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一行人踏入城中,纷纷下马。沙僧牵着白马,猪八戒扛着扁担,一行人缓缓前行。 唐僧环顾着城中景色,说道:“此地虽说不上繁荣昌盛,但看上去倒也还不错。” 走着走着,唐僧像是发现了什么异常,疑惑地说道: “悟空白墨,你们瞧,那家门口放置的可是鸡笼?怎么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个?” 猪八戒咧嘴笑道:“想必今日是个黄道吉日,哪家要办喜事,这门口放的估摸是送礼用的。” 白墨不禁笑道:“呆子,别瞎猜了,那里面装的可是小孩儿。” 唐僧大惊失色:“难道这是这国家的习俗,把小孩儿养在鸡笼里,方便照料?” “可若是如此,又为何要用布匹盖着?” 孙悟空接口道:“说不定此地真有妖魔在暗中作祟。” 正说着,一行人向左拐弯,瞧见一处衙门,乃是金亭馆驿。唐僧面露喜色: “我们进去问问,一来打听此地的情况,二来借宿一晚,明日也好面见本国圣上。” 说罢,唐僧便带头走了进去,与里面的驿丞相见。 驿丞看过唐僧的文书后,赶忙吩咐人安排好房间,接着说道: “圣僧,今晚恐怕无法面见圣上,需等到明日清晨才行。” “我已为圣僧收拾好房间,还请圣僧今日在此安心歇息一晚。” 唐僧赶忙作揖道谢。 到了晚间,驿丞准备好了晚饭,唤唐僧一行人过来用餐。 饭桌上,唐僧问道: “驿丞,我见城中家家户户都有鹅笼,里面似乎还装着小孩,不知此地可是有妖魔在作乱?” 驿丞闻言,放下筷子,长叹一口气道: “那虽不是妖魔,却胜似妖魔,终究是昏君奸臣当道啊。” 唐僧追问道:“驿丞何出此言?” “不妨与贫僧说说,贫僧或许有办法救助这一国百姓。” 驿丞警惕地看了看四周,随后压低声音说道: “我瞧圣僧是得道高僧,身边又有这般厉害的异人相随,定非常人,这才肯与圣僧说。” “此国原本叫比丘国,近来因一首民谣,大家都改称它为小子城。” “三年前,有个老者,扮作道人的模样,带着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小女子。” “那女子容貌娇美,宛如观音下凡,老者将她进贡给当今圣上。” “陛下见她姿色绝美,便宠幸于她,封其为美后。” “从那以后,陛下对三宫娘娘、六院妃子皆不再正眼相看,日夜与那美后贪欢作乐。” “如今陛下已弄得精神萎靡,身体瘦弱不堪,饮食也日益减少,性命危在旦夕。” “太医院用尽各种良方,却都无法治愈陛下的病症。而那进献女子的道人,也因此受到陛下诰封,被尊称为国丈。” “国丈称自己有海外秘方,能让陛下延年益寿。前些日子,他前往十洲、三岛采集药材,如今都已准备齐全。” “只是这药引子极为厉害,需单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下后便有千年不老之功。” “这些鹅笼里的小儿,都是挑选好养在里面的。百姓们惧怕王法,即便心中悲痛也不敢啼哭,于是便传出谣言,将此地称作小儿城。” 驿丞又叹了口气,坐回位置上接着说道: “圣僧,当今圣上已被那妖女迷惑,如今朝堂之上全由国丈一人说了算。但凡有忠臣进谏,都被国丈找借口处死。” “圣僧明日上朝,只管去倒换关文,切不可提及此事,以免危及性命。” 说完,驿丞像是生怕被人听见,匆匆离开了屋子。 唐僧满脸怒容,转头对孙悟空白墨说道: “悟空白墨,如此昏君!只因贪恋美色,把自己弄出病来,竟妄图伤害这么多小儿的性命来为自己治病!” “悟空,白墨,我们一定要救下这些孩童,等我大唐军队来了,定要斩了这昏君的头颅!” 唐僧着实气坏了,西行至今,他见过圣明的君主,也见过糊涂的,但像这般昏庸,竟想用小儿心脏来治病求长生的皇帝,还是头一遭见。 孙悟空赶忙安慰道: “玄奘莫要动怒,俺老孙定会为那些孩童讨回公道。” “明日我与你一同上朝,若是那昏君和国丈只是误入歧途,不知正道,俺老孙定在朝堂上喝骂,让他们幡然醒悟。” “倘若他们真是妖邪作祟,或是明知故犯,俺老孙定打得那妖邪原形毕露,废掉那昏君,定保这一国孩童平安无事!” 