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第82章 上洛(1 / 1)

正德在郊天典礼上于众目睽睽之下呕吐乌血委顿不起,皇上身患恶疾的消息不再是最高机密。一道道诏书从内阁六百里加急发给各省驻扎地有藩王的巡抚,令其严密监视驻地的藩王,不得让藩王及家人出王府大门一步。 吴杰、郑宏、吴釴等几名资深太医搬进豹房跟侍卫住一起,每天把正德的病情、医案汇报给内阁。 元旦前,内阁宣布正德进食大增,病情有所好转。但众京官习惯性将信将疑。 北京的讯息自然被加急送到南京朝廷。元旦休沐期间,徐天赐跑到隔壁的杨植小院里拜年,把机密情况简报给杨植看,问道:“好兄弟,你怎么看?” 杨植看后心如明镜,对徐天赐道:“凡是朝廷辟谣的事,你要反着听! 节后你就拿着兵部文凭去广州上任,不要让南京的御史、给事中看到你而弹劾你!” 从来没有见过对朝廷没有一点信任感的秀才,除非你是像我一样的二品官! 徐天赐指着邸报的一栏说道:“为什么你那么热衷于下南洋?那满剌加国王被佛郎机人侵占关大明屁事!佛郎机人已经驱逐了满剌加国王,上个月佛郎机人遣使进贡,请皇上封诏,许他们来京。 不过有几名御史反对,丘道隆御史说要讨伐佛郎机人,令满剌加复国才允许佛郎机进京;何鳌御史则说佛郎机人凶诈,兵器较诸夷最精,应驱赶大明的佛郎机人,严防广东人向佛郎机人走私。 前几日内阁把御史的奏疏发礼部部议,部议结果是请处置广东三司掌印并守巡巡视备倭官,以后严加禁约束夷人留居广东馆驿。内阁已经批准了。 所以,刚好我哥魏国公先请求让我去广州都司署任都指挥使总督备倭,然后又刚好佛郎机搞事,礼部部议请处置广东三司掌印官,我这才是瞌睡碰到了枕头,赶巧了!兵部马上就给我发了广州都指挥使文凭!” 说着,徐天赐四十五度角朝向天空:“哈!我这几年想啥来啥,想吃奶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孩子他舅舅来了!我也不知道我的运气为啥子这么好!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与先祖中山王一样,也是星宿之一?” 何鳌的名字,让杨植心中一跳。何鳌在正德十二年中进士,在刑部任主事,去年因谏阻武宗南巡被打了廷杖后声誉鹊起转迁为御史。不过现在还早得很,用不着跟何鳌交往。 杨植听着徐天赐胡咧咧,羡慕地说道:“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我不如你,你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异父异母亲兄弟,我就没有你这样的福气!” 徐天赐艰难地咽口口水,强行转换话题道:“那我去了广州,人生地不熟,你有什么锦囊妙计?” 他,还是一个孩子! 这年头确实远行不易,杨植感觉有点羞愧,做好心理建设后絮絮说道:“你多带几个亲信去,安插到关键岗位。到广州后大方点,多使钱! 另外把张二带上。他脑子活,做生意厉害,又有基层工作经验,跟邪教打过交道,西洋教的话术套路,佛郎机人想从我大明偷什么,他一听就明白!” 徐天赐眼泪汪汪道:“你还有什么跟我说的?” 杨植想想又叮嘱道:“我过些年找个机会去广州看你!你先稳住别浪! 记住太祖高皇帝的话:凡帝王居安,常怀警备。日夜时刻不敢怠慢,则身不被所窥,国必不失;若恃安忘备,则奸人得计,身国不可保矣。你在广州学着点。” 杨植说的是太祖写的《皇明祖训》,这段后面还有更琐碎的指示:哪怕是与亲信密谈,护卫也不能远离;平时在宫中,刀枪衣甲不离左右;良马随时在宫中备好;如果不能出宫,则经常要到院子里察看风云星象,谛听集市传来的声音;早起晚睡,按时进餐,午饭不能吃太饱等。 太祖高皇帝很喜欢普及教育,下令让老百姓阅读背诵《皇明祖训》、《大诰》等律令,还把马皇后的言行编成《高皇后传》,让天下女子学习,所以大明男女的识文断字能力和眼界见识较高。 徐天赐在卫学、武学自然读过大明列祖列宗的语录,他听杨植这么一说,回味之后,惊恐问道:“你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杨植笑笑没有说话,两人边说着边走出小院。南京城里熙熙攘攘,往来拜年的人群络绎不绝,街市两边树上张灯结彩,城市里弥漫着食品的香味,小孩子放着鞭炮,嘻笑打闹。 这年月官员之间拜年都是令仆人抱着一大堆拜年帖,跟着自己到处走,上别人家门口递上一张拜帖即转下一家,这就算意思到了。 杨植陪着徐天赐穿梭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也是到处投帖子,碰到熟人就拱手行礼,互道祝福。 徐天赐自然要去南京兵部乔宇尚书宅院投拜帖。乔家门子接过帖子一看,说道:“徐将军、杨监生,请暂且留步!乔尚书说留二位吃个便饭。” 南京城里值得乔宇投拜帖的官老爷不多,下午乔宇就回来了,把两位客人请进书房。