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截留19万,一路狂飙

第55章 陪考,初识刘春兰(1 / 1)

林向东和苏芷涵是早上8点出发的。 林向东的行李装了两个行李箱,还有一个吉它盒。 苏芷涵也有一个行李箱。 苏芷涵本来想去坐大巴车的,被林向东劝住了。 花了220块,叫了一辆出租车,林向东骑摩托车一路跟着。 上午快10点时,赶到丝厂小卖部。 林向东先给报社记者站打个电话,得知站长陈晓峰在办公室,又赶过去递交派遣通知书。 十多分钟后,林向东赶到,很快在办公楼一楼找到省经报记者站办公室。 省日报记者站办公室,就在隔壁。 办公室门开着,里面只有两张办公桌,还有书柜、沙发等办公家具。 屋里只坐着一个人,30岁左右面相,中等个子,戴副黑框眼镜。 穿着很正式,长裤、短袖白衬衫和黑皮鞋。 林向东走过去,递上一根烟。 “是陈主任吧,我是林向东。” 陈晓峰站起身来,满脸带笑:“坐吧,向东。” 陈晓峰起身之后,林向东目测,这位站长身高大概有173公分的样子,中等偏高。 两人在沙发上坐下,林向东从包里取出报社的工作派遣通知书递去。 陈晓峰认认真真看了两眼,顺手放在了茶几上。 接着又问道:“昨天李主任给我打过电话,说你有事要耽搁几天?” 林向东道:“是的,我妹妹要高考,之后我们家还要搬家。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事情,过了15号,我就可以上班了。” 陈晓峰微微一笑: “行,那你先忙家里的事。 我们记者站还有一个记者叫刘勇。 你现在是实习记者,先熟悉一段时间。 一般情况下,我们周末是可以休息的。 有采访任务时,周末也会加班。 做记者,主要还是跟着任务走,工作时间并不固定。” 林向东道:“好,那我就16号来上班。” 陈晓峰笑道:“16号是星期天,如果有事我会通知你。 如果没事,你17号过来就行了。” 林向东点点头,留下了自己的传呼号码。 又给陈晓峰留下两盒软中烟,准备告辞了。 陈晓峰叫住了林向东,给了他一张名片。 “向东,我们的名片是在大门口那家文印店做的。 你拿我的名片去,让他们照着这个样式,给你做两盒名片。 我会打电话,让他们找我结账。” 林向东忙道:“好的,谢谢陈主任。” 林向东刚出了办公室,陈晓峰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 陈晓一脸不爽,拆了一盒林向东送的软中烟,点上一根烟,吐槽道: “要是调走了刘勇,这小子顶得上来吗……” 林向东被安排到绵城记者站,陈晓峰是真的不爽。 顶多三个月,林向东就会从实习记者转为正式记者。 到时候,刘勇肯定会被报社抽调到其他地市的记者站。 刘勇来绵城两年了,陈晓峰也培养成熟了,很多稿子都可以交给刘勇去写。 陈晓峰也有更多精力去跑广告和专题,完成经营任务。 林向东刚毕业,还是财大学市场营销的大专生。 在陈晓峰眼里,三个月之后,林向东能写几篇小稿子就不错了。 除了不爽,陈晓峰也没办法。 就为林向东想晚一周上班的事,报社记者部副主任李阳还给他打电话,专门招呼一声。 人家显然是有来头的人。 抽了半根烟,陈晓峰又掐灭。 “妈的,好不容易清闲了一年,又要自己写稿子了……” 市委门口的文印店,林向东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传呼号,印两盒省经报记者的名片。 其他信息,陈晓峰的名片上都有。 做记者未满一年,办不了记者证,林向东自然是知道的。 林向东也知道,省经报记者在绵城采访,肯定是政经和财经方面的新闻,不会采写社会新闻。 日常接触的人,除了各种单位,便是比较大的企业了。 用到记者证的时候,其实很少。 接着,林向东又赶去绵城中学,等着接参加高考的妹妹林向晴回家吃饭和休息,下午再送她去考场。 上午11点半,绵城中学门口人山人海。 很多家长擦着一脸汗水,翘首以待。 林向东个头高,在人群中犹如鹤立鸡群。 远远看到,在一群女生中同样鹤立鸡群的林向晴,和黎珊珊挽着手,说说笑笑走来。 跟其他女生比起来,黎珊珊168公分的个子,其实也挺高了。 黎珊珊远远望见了林向东,拉着林向晴一路挤过来。 林向东笑看着两个女孩: “珊珊,这第一堂考试,感觉怎么样?” 黎珊珊道:“向东哥,语文试卷感觉比我们三模考要简单一些。” 林向东道:“这么说,就是发挥得不错喽。” 黎珊珊嘻嘻一笑:“嗯,感觉还可以。” 林向东又在黎珊珊脸上捏一捏: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养足精神,下午好好发挥。” “嗯!”