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抱歉,昨天作者写的时候有些漏洞,作者的意思并非是那些妖怪,洞府都连接着大山。) (作者的意思是,西游记主要是主线的妖怪基本上没有打碎洞门的,要不然每过一难都打碎人家的大门闯进去,吴承恩要是这么写,大家估计也没兴趣看下去。) (吴承恩自己也在书中解释过,说是连接了山脉,伤害生灵折损功德,作者也沿用了这个设定,基本上不打碎洞门。) (作者在这里,再次,再次!感谢读者老爷们的提醒!) 白墨和孙悟空一把火烧了妖怪洞府,之后又救下了一个樵夫,并将他送回了家中。 樵夫的母亲对他们千恩万谢,还热情地请唐僧一行人吃了顿晚饭。用过饭后,唐僧师徒便告辞继续向西前行。 临行前,樵夫说道: “长老,听闻您要往西天去,顺着那条大路走,不出几日便是天竺国,那可是极乐之乡啊。” 唐僧点头称谢,而后策马朝西而去。 (需提醒的是,关于凤仙郡饿死人往灭法国走这件事,唐僧并不知晓,主角此前并未提及。) 唐僧快马加鞭行了几日,只见前方出现一座城池,他不禁问道: “悟空白墨,你们看前面是否就是天竺国?” 白墨眼皮都没抬,直接说道:“前方定是灵山极乐之地。” 听白墨这么说,孙悟空和唐僧都颇为诧异,没想到白墨竟会夸赞佛门之地。 孙悟空当下腾空而起,想看看这所谓的极乐之地究竟是何模样。 可刚看了没两眼,他便一脸阴沉地降下云头。 唐僧见状忙问:“怎么了?莫非是妖怪横行?” 这已经是唐僧能想到的最坏情况了,毕竟这里可是西牛贺洲,号称不贪不杀的极乐之地,就在灵山脚下啊。 孙悟空冷哼一声道:“玄奘,你到跟前就知道了。” 唐僧骑着马朝着那疑似凤仙郡的地方走去,越是靠近,地面干涸的痕迹就越发明显。 荒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皮包骨头的百姓,有几个已然死去,肚子却鼓得老大,好似怀胎十月,想来是吃了观音土、树皮等难以消化的东西,硬生生被撑死的。 唐僧眼中燃起怒火,他一路西行,已然明白但凡大旱,都与天上的神仙脱不了干系。 可对于这凤仙郡的百姓,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又怎会将他们视作蝼蚁般的生命放在心上呢。 唐僧紧紧握住拳头,很快便来到了城门口。 只见城门破旧不堪,街道冷冷清清,只有稀稀拉拉几个面黄肌瘦的汉子在其中穿梭。 白墨定睛一看,那几个汉子身着道教服饰,身上还挂着令牌,看样子是想像虎力大仙那般求雨。 猪八戒不小心与其中一人碰到,那人虚弱得一个趔趄,抬起头来,瞧见猪八戒的模样,吓得脸色惨白,当下噔噔噔连退好几步,扭头就跑,嘴里大喊着: “猪妖来啦,妖怪呀!” 结果没跑两步,便因体力不支,一个跟头栽倒在地,头磕在石头上。 就连流出的鲜血都浓稠腥重,干巴巴地渗出几滴,那汉子的脸色愈发苍白。 白墨赶忙上前,从腰间掏出一个葫芦,那是之前他用来装花果山猴儿酒的素酒葫芦。 白墨打开瓶塞,给那汉子嘴里灌了两口酒。 不一会儿,那汉子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紧接着在一阵剧烈咳嗽中睁开了眼,对着唐僧等人砰砰磕了两个响头,说道: “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感谢圣僧救命之恩!” 周围原本因猪八戒等人的模样而害怕往后退缩的几个汉子,见这汉子安然无恙,脸色还红润了许多,一群人顿时围了上来,眼巴巴地看着唐僧和白墨。 