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截留19万,一路狂飙

第139章 翁婿隆中对(1 / 1)

9月2日中午,林向东一家去黎家做客。 黎珊珊气色已经正常,脸色恢复了红润。 生理期中,黎珊珊小腹部位会有点胀。 会有些疲乏,精神状态也不太好。 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大毛病。 林向东带了一件周佑军送的黄酱茅台。 五星和飞天,各挑了三瓶。 82年的特供茅台酒,虽然比较稀有。 相对于黎宏升真心诚意的支持。 一件酒实在不算什么,林向东也不会藏着。 上一次来黎姗姗家。 林向东还带走了6件80年代的茅台酒。 都是刘春兰安排人,为黎宏升四处搜集的。 黎家别墅,正门口。 黎宏升和刘春兰夫妇二人,一脸笑容相迎。 林向东怀里抱着一件酒,笑道: “黎叔,阿姨,我朋友找了两件82年的黄酱茅台。 五星和飞天各一件,我一样挑了三瓶。 以后要是再找到有了,我再孝敬黎叔。” 刘春兰满脸笑容: “向东,你有这份心意就够了。 这种特供酒不好找,前两年,我就找到了两瓶。 早被你黎叔拿来待客了。” 林向东又道: “阿姨,那这一件酒你要藏好了。 就让黎叔自己喝,别拿出来待客了。” 黎宏升微微一笑: “再好的酒,如果自斟自饮,有什么意思。” 林向东笑道: “黎叔,那你就跟阿姨对饮啊。” 刘春兰抿嘴一笑: “我不喝酒的,你要是想肥水不流外人田。 就和你爸常来陪你黎叔喝酒啊。” 林向东咧嘴一笑: “好,阿姨这个主意好。” 林德顺在林向东脑门上一拍: “臭小子,孝敬你黎叔的酒,还想喝回去。” 众人都乐呵起来,其乐融融。 进屋后,林向东和林德顺上楼,去黎宏升书房喝茶。 刘春兰在客厅陪着陈雪聊几句,便去准备午饭了。 这样的家宴,刘春兰总是自己动手。 陈雪想去厨房帮忙,被刘春兰拦住了。 陈雪怀孕一个半月了,孕吐已经比较明显。 便由黎珊珊和林向晴陪着,在客厅看电视。 书房里,黎宏升问了一下林德顺做四海商贸的情况。 突然问林向东。 “向东,你爸他们这家商贸公司的生意,你怎么看?” 林向东笑道:“黎叔这是要考我吗?” 黎宏升只是微微一笑: “说说你的看法,想法,这家公司如何能做大。” 林向东给两位长辈递了一根烟。 “黎叔,我爸他们这家四海商贸。 如果就按现在的业务模式,发展空间有限,做不大。” 黎宏升又是微微一笑: “接着说。” 林向东又给两人点上烟,装作想想道: “四海商贸刚一开张。 宏元集团、公安局和建行都在大力支持。 大家自然都是好心。 迅速开展业务,解决一些下岗职工的工作。 在你们三家支持的基础上,再发展一些客户。 一年做到1000万流水,上百万利润。 已经是稳稳当当了。 这种生意模式,本质上是做关系型客户。 发展空间有限,甚至不太长久,不稳定。 比如我张叔和秦行长,调离了现在的岗位。 换一个领导。 四海商贸的定点采购就会有变数。 另外,这样做关系型客户。 初期可以稳定轻松赚钱。 到了一定阶段,业务规模肯定会遇到瓶颈。 如果宏元集团经营情况不佳,减少订单。 四海商贸的业务就会大受影响。 业务集中于少部分大客户。 这本身就是一种风险。 再有,现在这样做生意,很轻松。 在管理和运营方面,也锻炼不出什么人才。” 林向东能谈出这样的观点,黎宏升并不奇怪。 他饶有兴致地看着林向东,笑问道: “如果这家公司让你来做。 你有什么办法,来摆脱这些问题?” 林向东又装作想想道: “我可能会尝试去做一些快销品的代理。 比如娃哈哈的矿泉水、儿童营养液。 还有健力宝、雀巢、北冰洋这些饮料。 挑一两个热销的品种。 争取拿到绵城甚至蜀西北的总经销。 然后就是针对全城小卖部这样的终端。 进行推广和配送,逐步建立一个渠道网络。” “配送?怎么配送?” 黎宏升抓住了一个挺新鲜的概念。 林向东解释道: “就是电话销售,送货上门。 小卖部这样的小店,很多都是一个人守着。 像我妈上半年经营小卖部。 几乎每天都是她一个人守店。 到了该进货的时候,她还要关半天店。 到批发市场去集中进货。 很多小卖部都安装了公用电话。 我们可以开通一部销售电话。 安排一个人接电话,登记订单。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安排一辆面包车去送货上门。 这样,小卖部缺货了。 一个电话,我们送货上门。 他很快就能完成补货。” 黎宏升想了想道: “这样子,你的经营成本会很高。 赚不到什么钱了。” 林向东又道: “黎叔,如果只是批发经营一两种单品。 负责配送上门,确实赚不了什么钱。 重点还在建立一个覆盖全城的零售配送网络。 有了这样一个网络,可以逐步导入很多品种。 比如哪怕同样是批发一次性打火机。 零售价1元钱一个。 批发和零售环节的利润都不错。 专做打火机的批发商,他没办法配送。 我们顺带着就完成配送了。 这就是独特的竞争优势。 类似打火机这样的百货小商品,还有不少。 如果全城小卖部的小百货。 有1/3甚至1/4的品种,我们能配送上门。 全城很难找到另一家批发公司跟我们竞争。 我们的单品配送成本也会越来越低。 另外,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 还可以在全城几个重点区域各建一个仓库。 