黎珊珊轻轻捏着拳头,“我一定会上本科线的。” 三个人挤出人群,黎珊珊很快找到街边停着的一辆奔驰车。 树荫下,站着一个身材高挑,穿旗袍裙的美妇。 林向东一眼就认出来,正是黎珊珊的妈妈刘春兰。 一瞥之后,林向东就收回目光,招呼林向晴走去停摩托车的地方。 前世,林向东跟刘春兰打过几年交道,对这个精明的女人印象挺深刻。 林向晴坐上摩托车,轻轻搂着林向东。 “哥,你怎么都不关心一下我呀?” 林向东一边挂挡,一边笑道: “你只要正常发挥,考蜀大只是小菜一碟,哥放心得很。 让你报考复旦、人大这些名校,你又不愿意。” 林向晴道:“我不想离家太远嘛。” 林向东又道:“向晴,你看看准考证收好没有?” 林向晴看一眼怀里的透明文件袋。 “收好了,哥,我不会忘的。” 两人赶回家里,陈雪在亲自下厨。 煨了一锅豆沙肚条,又烧了一大份排骨,炒了两份新鲜时蔬。 下午两点半,林向东让林向晴检查好准考证和文具,再送她去考场。 回到家里,刚过下午3点,林向东便用家里的小灵通,给赵蕾打个电话。 赵蕾开口便报喜: “向东,卢洲老窖今天又大涨近8个点,快到13元了。 这只股票盈利超过了20%,脱离你的建仓成本区间了。 长虹今天也小涨了两个点,收在11.70元,有所放量。 另外,大盘今天放量反弹,沪指上涨4.55%,成交量放大到17.8亿。” 林向东点根烟,笑道: “蕾姐,熊市重个股,大盘短期反弹也改变不了趋势。 我们既然选定股票,全仓做中长线。 那就耐心等候,不以涨喜,不以跌悲。” “好,不以涨喜,不以跌悲。”赵蕾咯咯乐着。 林向东接管了周佑军的1000万资金,又全仓买进股票。 赵蕾的心理压力其实挺大的。 接着,赵蕾又问了林向东去报社上班的事。 林向东一番解释,赵蕾才知道,林向东老爸林德顺7月15日要办婚宴。 接下来两天,林向东继续陪考,每天准时接送林向晴去考场。 每次遇到黎珊珊,都会关心一下,鼓励两句。 林向东发现,刘春兰每天都在接送黎珊珊,偶尔会远远的打量他一眼。 现在,林向东自然还不“认识”刘春兰。 黎珊珊没有介绍她妈妈,林向东也不会主动去套近乎。 这几天,全家人都在围着林向晴转。 陈雪每天亲自买菜做饭,苏芷涵帮着守小卖部。 林德顺也守着小卖部,现在房子装修好了,林德顺也有时间去送送货。 7月9日上午11点,紧张的高考终于结束了。 今年是高考改革后的第一年。 林向晴和黎珊珊念的是理科,有语数外和物理化学5门考试,总分750分。 林向东记得,林向晴考了610分,黎珊珊考了526分。 今年蜀川理科本科线是536分,重本线是550分。 当年,因为林德顺犯案一事,林向晴高考也受到影响,发挥一般。 林向东在绵城中学校门口等候时。 街边一辆奔驰车上,刘春兰推开车门,慢步走向了校门。 林向晴和黎珊珊很快出来了。 看着黎珊珊很开心的样子,林向东笑问道: “珊珊,看样子你发挥得不错啊。” 黎珊珊抿嘴笑道: “向东哥,我感觉能上本科线。 向晴的笔记里边,很多知识点都考到了。” 林向东又看向林向晴:“向晴,你呢?” 林向晴微微一笑:“蜀大的提前批次,应该十拿九稳。” 三个人聊着,黎珊珊突然惊喜道:“妈!” 林向东转身一看,刘春兰一身白色无袖连衣长裙。 脖子挂着项链,耳垂吊着绿宝石耳环,右手腕一只翡翠镯子。 踩着高跟凉鞋,迈着优雅的碎步,款款而来。 刘春兰个子有165公分,才37岁,身材和皮肤保养得很好。 肤白貌美,看上去很年轻,一副养尊处优的美熟妇模样。 刘春兰亲自过来,黎珊珊也是满心喜悦,挽住刘春兰介绍道: “妈,这是向晴的哥哥,向东哥。” 林向晴赶紧招呼道:“刘阿姨好。” 林向东也微笑着招呼一声:“刘阿姨,你好。” 刘春兰微笑着点点头:“向晴,谢谢你对珊珊的帮助。” 林向晴笑道:“阿姨,是珊珊自己够努力。她考得不错,应该能上本科线。” 刘春兰笑道:“她要是能上本科线,我就谢天谢地了。” 接着,刘春兰又看向林向东,问道:“向东大学毕业了吧?” 林向东道:“是的,今年刚毕业。” 刘春兰又问:“工作落实了吗?” 林向东答道:“落实了,在省经报绵城记者站做记者。” 刘春兰点头道:“不错,做记者挺好的,省经报我知道,经常看。” 闲聊几句,刘春兰便招呼黎珊珊回家了。 告别时,黎珊珊道:“向晴,过两天我去找你玩。” 林向东打量一眼母女俩的背影,招呼林向晴上车。 刘春兰今天特意过来,显然是想观察一下他。 打声招呼,也算是认识了。喜欢重生:截留19万,一路狂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截留19万,一路狂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