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证言_谙桥【完结】

第10页(1 / 1)

('但陶聆现在不想再内耗下去,明白只能自己先挣脱牢笼,才有机会改善母亲的生活。柳芸不解:“为什么住宿舍?住家里不好吗?”陶聆直言:【我在家静不下心休息,影响工作。】“等我再和你爸商量商量,买台空调。”【不了,妈。我转你们的2000,你拿500给张婶,请她每天帮忙搬两趟。】张婶在她们隔壁摆摊杀鸡,出了名的力气大,偶尔也会帮着陶聆搬鱼。“唉,你爸不会答应。”【你先提一嘴,看他怎么说。】【他洗完澡回来,你早点睡。】柳芸换成手写打字,陶聆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过去3分钟。【嗯,晚安。】她此时睡意全无,心头积压的石头越发令她喘不过气。都说夜晚容易多愁善感,陶聆亦是,她在想,倘若成功跨出第一步,往后会不会柳暗花明?***翌日,生物钟使然,不过7点,陶聆起床换好衣服。她推门,李鹤薇正巧端着咖啡杯从工作间出来,小声打哈欠:“早。”“早。”陶聆视线越过她,瞧见对面房间贴满画纸,铅笔绘出的人物栩栩如生,她不禁发问,“薇姐,你通宵了?”“嗯。”李鹤薇觉得她脑子不清醒,吐槽别人废寝忘食,自己竟然也开始效仿,“困,我去睡觉,你点外卖吃。”“薇姐,吃了东西再睡?”李鹤薇回房拿来手机,点开外卖app:“也对,想吃什么?”“家里有面条吗?”李鹤薇抬头:“映秋买的方便面。”“鸡蛋呢?”陶聆往厨房走。“有。”陶聆温声细语:“薇姐,外卖防腐剂多,食材也不新鲜。”相同的话继母也曾念叨过,她以前在深圳工作,早出晚归,都吃食堂和外卖。果然老气横秋,李鹤薇打开靠着冰箱的橱柜,拿出两包方便面,故意和她唱反调:“方便面也有防腐剂。”“面饼不需要添加防腐剂,我不用它的调料包。”陶聆拿两颗鸡蛋,打碎蛋壳,蛋液倒进空碗,放少许盐和胡椒粉,手持筷子快速搅拌。随后左边奶锅煮面,右边炒锅烧油煎蛋。面煮熟,蛋也正好出锅,一碗鸡蛋拌面完成。她动作娴熟,李鹤薇看在眼里,目光尽是难掩的惊讶。“你尝尝?”陶聆捧着面碗,眉眼间轻浅的笑容蔓延,恰如初春时节,朝晨徐徐的微风温柔。李鹤薇心脏莫名漏跳一拍,没来得及回味转瞬即逝的异常,陶聆已经将面碗端正地放在厨房外面的圆桌,轻声唤她:“薇姐?”“哦,好。”李鹤薇走过去坐定,接下她手中的筷子。陶聆没有放其他调料,保持鸡蛋面原始的鲜美,李鹤薇细嚼慢咽,只觉面条清淡可口,柔中带韧,还有小麦的醇香。她由衷夸赞:“好吃。”“你呢?再去做一碗。”“嗯。”陶聆瞧她开怀,脚步也因此变得轻快。她喜欢烹饪,研究美食,这是最早能够给她带去成就感的爱好。差不多8点,两人结束早餐,李鹤薇回屋补眠,陶聆独自前往办公室处理后续的工作。下午3点多,李鹤薇坐在工位前,余光瞥见笔筒下压着一张纸,她伸手拿过来,目光落在纸张上。住宿申请。她迅速扫一遍内容,在倒数第二栏签字:情况属实,同意申请。李鹤薇2015年8月2日吃早餐时,陶聆再次提起申请住宿的打算,李鹤薇考虑她未来的遭遇,邀请对方住她家,但被婉拒。“不用交房租,水电气费平摊。”“谢谢薇姐的好意,我住宿舍就好,方便上下班。”的确,听说宿舍条件好,都是两人间,李鹤薇没有强求。至于通宵绘制的画像,经过她进一步修改,2分钟前发给秋琬。***柳岷河西畔树林,重案组警员发现编织袋拖行痕迹。此时骄阳似火,秋琬找到阴凉地拨通李鹤薇电话:“喂,李队。”“秋队,什么事?”“疑似发现抛尸现场,我发你位置。”“好。”秋琬挂断电话,这才发现李鹤薇的留言,顺便转给程映秋:【程老师,这是我们同事还原7.31案件受害者的模拟画像,你帮忙写一下寻尸启事。】【老姐熬夜搞的画啊。】