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书记办公室。 清江省一二把手之间的第二次交锋,已然拉开序幕。 林峥亲自为卢东升续了水,办公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 “东升同志,放你离开,是清江人民的损失。”林峥放下紫砂壶,声音平缓,“但中央的决定,我是衷心拥护的,也祝愿你到了新的岗位上,再创辉煌。” “不过,清江省始终是你的娘家,你也不希望,娘家的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吧。” 卢东升端起茶杯,指尖的温度恰到好处。 这弦外之音,直指甘庆棠。 因为按双方的协议,他离任之后,会由甘庆棠接任省长。 空降搭配熟悉情况的本省干部,也算是一条约定成俗的组织任用原则。 但卢东升心里很清楚。 甘庆棠的履历,在地方经济上毫无建树,能力也是乏善可陈。 是个典型的资历干部。 这位同志长期从事党群工作,担任省委专职副书记期间,也是负责党建、党风廉政这一块。 经济工作,的确不擅长。 林峥不满意他,情有可原。 “林书记说的是。”卢东升呷了一口茶,“嗯,好茶。这莫不是邻省的君山银针?” 林峥微微颔首。 “邻省这几年发展势头很猛,值得我们学习。”卢东升放下茶杯,“清江省背靠母亲河,区位优势、航运优势在中部省份里都算突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我们有天然的便利。” 他话锋一转,“当然,这离不开沿海发达省份的支持。加强合作,对清江的未来,至关重要。” 临海省,正是卢东升即将赴任之地。 这其中隐隐的威胁意味,林峥不可能听不出来。 临海省是华夏第一批改开的窗口省,经济发达,地位显赫。 同样都是省委书记,临海省的一把手是政治局委员。 而林峥,只是中委。 这就是差距。 从这个道理上说,卢东升转任临海省长。 其实是升迁。 “东升同志对清江未来的发展规划,很有见地。”林峥习惯性在手指轻扣沙发扶手。 “要实现这个目标,确实需要一位有魄力、懂经济的政府一把手。为了延续清江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也为了对五千六百万清江人民负责,现有的一些格局,我看,有调整的必要。” 他身体微微前倾。 “沪市的浦东新区,十年磨一剑,已经是新的标杆。清江不仅可以发展制造业,金融、高新技术产业,同样大有可为。比起因循守旧,我更倾向于推陈出新,实现弯道超车。” 卢东升心中一动。 林峥的胃口,比预想中要大得多。 将清江打造成高新产业研发基地,这思路若是得到国家发改委的认可,林峥在清江政局调整上的话语权,中央层面恐怕也会给予更多支持。 届时,临海省的那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家未必看得上。 但是高新技术,投入巨大,见效周期漫长。 前景不明。 林峥其实是在抬高价码,并非一口回绝。 这一回合,双方打了个平手。 “林书记高瞻远瞩,看到了中央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决心。”卢东升语气平和,“我本人也要努力学习。清江的局面,在林书记的带领下,一定会日新月异。”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斟酌词句。 “有些同志,脑筋转得慢一点,也要允许他们有一个适应和进步的过程嘛。” 林峥端起自己的茶杯,却没有喝。 “省委书记的职责,就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是对中央负责,也是对清江人民负责。” 他将茶杯轻轻放回桌面,发出一声轻微的磕碰声。 “人是要学习,但学习的成本,不应该由社会的发展来承担。他们想进步,可以去党校深造嘛。”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是图穷匕见。 卢东升反而不急了。 林峥手里有牌,看似主动。 但他手中,也有“组织原则”这张王牌。 华夏的政治博弈,谁敢全然不顾章法,赌上的,可能不止是政治前途。 卢东升慢条斯理地端起茶杯,又呷了一口,姿态悠闲,似乎在等待林峥继续。 办公室内的空气,却无声地绷紧。 林峥沉默片刻,终于开口:“现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飞同志,东升同志觉得如何?” 来了。 卢东升心中了然。 “云飞同志工作能力强,年富力强,政治觉悟也高,是个好同志。” 这是要用李云飞取代甘庆棠? 李云飞是自己的嫡系,一手提拔。 比起甘庆棠、常胜那种利益盟友,自然更可靠。 若真如此,甘庆棠那边,便需要一番安抚。 省内晋升无望,只能如自己一般,异地调任。 这其中的运作,颇费周章,但凭他与林峥在京城的关系,两人联手,并非不能办到。 这个结果,卢东升当然可以接受。 他甚至已经开始盘算后续的安排。 这个常务副省,可以交给吴新蕊。 再给她一个承诺,下一个任期,更进一步。 对于这位性格鲜明的女下属。 卢东升是很看重的。 如果不是自己出了意外,本来可以让她进步的更早。 然而,林峥接下来的话,却让卢东升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 “我考虑,提议由李云飞同志,出任省委专职副书记。” 卢东升的眼底,掠过一抹难以置信的寒意。 专职副书记! 林峥这是要将甘庆棠、常胜二人,一并拿下! 好大的手笔! 好狠的决心!喜欢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