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一行人继续赶路,走着走着,眼见天色渐暗,夜幕即将降临。 大路旁恰好有一座庙宇,庙中还残留着几间房屋,一行人便赶忙朝着庙宇走去。 待走到跟前,只见庙宇已然坍塌了一半,屋梁上挂着一块落满尘土的牌子,上面写着“华光行院”。 唐僧见状,不禁感慨道: “此地竟是华光菩萨的庙宇,说起来,我与华光菩萨也算是旧相识。” “真没想到,如今他的佛庙竟如此破败荒凉。” (华光菩萨是《南游传》的主角,《南游传》成书早于《西游记》,以下剧情皆出自《南游传》内容。) 白墨打趣道: “玄奘,你这旧友在灵山的境遇似乎不太妙啊,庙宇都破落成这般模样。” 唐僧惋惜地点点头,说道: “是啊,世事无常,变化难测。” 正说着,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一行人无奈,只好在庙中暂避风雨。 闲来无事,唐僧便将华光菩萨当年的往事讲给白墨等人听。 原来,在西方教刚创立之时,一直盘踞在须弥山。 后来封神大战结束,西方教迁至一座雪山,如来佛祖修成金身以及被孔宣吞食等事,都发生在那雪山上。 当年,如来修成金身后,被燃灯古佛算计了一把,还被迫认了个“妈”,气得不行,便独自出去散心。 他走着走着,忽然瞧见一座灵山,此山名为灵鸟山,山上住着毒火鬼王。 如来上前与毒火鬼王攀谈起来,毒火鬼王察觉到如来本领高强,自知不敌,便以道友相称。 两人越聊越投机,如来便提出想借毒火鬼王的灵鸟山居住一年,一年后便归还,并写下了欠条。 毒火鬼王思索一番,觉得一年时间不过是自己闭关修炼的短暂一瞬,便点头答应了。 随后,如来便在灵鸟山上盖起房屋,安心修炼,而毒火鬼王则回到灵鸟山后面山沟里的洞府继续修行。 一年之期已到,毒火鬼王前来索要灵鸟山。 这时,如来却耍起无赖,在合同上添了一笔,“一”字变成了“十”字,还骗毒火鬼王说,这就是他们当初签订的合同。 毒火鬼王信以为真,又过了九年,再次前来索要灵鸟山。 结果如来又在合同上添了一笔,“十年”变成了“千年”。 毒火鬼王这下反应过来,自己被当成傻子糊弄了。 可如今灵鸟山上已搬来不少人,再加上如来法力高强,毒火鬼王只好自认倒霉,返回自己的洞府继续修炼。 千年之后,灵鸟山改名为灵山,佛门在山上发展得越来越好,尤其是燃灯古佛那套行骗传教法,使得大半个西牛贺洲都归灵山管辖。 此时,毒火鬼王有些眼红了,便独自来到灵山,心道: 你如来占了我的地盘这么多年,怎么也该给我分点好处,或者封个菩萨、佛祖之类的职位吧。 然而,毒火鬼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灵山的掌权者依旧是燃灯古佛,如来根本没打算归还灵鸟山,也没打算给毒火鬼王任何好处。 满心憧憬的毒火鬼王来到灵山,却连个招待他的人都没有,在灵山干坐了小半天,也无人问津。 毒火鬼王顿时火冒三丈,心道: 好啊,占我地盘也就罢了,竟然连点分红都没有! 于是,毒火鬼王直接掀了桌子,在灵山大闹起来,口中喷着毒火,叫嚷着让如来出来理论。 当时,火焰五光佛的徒弟华光菩萨恰好在场。 这华光菩萨本是灵山的一盏油灯修炼成精,体内蕴含着三昧真火。 只见华光菩萨一张口,喷出三昧真火,瞬间将毒火鬼王烧死了。 可问题来了,如来一向满口仁义慈悲,这毒火鬼王对如来乃至西方教有恩,却被打死在西方教的地盘上,此事总得有人负责。 于是,华光菩萨便成了这件事的总负责人,被如来打下凡间转世投胎。 虽然华光菩萨保存了记忆,这件事说白了也是自罚八百,如来的面子保住了,华光菩萨只需重新转世投胎修炼一次就行了。 不过,华光菩萨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转世投胎后,转头便拜入了道教。 如来见状,也觉得自己做得有些过分,便上表玉帝,给华光菩萨在天庭封了个官。 