众所周知,朱元璋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朱标,一个是其他儿子。 他也只有一个孙子,那就是朱雄英。 朱元璋就算不愿意改革,为了儿子和孙子,他也必须要改革。 再一个,朱元璋也明白,现在他比较强势,大明又是刚建国,文官们不敢太放肆。喜欢我家床底通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家床底通大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