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12日,武汉扬帆实业总部 窗外秋雨淅沥,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指尖夹着的红塔山已经燃到尽头,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他盯着桌上那份《中国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书》,目光如刀。 “小谢老板,真要押全部身家?”张铁柱站在一旁,缺了半截的小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军刺,嗓音低沉,“咱们刚拿下武汉60%的服装市场,账上现金还有三百多万,稳扎稳打不好吗?” 谢一扬没回答,只是将烟头狠狠摁灭在招标书上,烫出一个焦黑的洞。 “稳扎稳打?”他冷笑一声,转身从保险柜里抽出一摞文件——扬帆实业名下所有资产证明,包括汉正街三十六间商铺、江汉服装厂股权、深圳股市的股票托管单,甚至还有东湖开发区那200亩未开发的地皮。 “柱子哥,你知道中国未来三十年什么最值钱吗?”谢一扬眼神锐利,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不是黄金,不是房子,是——注意力!” 他猛地拉开抽屉,甩出一份市场调研报告,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触目惊心——1990年,全国电视机保有量突破1.2亿台,央视《新闻联播》后的黄金广告时段,收视人群高达5亿! “现在全国服装厂还在拼价格、拼渠道,没人意识到品牌的价值。”谢一扬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我们押这500万,买的不是广告,是全国人民的脑子!” 银行里的生死博弈 武汉工商银行信贷部主任办公室。 秃顶的刘主任扶了扶眼镜,手指颤抖地翻着谢一扬的抵押文件,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谢、谢老板,您这……这可是500万啊!”他咽了口唾沫,“1990年,武汉个体户贷款上限才10万,您这数额……” 谢一扬没说话,直接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沓照片,甩在桌上——照片里,汉正街“扬帆服饰”店铺门口人山人海,排队抢购的顾客挤爆街道;另一张则是《长江日报》头版头条:《汉派服装逆袭,三个月占领江城60%市场》。 “刘主任,您觉得,一个能三个月吃掉武汉服装市场的企业,值不值500万?”谢一扬语气平淡,却字字如刀。 刘主任喉结滚动,眼神闪烁。 谢一扬突然俯身,压低声音:“对了,听说您儿子明年想去美国留学?加州大学的学费……可不便宜啊。” 刘主任瞳孔骤缩。 十分钟后,贷款合同盖章生效。 北京央视的暗战 北京,梅地亚中心。 1990年央视广告招标会现场,西装革履的商人们交头接耳,空气里弥漫着香水和烟草的混合气味。谢一扬穿着笔挺的藏蓝西装,独自坐在角落,指尖轻轻敲击着竞标牌——“9号”。 “接下来竞标的,是《新闻联播》后30秒黄金时段,起拍价100万!”主持人话音刚落,全场哗然。 “101万!”上海某国营服装厂代表举牌。 “105万!”广东一家电器厂跟进。 谢一扬没动,只是冷眼旁观。 价格很快飙到200万,举牌的人越来越少。 “300万!”突然,一个油头粉面的男人高声喊道,全场寂静——是北京某官办企业的代表,背后站着某部委领导。 主持人刚要落槌—— “500万。”谢一扬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炸弹砸进会场。 全场死寂。 那油头男人猛地站起来,脸色铁青:“你他妈哪来的?敢跟国资抢资源?!” 谢一扬慢条斯理地掏出扬帆实业的资质文件,推到公证处面前:“武汉民营企业,合法竞标。” 主持人手在发抖:“9号……500万第一次!” “等等!”油头男人突然掏出一张纸条,“我要求审查他的资金证明!” 公证员接过谢一扬的银行本票,仔细核验后,声音发颤:“资、资金属实……” 槌声落下。 “500万第三次——成交!” 洗脑广告的诞生 当夜,北京饭店套房。 谢一扬盯着桌上刚写好的广告脚本,眉头紧锁。 “船扬帆,闯四方。”张铁柱念了一遍,挠头,“这词儿是不是太简单了?” “要的就是简单。”谢一扬冷笑,“广告不是给人思考的,是往人脑子里刻字的!” 他抓起电话,拨通了武汉的长途。 “林教授,光纤项目组里是不是有个叫王志的学生?听说他爹是央视广告部的主任?”谢一扬语气轻松,“对,明天让他爹来见我——就说,我手里有日本东芝的PCT专利授权书,可以‘借’央视用用。” 挂断电话,谢一扬推开窗户,北京城的灯火如星河倾泻。 他知道,三天后,当“船扬帆,闯四方”的广告在央视黄金时段轰炸全国时—— 中国服装行业的格局,将从此改写。喜欢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