就这样,华光菩萨兜兜转转,成为了天庭的五显灵官,而且在凡间拥有不错的香火。 (从如来走出雪山开始的剧情皆源自《南游传》。) (这便是为何在《西游记》里唐僧会说华光菩萨是火焰五光佛的徒弟,因剿除毒火鬼王之事而降职,化身五显灵官。) (说来就好笑,这里的内容对照原着中舍卫国那段,唐僧发现自己所知晓的大唐美好典故与灵山实际情况对不上。) (自然是对不上的,那些不好的事情,我大慈大悲的佛祖又怎会宣扬呢?) 唐僧这边正悠闲地闲聊着,而另一边的铜台府地灵县城内,有一伙凶徒,他们因沉迷黄赌、酗酒,早已将家产挥霍一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刻,这一伙人正为生计发愁,一筹莫展之际。 突然,拐角处闪出一个和尚。那和尚开口问道: “不知铜台府第一大善人寇员外家在何处?” “小僧听闻那寇员外对我佛极为虔诚,只要是和尚去他家,都能带走百两金银。” “小僧不贪图钱财,只求借宿一晚,敢问施主可知道他家怎么走?” 这伙凶徒听了,心中顿时闪过一丝狠意。 其实之前他们就动过寇员外家的歪脑筋,只是那寇员外家仿佛有天神庇佑,不少想对他家不利的人,都莫名其妙地栽了跟头。 而且,无论谁去状告寇员外一家,那位公正正直的铜台府刺史正堂大人,最后都会判定寇员外一家无罪。 可如今他们已到了绝境,如果再不还清欠款,一家老小都得去给别人当奴隶。 于是,这伙凶徒从外府纠集了数十个贼人。 一伙人打算趁着雨夜,街上无人,也没有巡查之时,潜入寇员外家洗劫他家的钱财。 等这伙人收拾完离去后,原本的赌场已不见踪影,唯有一个和尚撑着一把伞,慢悠悠地朝着寺庙走去。 这个和尚来自铜台府周边的寺庙,白天寇员外家还去请他们为唐僧做法事呢。 和尚一边走,一边低声嘀咕: “那寇员外积德行善二十多年,又热情招待唐僧等人好几天。” “我就不信这群贼人杀了寇员外一家,再诬陷到唐僧一伙人头上,他们能不去地府把人捞回来。” “到时候寇员外一复活,在当地一宣传,贫僧说不定就能去灵山混个罗汉当当。” 另一边,寇员外一家正准备休息,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喊杀声。 紧接着,“轰隆”一声,大门被狠狠踹开。 寇员外一家看着闪电映照下明晃晃的大刀,吓得一家人四处躲藏。 那伙凶贼手持长刀,举着火把,开始疯狂搜刮寇员外家的财产。 金银财宝、首饰衣裳、器皿家具,无一幸免,被他们尽情劫掠。 躲在门后的寇员外,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心在滴血。 若是这些钱用在讨好佛爷身上,寇员外根本不会心疼,甚至巴不得对方多拿点。 可如今被这些盗贼抢走,尽管最重要的地契还被寇员外紧紧捏在手中,但他那抠门的习性又犯了。 当着家人的面,寇员外走出藏身之处,对着众凶贼苦苦哀求道: “列位大王,你们拿的财物应该够花了,就留几件衣物给老汉我送终吧。” (想想之前寇员外让家里人买菜都要带上一杆秤,这抠门程度简直没边了。) (人家都在抢钱了,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出来,就只为了要两件衣裳。) 那伙凶贼举着火把,将光亮映照在寇员外脸上。 寇员外看清了他们的模样,凶贼们当下心一横,一脚狠狠蹬在寇员外身上。 只是这一脚位置没选好,不偏不倚踢在了寇员外的裆部。 寇员外惨叫一声,捂着裆部,重重地倒在墙上,没了气息。 众贼得手后,瞧着寇员外趴在地上,他们压根没想到一脚竟把寇员外给踢死了,只当他是痛晕了过去。 一行人欢天喜地地逃出寇家,趁着夜色,搭着软梯翻过城墙,冒着大雨朝着西方逃窜而去。 (不愧是我佛圣地,杀了人都知道往西方跑,再往西跑就是灵山了,可没什么国家。) 寇家的家奴见贼人离去,赶忙跑出来查看情况,却发现寇员外已死在门前,当下放声大哭道: “天呐,老爷被打死了!” 众人闻声围拢上来,抱着寇员外的尸体悲痛不已,哭声在雨夜中回荡。 