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比试中,无论是鹿力大仙提议的赌坐禅,还是羊力大仙提出的隔板猜物,皆以孙悟空和白墨的胜利告终。 那车迟国国王本就偏袒自己的国师,在隔板猜物时,甚至偷偷将答案告知三位国师。 然而,这三位国师本就肩负着“失败”的使命,更何况孙悟空和白墨还巧妙地更改了答案,如此一来,三妖自然是无法猜对。 玉帝以及幕后控制三妖的那人,虽未能成功收回降雨权,但好歹打压了道教的声势,便起了让这三妖死去的念头,想借此逼迫孙悟空和白墨动手打死三妖。 可孙悟空和白墨何等精明,岂会轻易中计。 那幕后之人强行控制三位受人道功德庇佑的国师,僵持的时间越久,他自身折损就越多。 最终,被逼迫得无奈,那幕后之人只得控制着三妖,提出与孙悟空和白墨比砍头。 这可把车迟国国王吓得不轻,连忙劝阻道: “这可使不得啊,他们都是有本事的人,被砍了头哪还能活?还是放他们西去吧。” 但那幕后控制之人一心想要三妖死,便操控着虎力大仙上前说道: “陛下莫要担心,我们兄弟三个也有些非凡本领,砍下头来还能安上;剖腹剜心,也能再度长好;即便在滚油锅里,也能如洗澡般轻松。” 如同原着情节一般,三妖在与孙悟空和白墨的比斗中,皆身死现出了原形。 不过,孙悟空和白墨并未让三妖就此死去,而是悄然收敛了他们的尸身和魂魄。 待幕后之人收回窥探的目光后,便立刻施展法术复活了三妖。 此时,车迟国国王还坐在龙椅上哭得死去活来,整整哭了一天一夜,险些断了气。 但依照赌斗约定,他不得不立孙悟空等人所代表的教派为国教。 等到幕后之人彻底离去,在车迟国人道气运的加持下,孙悟空和白墨护着国王来到一处密室之中,将三妖复活。 三妖摆脱控制后,满心感激,赶忙朝着白墨和孙悟空下拜,说道: “多谢白兄相助,多谢大圣搭救之恩。” 孙悟空连忙伸手扶起三妖,爽朗笑道: “无需行此大礼,既然你与白墨是兄弟,那和俺老孙自然也是兄弟。” 车迟国国王满心疑惑,忍不住问道: “两位国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啊?” 白墨随即将前因后果详细讲述了一遍,听得国王和三妖咬牙切齿,愤恨不已。 讲完后,白墨运用功德人书,将车迟国的国运凝聚成三块令牌,交到三妖手中,说道: “这是用人道功德凝聚而成的令牌,你们收好。” “只要在这车迟国国内,除非是圣人化身,否则无人能看穿你们的身份。” “你们变换身形留在车迟国,继续宣扬道教以及我和悟空所代表的教派。” 车迟国国王见自己的三位国师安然无恙,自然是大喜过望。 他并不在乎信奉的究竟是哪家势力,他只清楚,只要三位国师还在,日后即便遭遇大旱或洪涝,车迟国依旧能安然无恙,风调雨顺。 与国王告辞后,白墨一行人收拾行装,继续朝着西方前行。 与此同时,天庭之上,玉帝得知计划失败,心中恼怒不已。 不过,想到好歹打压了道教,心中的怒火也稍稍平息了些。 这时,一旁的太白金星进言道: “天尊,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可以给手下神仙,亦或是灵山类似五雷法的法门,让他们也能驱使天庭降雨,以此与道教的五雷法分庭抗礼。” “而后,再暗中设法让五雷法失灵几次。如此一来,使用天庭唤雨法的人多了,五雷法自然就无人相信了。” “而且,下雨的最终执法权始终掌握在天尊您手中,您贵为三界至尊,即便与太上老君彻底撕破脸,与道教的五雷法正面交锋,也比眼下的情况要好。” 玉帝沉思良久,心中暗自思忖,如今三界皆知他与太上老君早已貌合神离,只不过尚未公开决裂罢了。 玉帝揉了揉眉心,觉得太白金星所言确实是当下最好的办法。 