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算过了正月十五才举家搬到县城的,但除夕的时候发生了不愉快,杨北决定提前搬。 要搬走了,于情于理都要和杨老头和杨老太说一下,招呼不打一声的话,他们不占理。 杨北去找杨老头的时候,他正在堂屋里一边煨红薯一边烤火。 听到四儿子说明个儿就搬了,面上诧异:“之前不是说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搬吗?今个儿才初七,明个儿初八,咋那么急?” 杨北心里腹诽,为什么那么急,你心里没数吗? 嘴上却说:“在村里待着没事,就打算早点搬,也能快点安定下来。” “那你搬到县城靠什么生活?分家分的几亩地?”之前忙着其他事,也没来得及问,现在正好遇上他来说搬家的事,杨老头就打算问问。 适当关心一下孩子是主要。 其次就是老四能安定下来,有稳定的活计的话,就不会麻烦到大儿子头上。 要是老四在县城没有收入,求到老大身上,老大看在一家子兄弟的份上,也不会不帮忙。 更隐秘的心思是,知道了他的谋生手段后,也能让另外两个儿子效仿。 说不定有朝一日自己另外两个儿子也能搬到县城去安家落户。 到了那时,自家就不是乡下泥腿子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城里人。 到时候村里人谁不说一句他杨家兴盛。 杨北眨眨眼,实话实说:“我吃软饭,靠我媳妇嫁妆过活。” 杨老头:“……” 一直没出声的杨老太:“……” 吃软饭就算了,还说得那么理直气壮。 得亏这里只有他们俩。 让外人知道了,丢脸得丢到姥姥家去! “你当我们面这么说就算了,到了外面可别这么说,你不嫌丢脸们还嫌呢!”杨老头递了个煨熟的红薯给他,对他叮嘱。 杨北随意嗯嗯啊嗯:“我知道了。” 杨老太将缝好的鞋子递给老伴儿,让他试试合不合脚。 杨老头擦擦刚那红薯而粘上灰尘的手,才接过鞋子。 试鞋子的功夫,杨老太来到杨北边上的凳子坐下,压低声音问:“林家到底给你媳妇多少嫁妆,这么多年还没花完?你跟娘交个底 让娘心里有数。” 她现在再傻也知道以前这两口子说嫁妆用完那些话都是框她的了。 之前说陪嫁银子只有几两,现在看来,里面的水分多着呢! 不止杨老太想知道,杨老头也想。 所以在她压低声音询问的时候,一旁试好鞋子来回走的杨老头也竖起了耳朵。 杨北打哈哈:“就那些呗!” 见他不想说实话,二老也没法子逼他,笑着说:“爹娘知道你是个有出息的,以后有啥好事多想想你大哥,你大哥好了,咱一家才能好。” 刚还说得好好的 ,没聊几句,就又说到要帮衬大哥上面,即便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但还是觉得心烦。 杨老太可不是个会看四儿子脸色的主,也附和道:“不止你们大哥,还有你二哥三哥,要是你靠着你媳妇儿你岳父起来后,可要拉扯拉扯他们,几兄弟要团结,家里以后才会越来越兴盛。” 她现在还记得除夕那天的事,吃了教训,所以在让四儿子拉扯二儿子的时候 没忘将老三也捎上。 老三虽然嘴不甜,人也懦弱一些,但她看得清楚,那是个孝顺孩子,可不能让他跟自己寒心。 杨北面色木然:“我一个吃软饭的能有多大能耐!” “而且,爹你不是说大哥好了我们才能好吗?那你怎么不让大哥拉扯我们几兄弟?” 反而一个劲地像蚂蝗一样扒在他身上,恨不得吸光他的血。 杨北反问他爹。 杨老头扯唇:“你大哥许多地方还要看他岳父的脸色,他日子也不好过。” 这话没怎么想就说了出来,刚说出口,他就觉得不妥了。 果不其然,听见他四儿子反问:“那我这个吃软饭的,就不用看媳妇儿和岳父脸色吗?” 杨老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了。 意识到自己这回偏心得太过显眼了些。 杨老太打断两人的谈话,问杨北:“老四,你们搬到县城,镇上那房子怎么办?没人住的话,房子坏得快。” 杨北:“租出去呗!还能怎么样,这也算一个收入。” 杨老太点头。 有成算就行。 虽然有让他将房子给她和老伴的心思,但一是她不好意思开口,二是他肯定不愿意。 镇上房子二三四十两一座呢,只要不傻就不会给别人。 所以她还是不要自取其辱了。 没得最后没脸的还是她。 “那县城的办暖房宴吗?” 搬到镇上的时候没办,搬到县城能长脸,这个总要办吧! 杨北点头:“有打算,过段日子吧,请亲近的人来家里吃顿饭。” “不在村里办场大的?”杨老头拉着个脸反问,又说:“这么值得高兴的事,怎么能不办呢!” 嘴里絮絮叨叨。 杨北点头:“嗯,不大办。” “既然事情说完了,我就走了。” 说着,起身出门。 等人不见了人影,杨老太对杨老头小声嘟囔:“也不说让我们去认认门,没良心的东西。” 杨老头从火堆里扒拉出来两个红薯,递给他一个,自己吃一个,嘶哈着开口:“你明天跟着去她还能拦着你不成?” 这事儿也值得自己在这儿烦闷。 杨老太白了他一眼:“你懂什么!他邀请我们去和我们自己上赶着去瞧 能一样吗?” 说着,又问杨老太:“老大搬到县城那么久了,我们也没去看过他住的地方咋样,要不趁这次机会一起去瞅瞅!” 老大住得好, 她在村里住着也能安心些。 不用整日担心他吃不好睡不好。 如果老大住的地方太差,就让他搬去和老四一家住一起。 老四媳妇娘家给她的嫁妆,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太差了,林家也丢脸。 读书人家最看重脸面,因而她才有这个猜测。 这样兄弟俩不仅能有个照应,还能省下不少的房租咧。 这积少成多的,又是一笔银子。 杨老太越想越美,嘴巴都咧到了耳后根。喜欢下嫁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下嫁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