【OK,交给我。】【不对,稿子应该你们写完发给我,通过审查以后在蒲辰新闻和法制频道轮播。】【负责这项工作的同事休假,我在郊外。】【行吧,帮你一把。】10分钟后,程映秋按照格式完成初稿,文件传给她。【感谢,改天请你吃饭。】【欸,不用,不用。】程映秋只愿两人的交集局限于工作,八卦可以打听,但饭不能乱吃。此时秋琬身旁的同事获取消息,告知她:“秋队,外面马路只有两个路口可以进树林,第一个路口的斜前方有一家轮胎修理店,他们安装了监控。”“我去看看。”秋琬打完一行字忘记发送,将手机揣进裤兜。另一边,程映秋窝在沙发吃雪糕消暑,留意着对话框的动态。她嘀咕,小气鬼,没有诚意,也不让人有机会多拒绝两次。***40分钟后,李鹤薇领着两位痕检和摄像技术员赶到现场。何英蹲着观察拖行痕迹,取材:“幸好最近都是晴天,编织袋的材质应该可以检测出来。”她戴着手套轻捻留下的碎渣,叹气,“不过也许会空欢喜一场,这种编织袋特别常见。”“何姐,你过来一下。”李鹤薇俯身查看,发现细节。“高跟鞋?”“对,软尺。”李鹤薇接过同事递来的尺子。“小李,不该这么量。”术业有专攻,何英先量鞋跟的高度,再量长度,估算出尺码,“41或者42码。”重案组的同事惊讶:“她身高少说得有175吧。”李鹤薇见多识广:“不一定,脚大的女生也不在少数。”那边秋琬拿到修理店半个月的监控,远远望见她们在低头交谈,走近一些才打招呼:“李队,这是录像,希望有收获。”她问何英,“何姐,发现什么?”附近荒凉,鲜少行人来往,而且这枚鞋印比较新,何英判断:“高跟鞋鞋印,凶手大概是女性。”“有没有其他鞋印?”秋琬问重案组的同事。“老大,这儿也有。”“还有这儿!”树林深处,陆续有人发现鞋印。何英量尺寸:“都是同一人。”她们跟随鞋印的路线走,行至另一边没有监控的路口。重案组的同事咬牙切齿:“狡猾,我们刚才拿到的录像看来用处不大。”“说明她知道什么地方有监控。”秋琬叮嘱身侧的民警,“小廖,你去把修理店三个月的监控都调出来。”“行,我这就去。”“李队,你去哪儿?”秋琬紧跟李鹤薇的脚步。“你看前面,小卖部。”秋琬摇头:“问过,没有监控。”“细节呢?我们现在知道凶手或许是女性。”秋琬微扬,接话:“所以任何可能目击现场的人都将成为我们询问的对象。”李鹤薇点头,从包里掏出两块钱,加快步伐:“大姐,买瓶水。”她把钱递给对方,朝秋琬使眼色,“秋队,你来。”她不想多费口舌,这些活确实属于重案组。秋琬出示警官证:“大姐,我是蒲辰市公安局重案中队的警察,向你打听一些事。”妇人颔首:“警官,您说。”“你在这里开店,每天光顾的人多吗?”“不多,路人一般买水或者方便面。”她转身,指着不远处的瓦房,“还有背后几户人家偶尔买点盐,味精等生活用品。”秋琬帮她回忆:“你最近有没有目睹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比如一个女人拖着编织袋进前面的树林。”“啊,有,有,她好高啊,我就多看了两眼。”秋琬惊喜,打开录音笔:“什么时候的事?”“过去好多天咯,至少一周吧,下午三四点的样子。”妇人比划着,“警官,她看着和你差不多高。”秋琬记录重点,身高175左右。李鹤薇拿出画板,问:“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淡黄色的长裙。”“还记得她长什么样吗?”妇人摆手:“她戴着帽子和口罩呢,我看不清。”“眼睛呢?”“没特别印象。”“短发还是长发?”“长发,戴帽子,*看着乱糟糟。”“有没有其他特殊的地方?”“走路算不算特殊?她拖着东西,走路好奇怪。”“怎么奇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