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乔宇先寒喧一句:“你游学金陵,又出监在南京锦衣卫历任,勤于王事,令人佩服。” 杨植恭敬回道:“晚生不才,所以昃食宵衣!只为这盛世,如乔尚书所愿呀!” 见杨植又把天聊死了,乔宇也懒得再说场面话,从书架上拿出一摞文书,说道:“东征主帅李左都御史、张岳巡抚等人发来的奏疏,托我转交圣上,你看看!” 从南京中转琉球至日本,来回要三个月,现在也差不多有回信了。 杨植一边接过文书一边问:“细川高国是不是上洛了?” 四国岛上,李充嗣张岳陈璠等人受到细川高国的盛情款待。每位大明文武高官面前的餐桌上,摆着六个盘子,分别盛着一条精致的鱼、几坨寿司及几片生鱼片、一团海带、几片萝卜、几块豆腐。 陈璠忍不住问道:“敢问细川大名,你们日本为什么不养鸡鸭鹅、养猪牛羊?” 细川高国支支吾吾道:“吾国人信奉佛教,又爱清洁,所以称为草食族。” 与明军同行的琉球陈使臣熟知日本国情,但与细川高元坐一起的陆员外、许大闻言脸皮抽搐几下。 陆员外因为带了老家三百多人从军,被任命为松江团练千户。陆千户低声问细川高元道:“我们带来的粮食、腌肉吃不了几天,这怎么打仗?你们日本人吃这种东西,居然还能有力气打下去,令人佩服!” 细川高元羞愧难当,看看左侧的宋素卿道:“这可如何是好?” 宋素卿想了一下,说:“只有依靠天兵迅速上洛!” 宴会之后,以细川高元、宋素卿两位日本的大明官员为中介,明军高层与细川高国很快协商一致,决定细川高国带自己的主力军、细川高元带皇协军分别为大明天兵左右翼,许下天兵在京都劫掠三天的条件。 见宾主尽欢,细川高国放松身心,又见张岳才二十多岁,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陈璠身材魁梧,孔武有力,两人正是血气方刚之年。 细川高国脸上带着心照不宣的微笑,给了张御史、陈将军一个“都是男人,你懂的”眼神,举起手拍了拍巴掌。 李大帅等人的手不由自主向身边佩刀上按去,却见帘子一挑,从大堂左右两边各出来几名身材矮小的妖怪。 妖怪们脸上涂着厚厚的石灰,看不见眉目,口中咿咿呀呀,一顿一顿地跳着走出来。 李大帅花甲之年,惊骇之下行动却有些缓慢;张岳、陈璠腾地一下抓刀站起来,问道:“此为何物?” 细川高国得意洋洋说道:“大唐正统在日本!这就是正宗原汁原味的大唐宫廷艺伎,只有最尊贵的客人到来才能看到她们的表演!” 张、陈两人面面相觑,陈璠面有难色地向张岳努努嘴。 张岳咳嗽一声正色道:“吾身为行军御史,有纠正军风之责!细川大名,这在大明军中是不被允许的!请大名不要让我们为难!” 见明军领导人个个一脸正气,面对日本最美艳的艺伎却坐怀不乱的样子,细川高国惭愧不已,挥挥手让艺伎退下。 “谢谢款待,我等就此告辞!”李大帅心有余悸,拱一拱手就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李大帅对陪着的细川高元和宋素卿哼道:“这日本,我是一天也不想多待!你们这二十年怎么活下来的?” 两天后,浩浩荡荡的舰队直接穿过濑户内海在大阪登陆,细川家军和皇协军一前一后开道,在猛烈的炮火轰击中,攻下了大阪,开始三天不封刀。 张岳出征前恶补了太宗时期征安南的记录,里面对明军的描述让张岳有点不适,难怪安南降而复叛。今后再征安南时,可得好好把安南人当大明子民看待,毕竟听杨植说那里有两个大平原,水稻一年三熟,比到处是大山的广西强多了。 明军很快攻下京都,细川高国将原幕府将军足立义稙流放,迎立由赤松家抚养大的足利义晴为将军。 原来的时空,细川高国是在另一个大名的帮助下才重新上洛的。 日本人的脑回路非常清奇。李大帅也不知道为什么日本国王是幕府将军的傀儡,幕府将军又是细川家的傀儡,这样搞下去,保不齐细川家的家主又会变成哪个家臣的傀儡。 就那么喜欢下克上,又不敢自立门户为主,即当又立! 不过李大帅没有多想这些事,按计划匆匆向细川高元大名和足利义晴将军告辞,说先回到四国岛休整,带上细川家献的金银马上就回大明。 “八嘎!细川高国居然引入大明髯虏!” 盘据在本州岛东南部的大内义兴大名被明军的铁甲重骑和强弓硬弩赶出居住了十一年的京都,狼狈逃到一处荒山上,思前想后勃然大怒:“细川高国有了大义名份,如果今后他垄断了对大明的朝贡,统一日本指日可待!” 但是在绝对的势力面前,他一筹莫展。 “吾从来没有想过京城有这么危险!即使是川海滨边细小的沙子,也会被世间的贼人盗去做巩固种子的土壤呀!何况是美丽的日本!神风不在日本东边,这下日本要沦陷了!” 几天后,大内义兴却听到明军对日本没有兴趣,沿途抢掠一通后急匆匆地返回四国岛,说要立刻踏上回程之路。 大内义兴很快想明白了:日本是送给大明都不要的不征之国。 他想到曾与大内家联盟的河内畠山义丰,于是修书约畠山义丰相见。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