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炉,炼尸,炼诡,炼仙!

第166章 剑道真解(1 / 1)

此时。 在陈力的面前,摆着一团血肉模糊的玩意儿。 正是“丹田”。 其中,确实有类似“灵气”波动的东西,但并不是灵气。 只可惜,炼尸炉还在熔炼那甘露玉净瓶,也不知道要炼到什么时候。 要不然,高低把这剑客的尸体,丢进去炼一炼。 就在这时候,却见金傀,捧着一样东西,呈现到陈力面前。 那是一张类似手帕一样的东西,上面却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陈力伸手接过。 脑海中,传来提醒。 “你手下的诡异金傀,从剑客的身上,找到了一份武者的秘籍,名为《剑道真解》。你可以使用寿元,进行推算。 注意:你当前寿元已经消耗一空,无法推算。” 额。 剑道真解? 虽然无法推算,但并不影响陈力观察,阅读。 这一读之下,虽不甚明悟,却对武道,大概有了个了解。 武者,果然是修丹田。 和修灵脉之后,灵脉里储存灵气一样,丹田里,也可以存储,存的东西,叫作:内力。 内力并没有灵气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玩法,只有一个效果:杀人。 灵气有十种属性,金木水火土,生死血毒魂,什么催生、发芽、运土、点火、炼丹、救人,都能做到。 而内力,就是最直接的冲击力,或是作用于武器,或是作用于肉身拳脚。 相对灵气来说,内力可以说是一种很低端的能力,即便最强,也不过隔空取物,或者隔空杀人,远不如灵气那么花里胡哨。 灵气因为灵脉的关系,和天地之间,形成共鸣,所处环境越是对自身有利,则对灵气的帮助越大,所发挥的效果也就越大。 如水灵气,在水里就牛逼,土灵气,在土里就牛逼。 内力却不同:内力储存在丹田之中,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发挥十分稳定。 还有个更显着的区别:内力虽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却受人的自身环境影响,与人身体状态挂钩。 如果这个人,已经好多天没吃饭,奄奄一息,那体内的内力,便也会所剩无几。 这点和灵气不同:灵气存着就是存着,哪怕要死了,只剩一口气,依旧能够发出最大威力。 正是如此,陈力可以从尸体的身上,炼出灵气。 但他不能从尸体的身上,炼出内力——人死之后,内力便会自然散去。 体内修出内力,即可成为武者。 而武者,才是国之根本,上至将军,下至小兵,只要有习武的机会,都会习武。 大唐,虽然是读书人治国,可民间习武之风,亦是很盛。 读完这《剑道真解》,陈力目光一扫,落到身边的铁尸身上,问:“你以前,也是武者么?” 铁尸抬起头,似是在回忆。 但这一回忆,就没了动静——宕机了。 陈力无奈,只能一巴掌拍醒它。 铁尸被拍醒后,好像又忘了刚才的事情,手持长枪,站到陈力身后。 成了僵尸,脑子基本形同虚设,没救了。 这铁尸生前是大将军,想来战斗力不会太低,甚至可能也是宗师二境甚至宗师三境的存在。 而那女武神麾下的燕云十六骑,应该也都有武者的境界。 只是后来去了神农谷,这才转而修仙。 毕竟,修仙达到筑基期,伐髓成功,便能延长寿命。 而这武者武修,好像没有这种说法——至少《剑道真解》上,没说修练内力,能够大幅度延长寿命。 《剑道真解》上,记载了两样东西,一门剑术,一门内功。 碎星剑,破玉劲。 陈力又拿过那把削铁如泥的长剑看了看,见剑刃末端,有一道碧绿血痕,延伸而出,直出近半。 尽头处,刻着两个字:碧血。 人世间,不比神农谷。 神农谷几乎不存在神兵利刃,因为灵气浓郁,天然会腐蚀铁器,也正是如此,金灵脉几乎不存在。 所用武器,也基本都是以异兽的骨、角为主,整个神农谷,可见的兵器,屈指可数。 也就白小楼有一把不知道什么材质制成的弯刀,仅此而已。 可人世间就不同了,金铁随处可见,并不稀有,也因此,多有神兵利刃。 比如这把碧血剑,就能够硬抗饕餮兽角。 陈力试了试,感觉这玩意儿有些长,便把剑,继续交给金傀,让她带着。 随即吩咐金傀:“你试着,以分身,修练一下这本《剑道真解》。” 虽然现在没有寿元,不能推演,但陈力觉得,还是有必要研究一下的。 既入江湖,又怎能置身之外。 对于金傀来说,她可以利用尸心种魔、大融合术,随意调整自身的状态,普通人做不到的姿势,她都能轻松做到,甚至还能移动筋骨。 