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相亲养娃

星际相亲养娃 第115(1 / 1)

吃完第二把,它便不再吃了,用嘴巴将她的手推了推,嘴里道:“关门。” 可乐点头:“可乐不会累,但是医护人员,很多都生病了。” “咕咕咕——”金宝忽然看着她叫道,应该是听到了昆塔两个字的原因。 可乐的面板上出现了一些乱码,半晌后,它才道:“主人,可乐搜寻历史记录,却并没有查询到昆塔人如何利用机器人的记录。” “妈妈,尤奈的机器人,尤其是安保机器人,是没有主人的,它们会扫描尤奈公民的光脑,执行公民的合理请求,昆塔人看上去就是尤奈公民的样子,所以,机器人就会听他们的命令吗?”乔乐乐忽然说道。 众人不说话了,目前来说这样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过呢,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会怎么利用那些机器人。 看着外面黑漆漆一片,避难所里面的人哪里也去不了,所有的人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相互聊天,以此打发无聊的时间。 为什么,人类就不能少一些战争,多一些和平,好好的发展呢? 【尤奈公民,由于大多数服务型机器人没有医护经验,现在招收一些志愿者,寻找有免疫力的志愿者,前往集中隔离区参与救助工作!本次救助,将为志愿者记录双倍的贡献值。 】 莎莎第一个站了出来,举手道:“我愿意做志愿者!” “我愿意!” …… 乔茵低头看了眼乔乐乐,还是不太确定乔乐乐是否属于免疫人群,心里有些犹豫。 乔茵看到那双碧蓝的眼睛,便意识到这个可能就是伊利斯,也就是以撒的妈妈。 乔茵也和两位打过招呼。 伊利斯很快便被乔乐乐吸引了注意力,双眼看着那个肉嘟嘟的孩子,面上带着笑意。 原来以撒的眼睛像妈妈啊,乔茵如是想到。 “奶奶好!我是乔乐乐。”乔乐乐大声说道,又对着约克道,“曾外祖父好!”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约克看向那些排成一排的大学生问道。 刚才她很犹豫,就是在想如果乔乐乐也是免疫者,她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可是她就是在纠结乔乐乐到底是不是免疫者。 伊利斯有些错愕:“你要去照顾感染者?” “你放心,我和伊利斯会照顾好乔乐乐的。”约克也一改往日的乐哈哈的样子,第一次这么严肃和认真。 “嗯,可是妈妈,乐乐不能一起去吗?”乔乐乐很懂事的点头,可是眼眶里还是不由自主地噙满了泪水,却坚强地不让眼泪落下来。 可是,他太聪明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很多很多,孩子已经被迫知道了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妈妈要去做的事情很危险,所以他才会害怕,才会不安。 对面的孩子点头,尽管极力忍耐,但最终,眼泪珠子还是没有办法克服地心引力,倾泻而下:“嗯,我们拉钩!” 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多久,乔茵生怕回头就会哭出来,只得大步向那些排队的学生们走去,站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可乐也看了眼乔乐乐道:“乐乐,我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孩子不敢哭出很大声,只能不去看妈妈。 “嗯,我和你们一起去,我说过的,我们会让整个帝国的人都看到,我们究竟对这个社会有没有贡献,所以,你们准备好了吗?”乔茵揉了一把脸,将刚才对孩子的不舍隐藏在心里,对着这些学生们挤出一个笑脸来。 警卫队接收 现在,这个避难所的所有免疫者都跟着上了运输车。 他们已经去过一次隔离区了,这次他们要去的是更大的隔离区,因为病人更多了,所以,他们需要更大的地方,还需要更多的医疗设备,便将几大医院利用了起来。 最近100年来,随着基因筛选工作的愈加成熟,基因宝宝身体素质越来越强,免疫力非常高,很少生病,又有营养剂,快速外伤药的发明,还有各种高科技医疗手段的提高,在地球上时,医院属于永远不缺病人的地方,然而,在尤奈,医院属于一点也不忙的地方。 现场有很多滑来滑去的服务型机器人在忙忙碌碌的。 其他的机器人虽然也有服务功能,但都是各有所长,并不会给病人换药,也不会及时判断病人的具体身体状况,针对状况做出最合适的反应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帝国需要免疫者来做志愿者,因为人类才是具有随机应变能力和不断的学习能力的。 在这么多机器人中,可乐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不仅会主动学习,甚至还会变通,这就是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和其他机器人的最大区别了。 莎莎他们也被分去了不同的房间。 每个感染者的症状都是相同的,基本就是持续高烧,周而复始,病人陷入昏迷,没有知觉。 这个是育儿中心的机器人,都是认识乔茵的。 但是,没关系,他们不会,可乐会,它是自学的,对,就在星网上学的。 “我不会注射,他们让我一直给病人用冷水敷在头上降温,目前还没有注射。”机器人保姆解释道。 于是,当可乐给病人将第一针注射好后,那位原先不会的机器人保姆也已经更新了自己的程序。 乔茵笑了:“可乐只要做的是帮助人类的事情,那就自己决定吧,不需要经过我的同意。” 有了志愿者的加入, 又有了可乐去给机器人分享下载基本医疗程序,整个医院便从之前混乱的样子,渐渐变得开始正常运转了起来。 他是在知道可乐给整个医院的机器人共享了基本医疗技能后, 特意过来了解情况的。 如果是在平时,或许大家还会担心一番,会来讨论一下这样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但在这个混乱的时刻,这样的机器人反而帮了人类的大忙。 不知道外面什么情况,在隔离区里,乔茵负责的这个房间的六个病人,随着药剂的注射,慢慢的已经开始有了苏醒的迹象。 或许,在那些反对基因定制组织的预言下,繁衍部门早早地就开始试图研发这种药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