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

第294章 圣僧苦辞鸳鸯配,殿上君臣硬作媒(1 / 1)

(前文情节稍作更改二猴并没有现出原形,而是施展神通吓唬了一下凡人。) 白墨与唐僧一同去面见那假公主,而孙悟空则独自返回了驿站。 唐僧被一众宫娥簇拥拉扯着来到楼前,月玑莲步轻移,笑盈盈且略带羞涩地走上前,伸手便要去拉唐僧。 唐僧赶忙将手撇开,恭敬说道: “公主娘娘,贫僧乃是出家之人,还请公主娘娘另选良人。” 月玑却轻笑着说道:“本公主一言九鼎,既然绣球砸到了你,无论你是何种身份,本公主都要与你在一起。” “快随我一同入朝面见父王。”说着,月玑便强行把唐僧拉到了轿子上。 唐僧一脸求助地看向白墨,白墨暗中感应了一下月玑的修为,随后笑着传音给唐僧: “玄奘莫怕,这妖怪修为尚未达到太乙境,不足为惧。” “你且假装与他入宫,我在国王面前打他个措手不及,他定会现出原形逃窜,届时再擒拿他也为时不晚。” 唐僧听后,顿时安心不少。心想如此修为薄弱的妖怪,竟敢出来行骗,想必是贪图自己的元阳。 月玑也注意到了跟在唐僧身后的白墨,不禁开口问道: “这位是谁?” 唐僧赶忙回道: “公主娘娘,这是我大唐国师,一路随贫僧西行至此。” 月玑打量了一下白墨,确实没认出来,只是觉得对方容貌极为英俊。 原来,月玑自被玉帝捕获后,基本就待在月球或是凡间,很少前往天庭。 而太阴星君作为玉帝派系的神仙,自然不会多嘴提及玉帝曾被两只猴子大闹天宫之事。 所以月玑虽然听闻过白墨和孙悟空的名号,但不知真假,更不知他们此刻正陪同唐僧西行。 月玑一声令下,摆开仪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皇宫行进。 而国王身边的小黄门早已赶在月玑之前,将此处发生的事情告知了国王: “万岁,公主娘娘搀着一个和尚,想必是绣球打中了他,此刻正在午门外候旨。” 天竺国国王听后,只感觉头疼不已,他挥了挥手,示意两个美貌的侍女上前给自己揉头,随后说道: “刘公公,公主是你从小看着长大的,朕给她挑选了那么多如意郎君,她都看不上,如今抛绣球竟招了个和尚,这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吗?” 刘公公哪敢随意插嘴皇帝的家事,就自家陛下宠爱女儿的程度,自己要是多说一句,到时候陛下拒绝公主,说不定就会让自己背锅。 天竺国国王见刘公公不说话,面露不悦,说道: “刘公公,朕在问你话呢,总不能真让公主嫁给一个和尚吧。” 刘公公知道自己躲不过去,只好硬着头皮上前说道: “陛下,方才派人去打听了那和尚的情况。” “据接待他们的驲丞所言,那和尚乃是大唐高僧,正前往西天灵山拜佛求经,身旁还跟着一群妖魔。” “且不说大唐兵强马壮、地域辽阔,就说那和尚身旁的那群妖魔,若是在皇宫闹事,恐怕会伤到陛下。” “依老奴之见,陛下不妨先将那和尚召进来看看,若是实在不行,便派人护送公主与和尚一同西行。” “若是可行,再做定夺也不迟。” 天竺国国王其实很希望刘公公直接说“不行不行不合适”,但刘公公所言也在理。 那和尚若真是大唐之人,自己确实得多考虑考虑。 如今大唐威名远扬,他这个天竺国国王也早有耳闻,听说唐王一路征战,攻克了数十座国家,这消息让天竺国国王胆战心惊。 而且据线人传来的消息,大唐之所以如此繁盛,是多亏了背后的两位国师相助。 如今这大唐和尚与国师一同前来,莫非是想与天竺国交好? 如此看来,把女儿嫁给对方似乎也并非不可。 想到这儿,天竺国国王猛地扇了自己一巴掌,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直接吓得一旁的刘公公和正在揉太阳穴的侍女双腿发软。 他们心中暗道: 陛下这是怎么了?不会是被刺激疯了吧? 天竺国国王心里想的却是,自己真是昏了头,怎么能有卖女儿的念头呢?更何况对方还是个和尚。 天竺国国王最后无奈地叹了口气,心道: “就依刘公公所言吧,把那和尚召进来看看。” “毕竟若他真有本事,自己也阻拦不了,不如放他进来瞧瞧。” 想到这里,天竺国国王下令让人将唐僧一行人带进来。 唐僧一行人进入大殿后,向国王行礼参拜,随后站在了大殿一旁。 天竺国国王看了一眼唐僧,顿时好感度上升了几分,这和尚长相倒是端正。 