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丈见天色渐晚,便让人做了一锅饭菜,给寺中众人施斋。 众僧人谢过之后,纷纷上前打了一碗饭,找个地方盘腿坐下吃了起来。 唐僧一行人也上前舀了五碗饭,拿了几个馒头,随意找了块干净地面坐下吃了起来。 那群僧人一边吃饭,一边时不时地看向唐僧等人。 这目光让猪八戒浑身不自在,连吃饭时吧唧嘴的声音都不自觉小了几分。 等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老方丈让人清扫了席面,一众僧人与唐僧交流起佛法来。 唐僧前世在灵山研读佛经多年,与这群不过百岁的僧人论经,犹如降维打击。 老方丈笑着捋了捋胡子,说道: “长老真不愧是上邦高僧,老朽实在比不过。” 唐僧笑道:“老院主太过谦虚了,贫僧只不过是见多识广些,若论对佛法深意的钻研,恐怕还比不上老院主呢。” 那老方丈笑了笑,只当唐僧是在谦虚。 但事实上,唐僧并非谦虚。 他前世就对如来所提出的佛法颇有意见,因为最初的西方教是融合了道教与魔教的理念演变而来。 从一千年前为了扩大传教范围,才逐渐更改成如今这般模样,而且许多经文在转变过程中,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意思。 唐僧前世就对如来更改以及自主创新的诸多经文意见颇大。 自己转世投胎五百年,那些经文不知又变了多少代,有些听着耳熟,但其深意早已被如来改得面目全非。 唐僧突然想起前面提到的布金寺,便问老方丈,此布金寺是否就是典故中的那座。 老方丈听后点了点头,说道: “这寺原是舍卫国给孤独园寺,又名只园。” “因是给孤独长者请佛讲经,以金砖布地,故而改了如今这个名字。” “我这寺的前朝,便是舍卫国。” “那时给孤独长者就居住在舍卫国中。” “我这荒山原本就是长者的只园,因此得名给孤布金寺。寺后边还有只园的基址。” “近些年来,每逢大雨滂沱之时,还会从地下淋出金银珠儿。有运气好的,每每都能捡到。” 唐僧、白墨、孙悟空几人对视一眼,心中同时一惊,没想到那个典故竟然是真的。 不过与典故中的内容有些出入,比如并没有提到太子的事,单纯就是这孤独长者为请佛陀讲经,用金砖铺地来迎接佛陀。 等等,舍卫国? 白墨记得没错的话,那个请比丘讲经,被收了三斗三升米粒金的赵员外也是舍卫国的。 好家伙,难不成舍卫国是被如来的佛教给榨干了? (大家可能对三斗三升金米粒没什么概念,这么说吧,按照大唐的汇率,这些换成白银将近十二万两。) (就这,如来还说卖贱了!) (这只是一个普通员外家请灵山的一个比丘,也就是灵山普通和尚讲经的费用。) (而用金砖铺地,几乎相当于把整个舍卫国卖了才能凑齐这么多。) (虽然说是金砖,但老方丈又说有人在下雨的时候捡到金银珠宝,想来不只有金砖,还有各种零散珠宝。) (真不愧是宣扬不贪不杀的西牛贺州,这可是人家孤独长者自愿请的,哪贪了。) (至于这舍卫国的百姓为什么会请灵山的人来讲法,说不定是国家遭遇大旱或者妖怪肆虐了。) (至于妖怪和大旱是怎么来的,你别管就是了。) 白墨不禁暗暗摇头,好好的一个国家,就这么被折腾没了。 到了晚上,唐僧、孙悟空和白墨在月光下散步消食。 这时,来了个小沙弥,请唐僧一行人前去见老方丈。 老方丈询问了唐僧的年龄,也说出了自己已经一百零五岁。 一旁的孙悟空笑嘻嘻地凑上前,问道: “老院主,您猜猜我多少岁?” 那老方丈呵呵一笑道: “长老样貌奇特,况且月夜之下眼花,实在猜不出来。” 几人又闲聊了一阵,绕到了后廊。 唐僧看到后廊,不禁问道: “那孤院的旧址真的在后面吗?” 老方丈打开后门,只见后门处是一片空地,依稀还能看出一些碎石堆砌而成的墙根。 老方丈叹了口气,说道: “后面的旧址不知为何几乎坍塌殆尽,前面的寺庙还是捡了后面的一些砖石,再加上老朽四处化缘,才慢慢修建起来的。” 正说着,突然传来一阵哭声。 唐僧听到这哭声,觉得有些耳熟,仿佛自己第一次见到母亲时,母亲的哭声,哭的是爷娘不知苦痛之言。 (也就是爹娘不知道自己如今在受苦。) 这哭声直听得唐僧心中涌起对母亲的思念。 母亲曾被山贼掳走,救回后已失清白,几次想要上吊自杀,都被唐僧发现并苦苦阻拦。 原本的唐僧就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否则也做不出对杀父仇人开膛破心的举动。 而觉醒记忆后的唐僧,更是对造成这一切的佛门毫无好感,毕竟自己连着十世都被迫成为和尚。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要说佛门没有在其中插手,狗都不会相信。这也是唐僧能很快决定加入花果山的主要原因。 唐僧抹了抹不知何时眼角渗出的泪水,问道: “是何人在何处如此悲切?” 老方丈见他发问,当即命众僧先回去煎茶,等众人离开无人在场时,方才对着唐僧等人下拜。 唐僧赶忙搀起他,说道: “老院主,为何行此大礼?” 老方丈道: “弟子年逾百岁,也略通些人情世故。每在禅静之时,也曾见过一些奇异景象。” “如今看到老爷和老爷国师,一聊便知与常人不同。” “若说这悲切之事,恐怕也只有几位能明辨了。” 那老方丈便简单的讲述了一下事情的经过。 原来在去年的时候,老方丈正在月下闲逛,突然一阵风响,就听到有人在那里悲哭。 老方丈循着哭声来到了旧址,发现是一位美貌端庄的女子坐在那里哭泣。 老方丈问那女子是哪里人从哪里来? 那女子说自己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因为在月下赏花被风刮来次地。 老方长自认为自己是有眼力劲的,那女子身上的端庄和气质是常人装不出的。 于是便将那女子锁在后院的房中,为了方便给女子送饭,房门特意留了一个小孔。 等到第二日老方丈与寺中的僧人说房后捆绑困住了一个妖魔,不要听她的花言巧语,以免上当受骗,丢了性命。 而那些游僧都是三四十岁,都是色中恶鬼,只能以此欺骗他们。 否则老方丈后院关着女子也是被别人取笑的污点,而且女子还很有可能被那些游僧给玷污。 老方丈身为出家人,心怀慈悲,所以每日都会给那女子送去两餐,以维持她的性命。 那女子倒也聪明,将自己搞得蓬头垢面,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害怕有僧人偷偷观看,每次有人偷偷前来都装疯卖傻,白日里大呼小叫,各种胡说。 到了晚上夜深之时恢复原状,只是在那里偷偷落泪,低声哭泣,思念父母。 老方丈几番化作乞丐,混入城中,却发现国王身旁还有一个公主,公主样貌和后面那个一模一样。 此事古怪老方丈更不敢放对方出来。 老方丈诚恳说道: “今日幸亏老师前来,还望您到国中施展法力,仔细辨明此事。” “一来拯救良善脱困,二来也能彰显神通。”喜欢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