唐僧连连点头:“正当如此!正当如此!” 这时,白墨开口道:“明日上朝我去便可,你们在下面等着。” 孙悟空好奇问道:“兄弟,这是为何?莫非你与那国丈相识?” 白墨微微一笑:“何止相识,我能成仙,以及这祥云袋,还多亏了那国丈的儿子呢。” 接着,白墨便将在海滨国发生的事情,详细地与唐僧等人讲述了一番。 唐僧听完后,愤怒地说道: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来是寿星的坐骑!” “好啊,身为仙家坐骑,竟使出这般妖魔手段,果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上梁不正下梁歪!”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沙僧突然说道: “二位兄长,恐怕那寿星确实得罪不得,这妖怪也确实杀不得。” 猪八戒着急道:“沙师弟,为何杀不得?莫非你与那寿星有亲?” 众人闻言,都将目光投向沙僧。 沙僧缓缓说道:“我之身份,两位兄长应该都清楚,我乃是崇恩圣帝手下。” “崇恩圣帝管理着蓬莱三岛,还掌管着脱离天庭和佛门的私人地府,拥有能让人长生的火枣。” “然而,五百年前,玉帝联合佛门逼迫崇恩圣帝,无奈之下,崇恩圣帝割舍了大部分火枣,这让三岛的众多神仙颇为不满。” “蓬莱三岛中有两股势力,明面上虽归崇恩圣帝管辖,实则并非如此。” “其中一股是八仙,也就是民间所熟知的‘八仙过海’中的八仙,他们实际上是老君那一系的。” “而另一股则是福禄三仙,他们属于天庭派系。” “这两股势力虽加入了蓬莱三岛,名义上是崇恩圣帝的手下,但明眼人都知道他们背后代表着谁。” “自从火枣缺失后,以寿星为首的福禄三仙多次劝说崇恩圣帝加入天庭,在遭到崇恩圣帝明确拒绝后,他们还私自跑去参加蟠桃会。” “如今,福禄三仙虽仍在蓬莱三岛,却已与崇恩圣帝闹得很僵。” “不过,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福禄三仙在人间代表着长寿、幸福、吉利,深受百姓的信仰。” “以他们的性格,应该不屑于用小儿炼丹,想必是那妖怪私自为之。” “但白兄若想除掉这妖怪,难免会得罪寿星,恐怕这妖怪确实不好处置。” 猪八戒有些惊讶地看着沙僧,之前在天庭时,就有人猜测沙僧背后的势力,如今看来,是崇恩圣帝就说得通了。 白墨却笑道: “无妨,无妨!沙师弟莫非忘了,我乃是人道掌权者。” “那福禄三仙虽常在人界行善,但他的坐骑吃人却是事实。” “就算我杀了这妖怪,寿星也不会真的与我翻脸,顶多心中抱怨几句罢了,你就放心吧。” 沙僧见白墨都这么说了,也不好再多言。 (此处需注明,道教邪术吃小孩儿纯属胡编。早年间道教薛道光有记载,“婴儿者,即丹也。”大致意思是类似于铁拐李那种能够元神出窍后,便会结出内丹,这里的“婴”指的是元神。) (然而,后来有一些想长生的疯子,也就是所谓的邪教,曲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导致古代出现用婴儿炼丹的恶行。) 深夜孙悟空伸手拔了一把毫毛,放在嘴里嚼得细碎,而后猛地吹出一口气。 一个个装有婴儿的鹅笼被轻轻托起,被白墨装进祥云袋,随后留下几根毫毛在袋中,让它们化为人形,照顾着袋中的婴孩儿。 待到明日,白墨摇身一变,化作唐僧的模样,手持着通关文牒,顺着门口小黄门的引领,缓缓步入宫殿,面见小子城国王。 那国王见白墨进来,有气无力地宣他靠近,而后示意白墨坐在自己龙榻旁边。 白墨恭敬地谢恩后,稳稳落座,随即将手中的关文递向国王。 只见那国王精神极度萎靡,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生气,举手投足间尽显半死不活之态。 说话时气息微弱,断断续续,让人不禁担心他下一秒就会一口气喘不上来,就此驾崩而去。 国王手里颤巍巍地拿着文书,一双老眼浑浊昏花,费力地看了又看,还不时揉一揉眼睛,好不容易才拿起宝印,在关文上盖上章。 