一直哭到四更时分,寇员外的老婆满心怨恨,她觉得丈夫做了这么多善事,最后竟落得个死不瞑目,实在不公。 随后,她脑海中突然闪过唐僧的身影,心中暗道: 都怪那唐僧,要不是他非要走,哪怕多留几天,凭借他们那如同天人般的相貌,说不定就能吓退那伙贼人。 寇员外的老婆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推断合情合理,完全忽略了自家平日里树敌众多、高调炫富已达九千多次的事实,铁了心要把罪名强加到唐僧一行人头上。 只见她扶起两个孩子,怒声道: “儿啊,别哭了。你老子天天斋僧,结果呢?” “非但没得到好报,反而招来一群送命的恶僧!” 两个儿子一脸疑惑地问: “母亲,怎么会是送命的恶僧呢?” 寇员外老婆狠狠道: “那伙贼杀进房来时,我躲在床下,借着灯火看得清清楚楚。你们猜我看到了谁?” ”那踹门的是白墨,点火的是唐僧,持刀的是猪八戒,搬金银的是沙和尚,打死你老子的就是那孙悟空!” “都是因为白墨和孙悟空记恨你老子对他们与唐僧区别对待,而唐僧那贪图钱财,这才痛下杀手!” 两个儿子听后,也是气愤不已,恨恨地说道: “母亲既然看得如此清楚,那肯定错不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五人在咱家足足住了半月,对咱家的门户墙垣、窗棂巷道都摸得门清。” “想必是见财起意,趁着昨夜这场夜雨,又折返回来。” “他们怎么能如此恩将仇报!不仅劫走财物,还害了父亲!” “等一会天亮了,咱们就去府里告状,坐实了他们的罪名,让他们不得好死!” 于是,两个儿子点着油灯,写下了状纸: “白墨踹开门,唐僧点着火,八戒叫杀人。” “沙和尚劫出金银去,孙悟空打死我父亲。” 一家人吵吵嚷嚷,好不容易挨到天亮,赶忙请亲人置办了棺木。 随后,两兄弟便抱着灵牌,前往府衙告状。 那向来公平正直的铜台府刺史正堂大人,此刻正端坐在堂上,见寇员外的两个儿子前来,便让他们进堂。 两个儿子抱着灵牌,一边哭一边跪在堂内,高声叫道: “大人呐,小的们要告强盗劫财,还杀伤人命的重情之事啊!” 那刺史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不禁心生疑惑,开口询问道: “昨日就有人传言,说你家斋僧圆满,还斋到了五众高僧,乃是东土唐朝来的罗汉。” “当时可是热热闹闹,满街鼓乐地送他们上路,如今怎么会出这样的事呢?” 寇梁等人赶忙磕头,哭诉道: “大人呐,小的父亲寇洪,斋僧已经二十四年了。” “因为这几位僧人从远方而来,便留他们住了半月。” “没想到他们竟然把咱家的路道、门窗都摸得清清楚楚。” “当日把他们送走,当晚他们就又折返回来,趁着黑夜风雨,明火执仗地杀进房里,抢走了金银财宝、衣服首饰,还把我父亲打死在地。” “还望大人为小民做主啊!” 刺史听闻此言,又想到平日里寇员外没少给自己送钱财,当下也不多想,即刻点起马步快手以及民壮人役,总共一百五十人。 每人都手持锋利的器械,气势汹汹的出了西门,朝着唐僧等人离去的方向追去。 (原着中吴承恩这里写的就十分抽象讽刺。) (这铜台府刺史正堂大人刚出场时,吴承恩是这样描述的: 平生正直,素性贤良。 少年向雪案攻书,早岁在金銮对策。 常怀忠义之心,每切仁慈之念。 名扬青史播千年,龚黄再见。 声振黄堂传万古,卓鲁重生。) (一通夸赞之后,结果寇员外一家前来告状,这位所谓公平正直的刺史,在毫无证据、未经审问的情况下,直接派出一百多号人拿着兵器去抓唐僧。) (后面的情节大家也清楚,连审都不审就把人关起来,直接就判了死刑,实在是讽刺至极。) (包括后面,孙悟空变成游神吓唬这位刺史,结果第二天这刺史就毕恭毕敬地将孙悟空等人请了出来。) (这对比他刚出场时写的那一堆,不得不说吴承恩也是懂反比的)喜欢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