正是天生的武修——毕竟武者需要从小修炼,否则长大了根骨定型,上限就锁死了。 而金傀,直接可以强行扭曲肉身,所以不存在根骨这个说法。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 金傀领命。 陈力这才盘膝坐下,引纳土灵偶腹中的土灵气入体,弥补之前施展“厚土镇山诀”的消耗。 …… 第二天一早。 陈力舒了口气,睁开眼睛,踏步从土灵偶的腹中,走了出来,准备找点吃的。 虽然他之前,从那些修士身上,以及从营地首领的仓库中,收集了大量的食物,够几千人吃个几个月都没问题。 但那些食物,始终太过单一,最多也就填饱肚子,要说口感,几乎为零。 现在既然来到了人类世界,那自然要吃点人类的食物。 才出门,就见到师爷和陈雪,已经洗漱完毕,在那里守着。 见到陈力,陈雪连忙过来,询问:“老爷,要雪儿,服侍你洗漱更衣么?” 陈力摆了摆手。 师爷也上前,拱手询问:“大人,今日,开县衙么?” “怎么,平时不开么?”陈力问。 师爷点点头:“这县衙,平日里,那都是关起来的。” 这样啊。 想来也是,假县令身份高贵,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自然是看不上,也就没必要开门。 而开门,就意味着,要接纳百姓的告状,诉求。 毕竟县令本身,就是需要处理一县的事务。 虽说这鹅城,又穷又苦寒,利益还早就被各大帮派瓜分,但陈力觉得,还是有必要开一开县衙大门的。 毕竟,如果要苟着,他也没必要回鹅城,随便找个偏僻之地,便能苟着了。 当即吩咐:“把门打开吧。” “是。” 师爷过去开门。 随着两扇大门缓缓开启。 陈力愣了一下。 只见门口,居然睡着一排人! 其中一旁的墙角,好像还堆着两具尸体。 见到县衙大门开启,那些人,先是愣了一下,揉了揉眼睛,随后猛地反应过来,有人大喜过望:“县衙开门了!” “开门了!” “快快快!县衙开门了!” 顿时,一群人一拥而来。 还有人,奔走过去,给其他人传递消息。 可以用“奔走相告”来形容。 显然都是来县衙处理公务的。 陈力注意到,这些人,他之前见过,多是那些进城的流民百姓,商人。 他并未直接处理事务。 而是吩咐师爷:“你让他们排队,逐一处理。你先受理,有处事不决者,再告知于我。” 便带着铁尸和金傀,来到大堂之上坐定。 铁尸手持长枪,金傀手按宝剑,二者往那里一站,加上陈力一身县令官袍,生生震慑住那些人。 便逐一排队,处理事务。 其实也简单:多是一些加盖县令官印的事情。 县令有三样东西,乃是身份的象征。 一是官袍。身着官袍,便是一县之主,一县之父母,庶民见了要跪拜行礼。 二是圣旨。圣旨乃是县令受任的证据,上有写某某某,于某年某月某日,任职某地县令,任期满,回京述职。 三是官印。官印,加盖文书,通关文牒,诸多事务,皆有用到。 这个时代,因为没有“身份证”这种东西,普通人出门,需要一个最核心的东西,即:路引。 没有路引,便是流民。 到了某地,就相当于没有身份证,办不了住宿,买不了东西,卖不了货物,打不了工,只能去做黑工。 而路引,分了好几个级别,若是单人出行还好,只需里长之流,加盖公印即可。 可若是多人出行,如镖局走镖,商队走商,超过十人,那便需要县令加盖官印。 这也是为了防止山贼流寇,乔装打扮,偷袭城池之类的。 毕竟这个时代,消息极其闭塞。 这些人,便是来办路引的。 事情不复杂。 观察了一会儿,见师爷能处理,陈力便不再过问。 而是将目光,落到县衙门外,一群“流民”身上。 这群流民,一个个衣不蔽体,面黄肌瘦,两眼无神,看得出,饿得不行了。 之前他见过的那两具尸体,就是来自这群人。 他们是来“卖身”的,乃是因为村子受了灾,活不下去了,所以全村的人,准备集体“卖身为奴”。 大唐律法,良民卖身者,需县令审核,加盖县印。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逼良为娼、逼民落草的事情发生。 毕竟不论在哪个时代,“人口”,一直都是资源,而世家门阀,若是过多的把持人口,便会养奴为患,最终形成私兵,谋反叛乱。 故,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允许良民为奴。喜欢我有一炉,炼尸,炼诡,炼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有一炉,炼尸,炼诡,炼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