不过,因为畏惧猪八戒一行人,他们仍旧保持着一段不远的距离。 唐僧看着围上来的百姓,目光投向白墨。 白墨微微一笑,又从小音袋中拿出几个酒葫芦扔给唐僧,接着又掏出一个专门装灵米的祥云袋子扔给了他。 唐僧接过袋子后,赶忙架锅熬粥,又把葫芦里的酒分给那几个汉子喝,并让他们守在锅前,以防百姓哄抢。 那几个汉子见识了白墨的手段,知道唐僧一行人绝非凡人,自然不敢有异议,乖乖守着粥锅。 每名百姓上前都能喝上半碗粥,喝完后立马感觉身清气爽,肚子也不饿了。很快,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整条街道都挤满了排队领粥的百姓。 没过多久,便把凤仙郡的郡侯引了过来。 这郡侯姓上官,今日原本打算张贴榜文,看看能不能请来几位能人异士为凤仙郡求些雨来。 若是再求不来雨,这凤仙郡的百姓恐怕就要死绝了。 正忧愁烦闷间,外面有下人匆匆来报:“郡侯,喜事!喜事儿啊!” 凤仙郡侯那消瘦的脸上顿时露出喜色,问道: “莫非是找来了求雨的能士?” 这凤仙郡侯自凤仙郡大旱以来,可谓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倒不是他有多心疼百姓,或者自家也穷得揭不开锅,而是心里害怕。 原来,自从三年前凤仙郡开始大旱,这凤仙郡主一开始根本不慌。 凤仙郡地处天竺国,虽说只是外郡,但这里的人基本都知道这世上有神仙,大旱了找个道士求雨便是。 可到了求雨那天,那道士在台上折腾了一个时辰,却不见半滴雨落下。 凤仙郡侯一开始还以为这道士是个江湖骗子,后来便花重金从天竺国首都请来了一位高僧,说白了就是个能给灵山罗汉传话的人。 结果那高僧闭目盘坐许久后,睁开眼说道: “你这是下官冲撞了上官,故而不降雨来,贫僧也帮不了你,也不可说。” 随后那老和尚便走了,留下一脸茫然的凤仙郡上官郡侯。 等到第二年,凤仙郡依旧滴雨未下,郡侯没办法,再次前往天竺国请高僧求雨,没想到天竺国的各大寺庙都闭门不见。 而之前被赶走的那个道士心怀恨意,因为他发现自从在凤仙郡求过一次雨后,他那五雷正法就不管用了。 于是便在凤仙郡四处散播谣言,说上官郡侯冲撞了上天,所以才不降雨,全城百姓都要跟着郡侯遭殃。 不过好在这凤仙郡侯平日里也算是个清官,百姓们即便糊涂,也没有真的相信道士的话。 但大部分人还是逃离了凤仙郡,去了灭法国,有的当了和尚,有的落草为寇。 到了凤仙郡大旱的第三年,凤仙郡侯已经把能想到的办法都试了个遍,什么求雨法事、各种偏方,不管是古神、野神,还是正神,佛门、道教的方法都试过了,甚至连黄大仙都找来了,可这凤仙郡依旧是半点雨都不下。 在此期间,登门的能人异士不计其数,特别是有几位号称修炼了正统五雷正法的道士,结果不仅在凤仙郡一滴雨没求来,甚至到别处求雨也频频失灵。 要不是天竺国有罗汉暗中保护,凤仙郡侯说不定就被那几个散道士给抽筋扒皮了。 说来也不怪那几个道士发狠,自己过来帮忙求雨,反倒把自己的五雷正法给修失灵了,这找谁说理去? 不过自那以后,也没有能士再来凤仙郡帮忙,也怕自己求雨的本领失灵。 如今听闻又有能士前来,凤仙郡侯怎能不高兴,忙说道: “你且细细与本郡侯道来!” 那手下便将唐僧一行人进城后所做的事情,以及白墨隔空取物的神奇能力告诉了凤仙郡侯。 凤仙郡侯听后,眼睛顿时一亮,急忙冲出门,朝着城门口奔去。 倒不是他被白墨那隔空取物的手段震惊到了,而是他知道带头的是个和尚,想必是灵山派来的佛爷,来拯救凤仙郡了。喜欢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