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第141章 高价订单(1 / 1)

清晨的牙狗屯笼罩在炊烟中,王谦蹲在院子里磨猎刀,刀刃在磨石上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 大黄趴在一旁,耳朵时不时抖动一下,听着远处的动静。 新房的地基已经打好,十几号建筑工人正在忙碌,砖瓦木料堆了半个院子。 "谦哥!"于子明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崭新的狗皮帽子歪戴着,"县里来电话了!龙哥找你!" 王谦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刘文龙是他在省城黑市的合作伙伴,专门负责倒卖山货皮子。这时候来电话,肯定有要紧事。 "说了什么事吗?"王谦把猎刀插回皮鞘。 于子明搓着手,眼睛发亮:"说是首都来的大买卖!要活的野物崽子,越多越好!" 王谦拍了拍裤腿上的灰,大步往大队部走去。路上碰到杜小荷拎着个竹篮子从家出来,红格子棉袄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这么早去哪?"王谦自然地接过篮子,里面装着几个热乎乎的玉米面饼子。 杜小荷捋了捋鬓角的碎发:"给我爹送早饭。建筑队今天要下地基,他天没亮就去盯着了。"她顿了顿,"听说龙哥来电话了?" "嗯,说是要活体幼崽。"王谦没多说,但杜小荷立刻会意地眨了眨眼。她知道刘文龙是王谦在城里的"财路"。 大队部的电话机是老式的手摇式,王谦摇了三次才接通县总机。等了约莫五分钟,刘文龙沙哑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谦儿?大买卖!"即使隔着电话线,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兴奋,"首都科研所要收购一批活体幼崽,熊崽、狼崽、猞猁崽都要,搞什么科学研究!价格开到这个数——" 刘文龙报出的数字让王谦的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听筒。这个价格,足够买下半头成年黑熊了。 "科研所?有介绍信吗?"王谦谨慎地问。 "那还能假?盖着大红公章呢!"刘文龙压低声音,"说是国家批准的科研项目,钱是国家拨的,不差钱!" 王谦思索了片刻。1984年,国家确实鼓励野生动物驯养和研究,不少科研单位都在收集活体样本。这买卖合法合规,还能给屯里创收。 "成,我留意着。"王谦最终答应道,"不过得按老规矩,不掏窝,不伤母兽。" "那是自然!"刘文龙满口答应,"科研所要的就是健康活泼的崽子,伤了的还不要呢!" 挂掉电话,王谦站在大队部门口发了会儿呆。远处,自家新房的地基上,工人们已经开始砌墙。杜勇军站在一旁监工,时不时大声指挥几句。按照这个进度,不出两个月,牙狗屯就会多出两座气派的青砖大瓦房。 这笔幼崽买卖的钱,足够再起两座。 狩猎队当天下午在老支书家集合。王谦把刘文龙的提议一说,屋里立刻热闹起来。 "这么多钱?!"于子明掰着手指头算,"一窝狼崽就顶得上咱们干半年了!" 李卫国抽着旱烟,眯起眼睛:"科研所要这些崽子干啥?" "听说是搞什么人工繁殖。"王谦解释道,"现在国家鼓励这个,好多地方都在建养殖场。" 刘玉兰好奇地问:"那咱们以后打的皮子是不是也能自己养了?" "理论上可行。"王谦点点头,"东北虎都能人工养,别说这些了。" 老支书王德贵敲了敲烟袋锅:"既然是正经科研用,那也算为国家做贡献。不过谦儿说得对,得按老规矩来——不掏窝,不伤母兽。" 杜小荷坐在角落里缝制新的子弹袋,闻言抬头道:"我爹说过,早年屯里也有人抓活崽卖给动物园,养大了还能配种呢。" 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气氛热烈。这在1984年的东北山村再正常不过——野生动物保护法还要过四年才颁布,眼下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是被鼓励的。 "这样,"王谦最后拍板,"以后进山都留意着点,发现幼崽窝就记下位置,等崽子能独立活动了再抓。" "我知道二道梁子有窝狼崽。"李卫国突然说,"前天打狍子时发现的,母狼不在窝里。" 王谦眼睛一亮:"多大?" "估摸着刚满月,能跑能跳了。"李卫国比划着,"四五只的样子,毛都灰扑扑的了。" "好,明天去看看。"王谦环视众人,"记住,只抓能独立存活的幼崽,这是规矩。" 散会后,王谦特意留下李卫国详细询问那窝狼崽的情况。老猎人掏出个小布包,展开是几撮灰色的毛发。 "就在二道梁子的桦树林里。"李卫国指着窗外远处的山峦,"母狼挺壮实,崽子养得也好。" 王谦接过毛发仔细查看,确认是健康的狼崽毛发,没有寄生虫痕迹:"明天咱们几个去,带上活捉网。" 回家的路上,王谦盘算着这笔买卖的收益。如果顺利的话,光这窝狼崽就能换回一千多块,足够买建房用的所有木料了。喜欢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