又看到白墨,不禁暗自感叹: “想来这就是国师了,样貌竟不比这和尚差,绣球怎么就没砸中他呢,怎么偏偏砸到个和尚?” 唐僧再次将自己的背景详细讲述了一遍,随后诚恳地说道: “贫僧乃是出家之人,怎敢与玉叶金枝结为配偶!”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望陛下赦免贫僧死罪,为贫僧倒换关文,打发贫僧早日赶赴灵山,见佛求经。” “待贫僧返回本国,定会永远铭记陛下的天恩。” 听到这里,天竺国国王眉头不禁皱了起来,这和尚说了这么多,分明就是不愿意,搞得自己女儿好像很差劲一样。 天竺国国王真想直接将唐僧轰出去,但碍于他的身份,以及一旁女儿正满脸爱意地看着唐僧,只好强压怒火,说道: “你乃东土圣僧,正所谓‘千里姻缘使线牵’。” “寡人公主如今年满二十尚未婚配,因择今日年月日时皆为吉利,所以搭建彩楼抛绣球,以求佳偶。” “可偏偏绣球就抛到了你,你若不答应,让全国百姓如何看待寡人的女儿?” 唐僧被问得一愣,他前世今生都未曾结过婚,虽说知道这公主是妖怪,但被国王这么一问,还是愣在了当场。 唐僧见满朝文武都盯着自己,赶忙说道: “并非贫僧不愿意,贫僧奉唐王指令前往拜佛求经,此番行程已经过去了十四年之久,还不知何时才能求取真经。” “倘若真经取到,返回唐朝又需花费十四年,贫僧实在担心耽误了公主的青春年华。” “贫僧所言句句属实,这是贫僧的关文,上面盖有各国的关印,还望陛下三思!” 天竺国国王接过关文,匆匆扫了两眼,顿时对唐僧的身份深信不疑,果真是大唐派来的僧人。 而且从关文中唐王亲笔书信可知,这唐僧可不只是普通僧人,更是唐王御弟。 然而,尽管事实如此,天竺国国王心里还是对唐僧有些不爽。 这和尚三番五次提及大唐,到底想表达什么? 难道寡人的女儿就这般让他瞧不上? 虽说大唐兵强马壮,但这里毕竟是天竺国,自己要是真想杀了唐僧,大唐还能千里迢迢过来兴师问罪不成? 话虽这么想,可天竺国国王还真没那个胆子真动手。 毕竟他统治的是个邦联国家,那些地方郡府可都盼着他出点岔子呢。 而且他也无法代表整个天竺国。 于是,天竺国国王把目光投向女儿,说道: “朕虽心有不满,但不知公主意下如何?” 月玑昂着头,笑意盈盈地说道: “父王,常言‘嫁鸡逐鸡,嫁犬逐犬’。女儿此前已有誓愿,结下这绣球,又告奏了天地神明,通过撞天婚抛打选婿。” “今日打中圣僧,实乃前世之缘,方得今生相遇,女儿岂敢更改心意!愿招他为驸马。” 天竺国国王听女儿这么一说,心一横,暗道: 好,既然女儿心意已决,那我就把这和尚留下。 他不是一心想去灵山求取真经吗?寡人就用自己的财富,派人去灵山求几本真经回来。 大不了往后几年节俭些,也不能耽误女儿的幸福。 当下,天竺国国王令卿天赐挑选良辰吉日,又下旨昭告全国。 唐僧直接懵了,自己说得还不够明白吗?这国王到底怎么想的,非要强迫自己娶公主? 唐僧赶忙说道:“万万不可啊,陛下!” 天竺国国王脸色一沉,愠怒道: “君无戏言,你这和尚怎如此不通情理!” “朕以一国之富,招你为驸马,你为何不愿在此享受荣华,却一心只念着取经!” “再若推辞,就叫锦衣官校将你推出去斩了!” 唐僧无奈地看向白墨,白墨传音安慰道: “玄奘,放宽心。有我和大王在,那公主掀不起什么风浪。” “咱们还能白吃那国王一顿喜宴,顺便让他丢丢面子。” 唐僧听后,叹了口气,对天竺国国王说道: “禀报陛下,贫僧的徒弟和另一位国师还在驿站,不如将他们唤来,倒换了关文,让他们先行前往。” 天竺国王一听,心中暗喜,这样自己还能省一笔钱,赶忙下令派人去驿站将唐僧的徒弟和另一位国师迎进宫来。 另一边,孙悟空笑嘻嘻地回到驿站。猪八戒见状,乐道: “猴哥,怎么这么高兴?莫不是又得了什么好宝贝,快和兄弟们分享分享。” 沙僧则更关心唐僧和白墨的去向,问道: “大师兄,师傅和白兄呢?” 孙悟空笑道:“玄奘被公主抛绣球选中,招去当驸马了,估计很快就有人来接咱们。” 猪八戒听后,顿时嬉笑道: “这么说来,师傅又要有第三位师娘了,师傅可真是好福气。” 孙悟空自然知道猪八戒指的是谁,笑道: “行了,呆子,别瞎猜了。那公主是个妖怪。” “你们收拾一下,估计马上就要带咱们进京吃玄奘的喜宴了。” 果然,几人没等多久便有人抬着轿子来迎接孙悟空等人。孙悟空一行人跟着来人进了皇宫。 那天竺国国王看到猪八戒和沙僧的模样,难免又被吓了一跳。 好在经过唐僧一番解释,天竺国国王才勉强接受猪八戒和沙僧是天神下凡。