每个区域都安排一辆面包车配送。 还可以给长期进货的客户一定账期。 比如一周或半个月的账期。 这次送货上门,只开收货单,不收货款。 下次送货,再收上一次的货款。 只要形成网络,形成规模,形成服务口碑。 将来有的是品牌厂商,或者上游代理商。 登门求合作。 公司有了主动权之后,就可以向供货商要求账期。 要求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结款的账期。 这样就能把给零售店的账期转移到供货商。 还能多出不少流动资金循环周转。” 听着林向东这样一番话,黎宏升终于惊讶了。 “向东,你这些想法从哪学来的?” 林向东道: “我们在财大,老师讲过一些案例。 比如日本有一种连锁品牌便利店,名叫7-11。 7-11在20年代诞生于美国。 70年代被伊藤洋华堂引入日本。 并且改成了24小时经营的连锁便利店。 7-11已经进入华夏市场两三年了。 它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店面。 7-11这样的大公司,有自己独创的特色商品了。 它本质上也是小百货商店的业务模式。 这样的大公司,面对供货商,自然有很强势的地位。 它同样面临着对各个门店的配送问题。 只不过它是直营模式,我们是批发模式。 相比而言,我们这种模式在管理上要简单很多。 比如我们在全城供货配送100家小卖部。 那我们在绵城市场的影响力就很强了。” 黎宏升赞道: “很不错,你这也叫学以致用。 配送批发,在绵城应该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概念。” 林向东咧嘴一笑: “黎叔,我这只是纸上谈兵。 能不能做,要我爸他们尝试之后才知道。” 此时,林德顺终于插话了: “这个主意不错,我觉得可以试一下。” 林向东又道: “爸,做配送批发生意。 管理上的难度,估计比现在要大很多。 一要精细化的管理,二要执行力。 在培养公司执行力方面。 你不妨借鉴部队上的那一套。 确定目标,要求员工克服困难,坚决完成任务。 四海商贸有现在的业务支撑。 在配送批发这一块,可以大胆尝试。” 黎宏升赞许道: “老林,向东的这些建议值得一试。 你们如果能摸索出一套配送批发的模式。 四海商贸未来倒是有希望做大规模。 一年做到三五千万的流水,都是有希望的。” 林德顺微微一笑: “要是能做到这样大的规模。 都能解决几十个工作岗位了。” 今天,黎宏升对林向东又有了新的认识。 林向东虽然是纸上谈兵,以黎宏升丰富的商业经验。 很快就意识到,林向东的那些建议可行性不低。 黎宏升又想起林向东成熟的心智。 开始真正认同这个准女婿了。 甚至在想。 过两年,可以安排林向东进宏元集团锻炼了。 中午吃饭,喝完一瓶林向东带来的黄酱茅台。 刘春兰要再开一瓶,林向东赶紧劝道: “阿姨,我们喝一瓶酒就够了,再多就浪费了。 这是在家里,不是在外面应酬。” 林德顺也道: “春兰妹子,喝一瓶就好了。 酒喝多了伤身,我在家里每天就喝一顿酒。 一次喝三两,感觉正合适。” 这是两家人第一次坐在一张桌吃饭,就缺苏芷涵了。 林向东再也不去琢磨黎宏升了。 在黎姗姗家里,言谈举止也随性了许多。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吃过饭,林向东留在了黎家。 林德顺三人要回家,由郑伟开车相送。 离开之前,陈雪跟刘春兰谈好了。 下周末过中秋节,黎宏升夫妇去林家作客。 林向东陪着黎珊珊午休时。 刘春兰和黎宏升在茶室闲坐。 刘春兰笑道:“宏哥,向东今天过来,有了明显变化。” 黎宏升微微一笑:“什么变化?” 刘春兰道: “随意多了,真把咱们家当作自家,认同了。 珊珊说,我们的事,向东告诉她了。 她一时很震惊,也听了向东的劝。 她能理解,不会怪你,包括她小时候的生活。 自从有了向东,珊珊的变化很大,我很欣慰。 前几次见面,你在观察琢磨向东,他也在琢磨你。 现在,向东不琢磨你了。 今天向东说的那些话,我也听出来了。 对我们的尊敬和关心,都是出自肺腑。 你啊,也用不着再琢磨向东了。 我们有这样一个女婿,真的挺好了。” 黎宏升点点头: “总的说来,比我们以前预期的要好很多。 这小子有头脑,做人做事也很不错。 今天跟他爸一起喝茶,聊到四海商贸。 我考了他一下,没想到他对商业很有洞察力。 甚至从商品市场从卖方向买方转变的现象。 站在这种大势的高度看问题。 有这样的头脑,对他的能力,我也基本放心了。 再磨练两三年,可以考虑让他进公司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跟苏芷涵之间的事。” 刘春兰微微一怔: “这倒是一个问题,毕竟是陈雪的女儿。 只要陈雪不提,我们就装作不知道。 等向东和珊珊结了婚。 苏芷涵要是还愿意跟他在一起。 我去找陈雪谈,安排苏芷涵移民。 这样子,除了一个名分,什么都可以给她的。” 黎宏升想想道: “这件事,将来再看吧,只怕未必会如你所愿。”喜欢重生:截留19万,一路狂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截留19万,一路狂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