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

第216章 侯爵(1 / 1)

兴安伯府。 武安侯夫人正在探望秦书,二人聚在一块说话,听到这消息,皆是瞪大了眼睛。 武安侯夫人捂着嘴道:“我的乖乖,我的乖乖。” “竟然让皇子去和亲。” 秦书亦是不可置信,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 “这位和王殿下不得陛下宠爱吗?”秦书压低着声好奇问。 武安侯夫人本就是侯府贵女出身,消息最是灵通,她知道秦书的情况,随即给她科普,“玉昭仪本是小官之女,也是当年选秀入宫,恰好生了皇子,这才当了昭仪。” “宠爱吧,自然不如贵妃,但毕竟是皇子生母,陛下对她倒也不错。” 秦书点头,“陛下一向厚待有子嗣的妃嫔。” 武安侯夫人,“可如今不也让和王去和亲了嘛。”说完,她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如此,她的女儿就不用嫁给和王了。 她家闺女还是嫁到普通人家好,入了皇家,有苦都说不出。 秦书心中唏嘘。 十月末,许则川同太子终于平安归来,因在祁州耽误许久,其余地区为验查,工部又派遣了其余官员。 许则川一回京,就同太子去勤政殿谢恩汇报差事。 皇帝对本次丘兹的事情很是满意,虽然他损失了一个儿子,不过他最不缺的就是儿子了。 “爱卿此次事情办得很好,朕要嘉奖你。” 许则川赶忙跪下,“臣不敢。” “陛下,此乃臣之本份。” 皇帝笑道:“朕要嘉奖的是官道一事。” “朕要加封你为侯爵。” 许则川!!! 这个确实没法拒绝。 “臣愧不敢当,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许则川心里虽然高兴,但面上还是要做足了谦虚恭敬。 皇帝不以为然道:“朕金口玉言,等会就让人去宣旨。” “其外,这次丘兹的事情你办的不错,朕就赏你些金银吧,爱卿不要拒绝,你如今可是一大家子等着养了。” 许则川,“......” “臣谢陛下。” 许则川加封侯爵的消息很快传遍京城,众人心中又羡又喜。 毕竟人家兴安伯,哦不,如今是兴安侯了,靠的是实力获封。 侯府,更是喜气洋洋。 林管家让人在门口霹雳吧啦的放爆竹,家里下人也喜气洋洋的。 秦书院里,更是笑语不绝。 许则川,“行了,你娘身怀有孕,要休息了,你们都回去吧。” 闻言,众人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路上,许老大乐滋滋的道:“爹瞧着瘦了一些。” 他爹成了侯爵,他日后也是侯爷了,许老大心里那是一个欢喜。 许老二这次也升官了,心里也乐呵,“祁州那地吃的跟咱这不一样,爹水土不服。” 许老大,“老二,你没照顾好爹啊。” 许老二尴尬笑笑。 许老三站在一旁不说话,许老大见状,同他道:“老三,你才是一鸣惊人啊。” 许老三咧咧嘴,此次西域战事中,他也升了一级。 “哪有,也是凑巧的事情,正好上了战场,可惜只是后援。” 若是主力。许老三觉得自己一定升的更多。 许老大看着两个弟弟,心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转眼过了两日,许则川修整好后,就去拜访了秦家和范家。 然后才回工部继续发光发热。 楚王府。 楚王站在门外,一脸焦急的来回走动。 屋里传来妇人痛苦的喊叫声。 屋里,已经嫁为人妇的柴三姑娘拉着周玉娆的手道:“玉姐姐,你坚持住,孩子马上就出来了。” 周家没有女眷,如今只有同柴家交好的几位姑娘。 周玉娆平日里也是记挂她们,怕她们嫁到寻常人家不好过日子,便时常召见她们来府里说话,一来二去,几人关系更加好了。 今日周玉娆生产,柴三姑娘便在此陪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楚王焦急不已。 直到深夜,周玉娆才诞下一子。 这是楚王的第一个孩子,也是皇帝的第一个嫡孙。 皇宫。 皇帝得知自己有了嫡孙,大喜不已,特赐名,李景宣。 消息一出,太子,齐王二人都倍感压力。 老三虽然不争气,但是媳妇争气啊。 如今有了嫡孙,那就不一样了。 兄弟俩斗了二十多年,第一次默契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鼓足了劲跟正妻生孩子。 宫里。 容妃笑的合不拢嘴的,看着桌上挑好送去楚王府的各种东西,说道:“当初她们都笑话老三媳妇身子单薄,如今还不是老三媳媳妇争气。” 嬷嬷笑道:“就是,咱们王妃是最有福气的,如今诞下咱们陛下的第一个嫡孙,陛下还亲自给咱们的小世子赐名了。” “这可是头一份。” 容妃,“东宫不是有两个孩子嘛,那又如何,咱们陛下最喜欢的还是嫡孙。” 嬷嬷笑着附和。 主仆俩人有说有笑的,气氛一片和谐。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此时的福宁殿却是一片寂静。 “娘娘,殿下和亲的日子已经定下了。” 玉妃瞬间泪流满面,“我可怜的儿子啊。” 嬷嬷不忍道:“娘娘,如今您可以振作起来啊。” 嬷嬷心里清楚,只要玉妃以后不干出人神共愤的事情,她这辈子就妥当了。 毕竟她牺牲的可是一个成年的皇子啊。 玉妃,“我振作什么,我的儿子要去和亲,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 嬷嬷咬咬牙,凑过去低声道:“娘娘,这自古只有男子掌权的,那丘兹女王哪里比得过咱们殿下,日后如何,谁能保证呢?” 玉妃面上一怔,“是啊。”她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抓着嬷嬷的手道:“你说的对,有道理,有道理。” 北凉。 萧太后气的将折子摔在了地上,“丘兹这么大的变动,怎么现在才传回来。” “还有大瑜,怎么会掺和进来。” 身侧女官安慰道:“太后息怒,太后息怒。” 萧太后,“如今丘兹同大瑜交好,北凉日后可怎么办。” 外头,传来少年的声音,“母后既然管不好朝政,还是让儿臣来吧,儿臣如今也长大了,就不劳母后操心了。” 少年正是小皇帝,如今他已经十三岁了,一心想要掌握朝政。 萧太后听到自己儿子的声音,面色瞬间更加难看了。喜欢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