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奇谭录

第130章 细谋策略 分化瓦解(1 / 1)

大明宫的紫宸殿内,气氛凝重而热烈,仿佛能拧出水来。自上次君臣聚议初定消藩大计后,唐玄宗李隆基与一众肱骨大臣再次齐聚于此,旨在进一步雕琢消藩策略,力求以雷霆之势、精准之法,彻底拔除安禄山这颗威胁大唐安稳的毒瘤。 宰相张九龄,身着华丽朝服,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仿若鹤立鸡群。他微微躬身,目光沉稳且透着睿智,毕恭毕敬地望向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李隆基,语气坚定地率先打破沉默:“陛下,藩镇势力盘根错节,宛如错综复杂的荆棘丛林,而安禄山更是狡黠多端,犹如隐藏于暗处的狡黠狐狼。若单纯以强硬手段消藩,恐如捅马蜂窝,引发激烈反抗,使我大唐陷入动荡漩涡,于国于民皆不利。臣深思熟虑后认为,可巧妙利用藩镇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施行分化瓦解之策,此乃四两拨千斤之妙法。” 李隆基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许的光芒,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轻轻抬手,示意张九龄继续说下去。 张九龄见状,微微颔首以示谢恩,清了清嗓子,条理清晰地接着说道:“安禄山虽势力庞大,似遮天乌云,但并非与周边藩镇皆同心同德、铁板一块。我们可先将目光聚焦于其周边藩镇,深入探查他们与安禄山之间矛盾的根源所在,究竟是利益分配不均,还是权力争夺所致,而后对症下药。对于那些对安禄山心怀不满,或忌惮其日益膨胀势力的藩镇,朝廷可暗中伸出援手,如同在他们困境中递上的救命绳索,许以切实的利益,诸如土地封赏、赋税减免等。如此这般,便可巧妙拉拢他们,使其与安禄山离心离德,进而孤立安禄山,令其陷入四面楚歌、孤立无援之境。” 李适之听闻,神色凝重地快步上前一步,拱手作揖,神情严肃地说道:“张大人之计犹如妙手着棋,甚为高妙。然而,分化藩镇只是消藩大业的开篇之笔。藩镇之所以能坐大,尾大不掉,关键在于其手中牢牢握有的军事与财政大权,这犹如他们的左右臂膀,支撑起割据一方的野心。因此,逐步削减藩镇这两方面的权力,才是釜底抽薪、直击要害之法。” 李隆基神色愈发凝重,微微皱眉,目光如炬地问道:“李爱卿,依你之见,该如何有条不紊地削减?” 李适之胸有成竹,仿佛早已成竹在胸,不假思索地说道:“陛下,军事上,可借调兵遣将之名,以轮换戍边、协同作战等看似合理且堂皇的理由,逐步将安禄山及其他藩镇的精锐部队,如同拆解一座坚固堡垒般,分散至不同地区,使其军事力量如沙散于地,削弱其军事掌控力。同时,朝廷需握紧军队粮草、装备的供应命脉,确保藩镇军队的补给如同婴儿断乳般,完全依赖于中央。至于财政方面,可设立专门的财政监察机构,如同严密的滤网,严格审核藩镇的赋税征收与开支,限制其私自扩充财富的途径,将财政大权牢牢收归中央。且整个过程应以和平手段为主,如同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尽量避免引发大规模叛乱,以免生灵涂炭,动摇国之根基。” 罗昌紧接着出列,身姿矫健,恭敬地说道:“陛下,张大人与李大人所言极是,如醍醐灌顶,令臣茅塞顿开。然而,无论采取何种策略,对藩镇的监察都至关重要,犹如黑暗中的眼睛,不可或缺。我们需加强情报网络建设,如同编织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在各藩镇安插可靠眼线,这些眼线如同隐藏在暗处的触角,及时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如此,方能在消藩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变故做出迅速反应,如同敏捷的猎手,应对猎物的每一次逃窜。” 李隆基沉思片刻,神色凝重,缓缓说道:“诸位爱卿的建议皆切中要害,犹如精准的箭矢,直击靶心。消藩乃关乎大唐国运兴衰的千秋大事,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谨慎谋划。但在施行过程中,如何确保这些策略相互配合,如齿轮般紧密咬合,不出现丝毫疏漏?” 张九龄思索片刻后,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可设立一个专门的消藩事务统筹机构,由朝中德高望重且精明强干之臣主持,犹如军中主帅,负责协调各方行动。对于分化藩镇、削减权力与监察动向这三方面的工作,进行统一调配与管理,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有条不紊地推进,如同精密的时钟,分秒不差。” 李适之点头赞同道:“张大人所言甚是。同时,在实施这些策略时,要注重循序渐进,如同抽丝剥茧,不可操之过急。比如在分化藩镇时,需耐心等待合适时机,精准把握各藩镇的心理与需求,如同高明的棋手,洞察对手的每一步棋路;削减权力方面,也要逐步推进,给藩镇一定的适应时间,避免引起他们的过度恐慌与反抗,如同温水煮蛙,在不知不觉中达成目的。” 罗昌补充道:“陛下,为防消息泄露,如同严守城堡大门,整个消藩计划务必严格保密。参与其中的官员,都需经过仔细筛选,确保忠诚可靠,犹如挑选坚固的砖石。对于可能接触到机密的人员,也要加强管控,防止安禄山安插的奸细获取情报,如同防范盗贼潜入宝库。”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隆基听后,目光坚定且充满期望,仿佛看到了大唐未来的安稳繁荣,他郑重地说道:“诸位爱卿考虑周全,消藩之事便依此谋划推进。朕命张九龄爱卿牵头负责分化藩镇事宜,务必巧妙周旋,长袖善舞,成功孤立安禄山;李适之爱卿着力削减藩镇军事与财政权力,把握好节奏与力度,如同把控琴弦,松紧适度;罗昌爱卿则全力加强监察工作,确保情报准确及时,如同烽火台般传递无误。各爱卿务必密切配合,不得有丝毫懈怠。” 三位大臣齐声应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肝脑涂地,不负陛下重托。” 随后,众人又就一些具体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例如,在分化藩镇时,如何准确判断各藩镇与安禄山的矛盾程度,以制定不同的拉拢策略,如同因材施教;削减军事权力过程中,怎样避免军队调动引发地方动荡,如同平稳航行在波涛中的船只;监察工作中,如何建立高效的情报传递与分析机制,如同搭建畅通无阻的桥梁。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众人脸上闪烁不定。君臣们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全身心投入到消藩策略的完善之中。他们深知,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消藩行动功亏一篑,如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唯有精心谋划,才能为大唐除去这心腹大患,延续盛世辉煌。 当最后一丝余晖消失在天际,大明宫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李隆基望着诸位大臣,语重心长地说道:“消藩之路,布满荆棘,充满艰辛,但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朕与诸位爱卿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愿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早日完成这一使命,还大唐一个太平盛世,让百姓安居乐业,共享繁华。” 大臣们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臣等万死不辞!” 随着脚步声渐渐远去,紫宸殿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一场关乎大唐命运的消藩行动,已在这寂静中悄然布局,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正缓缓朝着安禄山及其藩镇势力张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喜欢燕山奇谭录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燕山奇谭录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