毕竟,只有打破道教对降雨权的垄断,天庭和佛门方能在三界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在原着的解读层面,这里有很多细节是作者没说的,在这里补充一下。 就拿车迟国的三位国师来说,他们的真实身份其实颇具争议。 从原着情节来看,虎力大仙死去时,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惊呼: “我师兄已是命到禄绝了,如何是只黄虎!” “这都是那和尚惫懒,使的掩样法儿,将我师兄变作畜类!” “我今定不饶他,定要与他赌那剖腹剜心!” 而鹿力大仙丧命之际,羊力大仙也悲愤道: “我师兄既死,如何得现兽形?” “这都是那和尚弄术法坐害我等。等我与师兄报仇者。” 由此可见,很难确凿地判定这三位国师究竟是不是妖怪,亦或是原本身为人类,却在被孙悟空击杀后变化成妖怪的模样。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少读者在看原着时,心中都会涌起一个疑问: 既然都知晓孙悟空神通广大,这三位国师为何还执意与他比试? 实际上,原因并不复杂。这三位国师能够在车迟国立足,并享有尊崇地位,其根本依仗便是五雷法。 然而,孙悟空从一开始就设法让他们赖以生存的五雷法失效。 用原着三位国师自己的话来讲: “那和尚破了我们的法术,败坏了我们的名声,若是不赢,还怎么有脸留在车迟国。” 再者,这三位国师对车迟国国王可以说是忠诚至极。 在原着里,孙悟空逼迫车迟国国王下令,让三位国师继续与他比试。 尽管三位国师明知此去可能会死,却依旧毅然决然地接受挑战。 这情形与乌鸡国的青毛狮子精颇为相似,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极有可能是为了打压道教而被塑造出来的形象,哪有什么所谓“做好事的道士”,分明就是四个妖怪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本质上是一部针对明代嘉靖皇帝的长篇讽刺小说。 当孙悟空最初得知车迟国尊崇道教、打压佛教时,不禁说道:“想必是道士做了皇帝。” 这无疑是在暗指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在位期间,长达六十年不上朝,整日沉迷于道教,甚至还为自己加封了道号。 不仅如此,前面提及的乌鸡国情节同样是对嘉靖皇帝的讽刺。 在历史上,嘉靖皇帝为求长生不老,在皇宫内大量种植芭蕉树,每日天不亮便驱使宫女采集芭蕉叶上的露水吸食,还不让吃饭,并用宫女们的经血混合铅毒来炼制仙丹。 这般行径残忍至极,最终逼得宫女们在夜晚试图用绳子勒死嘉靖皇帝,如此荒诞之举,当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在乌鸡国的故事中,井上恰好种着一棵芭蕉树,说的正是这件事情。 车迟国的三位国师,实则对应着嘉靖皇帝极为信任的三个道士:陶仲文、邵元杰和蓝道行。 其中,陶仲文的地位之高,甚至远超车迟国三位国师。 在嘉靖统治时期,官员们若想晋升高位,就必须极力追捧道士。 最为典型的便是内阁首辅严嵩,他联合道士通过跳大神的方式,污蔑竞争对手上任会祸国,致使嘉靖皇帝直接将对方处死,从而得以权倾朝野。 直至陶仲文去世后,明朝第一清官海瑞上书直言: “陛下不是说他有本事帮陛下求得长生吗?怎么他反倒先陛下而去了?他都无法长生,陛下又怎能实现长生之愿?” 这番话令嘉靖皇帝恼羞成怒,两个月后便一命呜呼。 这些细节都充分揭示了《西游记》对当时社会现象和统治者荒诞行为的深刻讽刺。喜欢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