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国王不禁感叹,不愧是大唐高僧,竟有如此本领收服天神做徒弟。 看来此番联姻,反倒是自己女儿高攀了,对唐僧又多了几分敬重。 (原着中这段情节颇为有趣,孙悟空等人进朝后,将自己的生平经历一股脑说了个遍。) (有意思的是,不仅讲好事,坏事也毫不隐瞒。) (孙悟空直言自己因大闹天宫,被镇压五百年,如今才皈依佛门。能说出这番话,可见孙悟空确实已经收心。) (而猪八戒的自述就有点让人捉摸不透了,他先说自己前世是个懒汉,得先人指点成仙,成了真正的神仙。) (这里我不太明白作者用意,难道是想暗示猪八戒背景深厚?) (随后,猪八戒先是恭维了一下玉帝,最后又说自己吃人作恶,罪孽深重,还顺带恭维了观音。) (沙僧也是如此,说自己本是凡人,被点化成仙,后来在流沙河成了伤人的妖怪,又被点化。) (这一段着实奇怪,原着里猪八戒和沙僧自我介绍时,自爆黑历史,连唐僧都惊呆了,哪有人这样介绍自己还承认吃人的。) (不过在我看来,孙悟空几人很可能是在唱黑白脸吓唬天竺国国王。) (毕竟西行至此,他们师徒就算再迟钝,也该明白西行的目的不过是传教,一路上遇到的妖怪大多是各方坐骑。) (但传教成功后,好处能有他们师徒的份吗?) (就连原着中唐僧都说过:“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似他为利的,舍死忘生;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 (可见,唐僧自己都承认西天取经也是为了名。) (所以在灵山脚下,想让这国王给自己师徒立庙,可不就得弄两个吃人妖魔吓唬吓唬国王,再给他个甜枣,救回他女儿。) (原着中这一招确实把国王吓住了,之后对唐僧也是敬而远之。) (原着写道:“此时长老见那国王敬重,无计可奈,只得勉强随喜,诚是外喜而内忧也。”) (这点唐僧或许确实不知情,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这三人可全都是精明过人的人精。) (就拿之前作者前阵子看别人讲三打白骨精,他说取经队伍只有沙僧是真心不想让孙悟空离开。) (但实际上,只要仔细研读原着便会发现并非如此。) (在三打白骨精那段情节里,孙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沙僧却在一旁装死没反应。) (就连电视剧里沙僧劝和的情节,原着中也是没有的,原着里沙僧自始至终一句话都没说。) (反倒是孙悟空被逼走之时,还特意叮嘱沙僧要提防猪八戒,说他是个小人。) (说起来着实可笑,三打白骨精时,孙悟空去化缘找饭,唐僧饿得不行,猪八戒就说孙悟空肯定是自己吃饱了才会给他们带饭回来,而沙僧依旧在一旁默不作声。) (等到孙悟空被赶走,换成猪八戒去化缘,唐僧又饿得受不了了,这时沙僧却说道:“猪八戒肚子大,他要是不吃饱,哪会管你呢。”) (大家瞧瞧,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孙悟空一走,沙僧就跟猪八戒如出一辙,说的话刻薄程度都几乎一模一样。) (原着里沙僧找到偷懒睡觉的猪八戒,原文是这样写的: 猪八戒被沙僧揪着耳朵,方叫醒了。道:“好呆子呵!师父教你化斋,许你在此睡觉的!”) (你看,孙悟空刚走,连沙僧都开始叫猪八戒“呆子”了。) (还有那白龙马,我都没法儿说,一路上它都不说话,在那儿装马呢!) (可孙悟空被赶走后,它倒是出来“装了一下逼”,结果被打得半死。) (眼瞅着取经队伍就要散伙,而自己一旦散伙,可是要吃天庭砍头饭的,这才赶忙劝猪八戒,原着原文是: 小龙道:“他决不打你。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 (好一个“有仁有义的猴王”,可之前孙悟空被赶走的时候,白龙马在那装你马呢?) ( 作者在小说中也多次强调西行队伍很不牢靠,个个都是人精,包括很多妖怪,孙悟空都是能打过的就是在那里装,就是怕得罪人。) (比如我前面说的黄狮精和豹子精都是那种孙悟空拔两根毫毛就能弄死的妖怪,硬是磨磨唧唧半天不打。)喜欢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