白墨暗自咋舌,若不是事先知晓这国王才四十多岁,单看这模样,还以为是八九十岁的迟暮老人。 国王刚要开口询问白墨取经的缘由,就听到外面有官员匆匆来报: “国丈爷爷来了。” 那国王一听,连忙挣扎着起身,由一旁的小宦官搀扶着,勉强下了龙床,而后躬身迎接。 白墨在一旁看着,心中觉得好笑,这国王都虚弱成这般模样,竟还如此恭敬地起身迎接国丈,这国丈的威风可着实不小。 只见国丈不紧不慢地走进来,既不禀报,也不行礼请安,大摇大摆地径直走到国王身前。 白墨定睛望去,这国丈与当年在海滨国所见的那头白鹿简直如出一辙,连身上的衣着都相差无几,手中同样拿着一根盘龙拐杖。 国丈走到跟前,对国王的让座冷哼一声,并未坐下,依旧站在那里。白墨也不去理会他,自顾自地观察着。 国丈转头朝着国王问道:“这和尚是从哪里来的?” 国王赶忙赔笑道:“这乃是从东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圣僧,今日特来倒换关文。” 国丈嘴角泛起一抹不屑的笑,说道:“西天之路黑漫漫的,有什么好处!” 对于国丈这话,白墨内心其实颇为赞同,毕竟越往西走,似乎隐藏的黑暗越多,不愧是在如来的地盘脚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此刻他化身成唐僧,自然要为西天说好话,当下立刻回道: “自古西方西天有极乐之境,如何不好?” 一旁昏庸的国王这时却突然插嘴道: “朕自古听闻西方有佛陀不死,不知西方我佛可有长生之法?” 听到国王这话,白墨和那国丈眼中同时闪过一抹厌恶。 白墨厌恶自是情理之中,而那国丈,虽说他行事可恨,但同样打心底里鄙视这昏聩的国王。 白墨略带讥讽地说道: “陛下,我佛有长生之法,只需心念通达,百念俱空,只要尘缘皆弃,物欲皆空。素素纯纯寡爱欲,自然享寿永无穷。” 国王一听,听到什么要抛弃声色欲望,眼中顿时闪过不舍的光芒。 那国丈见白墨说完,眼睛一转,指着白墨说道: “你这和尚满嘴胡言,你们佛门修炼需先知性后灭性。若不知性,又从何灭性!” “每日枯坐参禅,尽是些盲修瞎炼。” “俗语云:‘坐,坐,坐!你的屁股破!火熬煎,反成祸。’更不知我这道教神机,每日只需入山访友,采药炼丹救人。” “我之妙法,乃是弘扬之正教。既可施符水救人,也可驱妖除魔,更可夺日月之精华。” “修我之妙法只需阴阳结合,游历凡尘,采药炼丹,只等丹成便可跨青鸾,升紫府,骑白鹤,上瑶京。” “而你那静禅释教,寂灭阴神,涅盘后只留遗臭之壳,又不脱凡尘!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 国王听后,连忙鼓掌称赞道:“好一个‘惟道独称尊’!‘惟道独称尊’!” 白墨听后,心中也暗自赞叹,这妖怪对佛道的见解竟比那荆棘岭三妖还要透彻,不得不说,单从某些方面来讲,佛教在这方面确实不如道教。 若是唐僧在此,恐怕真会被这妖魔怼得无言以对。但此刻站在国丈面前的是白墨,而非唐僧。 白墨微微一笑,说道:“按国事而言,此番所言似为正道。” “不过贫僧入朝之前,只见城内百姓家门口都挂有鹅笼,里面装的都是婴孩儿,还听闻是国丈要用这些婴儿的心肝炼药,不知此举可为正道?” 那国丈听后,并未立刻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倒是一旁的国王沉不住气了,沉声说道: “不过是一些低贱百姓,用他们的命换寡人的命,寡人也给了他们钱财,有何不妥?” “寡人幸得国丈海外仙方,今日午时便要开刀炼丹,你这和尚莫要多管闲事,平白污蔑我国师清白。” 白墨刚要反驳,只听外面又有侍从匆匆来报: “启禀殿下,昨日不知从哪刮来一阵大风,将城中婴儿全部刮走,不知所踪!” 国王顿时大惊失色,急忙转头看向国丈,慌乱地问道: “国丈,这可如何是好啊?” 那国丈眯了眯眼睛,目光盯着白墨,缓缓说道: “陛下,我倒是有一法,却不知这大唐圣僧可愿为陛下献上一物……”喜欢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