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后。 太极殿上,众臣发现,皇帝对许多朝政都不再理会,而是会问太子的意思。 而太子似乎也变得格外有底气。 此事一传出,满后宫震惊。 皇后沉默不语,继续一如往常行事。 贵妃本就身体不好,陡然闻听此讯,更加严重了起来。 不过皇帝对他的这位爱妃还是非常疼爱的,传了整个太医院,花费无数的名贵草药,只为贵妃玉体康复。 后宫其余妃子虽然私底下酸了几句,但心中还是觉得悲凉。 曾经被宠爱后宫多年,一枝独秀,连皇后都要退避三分的贵妃,到了最后,竟然也是这个样子。 容妃宫里,继续吃吃喝喝,心宽体态... 兴安侯府。 夜色降临,许则川上了床,夫妻俩继续往日私话。 “老三那有其他消息了吗?”秦书迫不及待问。 许则川替她扯了扯被子,“刚刚饭桌上不是说了嘛。” 秦书扫了一眼他,“你那是说给陈氏她们听的。” “别以为我不知道。” 许则川笑了笑,“是也不是,老三确实只来了一封信,不过朝中倒是有讯传来。” 秦书一脸期待的聆听。 许则川见她这副样子,眸中闪过一丝笑意,心里更是暖洋洋的。 “北边天气冷,算日子估计要下雪了,大军暂时没有动作,陛下决定,让他们在城中休养。” 秦书点头,“那感情好,我也放心了。” 许则川伸手摸了摸她柔软的秀发,“今日早朝,陛下有意派遣官员前去北边治理。” 秦书一怔。 “你什么意思?” 许则川眸色暗淡了些,“我可能也会去。” 秦书抿着唇 ,许久不曾说话。 “如今工部不是有许多事情吗?” 许则川摇摇头,“工部的事情确实重要,可是治理城池更加重要。” “趁着休战的功夫,想要彻底接手几座城池,定不是容易的事。” “我在工部多年,又熟知农业,工业,正是不二人选。” 而且他职位高,还有爵位,在民间风评又好。 皇帝打的是这个主意。 让这样的人去北边,最好不过。 秦书有些失落,“照这么说,估计这事十有八九了。” 许则川颔首。 “家里要辛苦你了。” 秦书摇摇头,“我辛苦什么,辛苦的是你。” “何况那边还不稳定。” "你要小心才是。" 许则川笑了笑,“怕什么,老三不是在吗?” 秦书撇撇嘴,“他在前头,哪里照顾的到你。” “若是真的去,你把胡立带上吧,他伺候咱家多年了,也靠谱。” 许则川笑道:“还没确定呢,急什么。” 秦书哼哼道:“从你嘴里说出来的,最后都会成真。” 许则川摸着秦书秀发的手一僵,尴尬的笑了笑。 没几日,早朝之上,皇帝再提此事。 诸多官员请缨。 这事可是功在社稷,若是成了,回来也是大功一件。 皇帝愉悦的目光落在了许则川身上。 许则川闭了闭眸,出列道:“陛下,臣愿前去。” 太子嘴角微勾,心中已经盘算送那几个人去保护许则川了。 礼部尚书周翡心中长叹,可怜的师弟。 北边多受罪啊。 工部尚书,他就知道。 皇帝笑道:“兴安侯在民间的名声可不比朕差。” 许则川赶忙跪下,“臣惶恐。” 皇帝摆摆手,“快快起身,你这是做什么。” 太子也笑着打趣,“父皇,许大人在北凉百姓的心中可比您名声好。” 皇帝哈哈大笑道:“是这个理,所以,朕要辛苦咱们的许大人了。” 许则川恭敬回道:“能为陛下分忧,乃臣之荣幸。” 皇帝笑了笑。 “也不让你一个人去,户部侍郎周汕同你是老伙伴了,你们俩一道,如何?” 周汕闻言,赶忙出列,“臣遵旨。” 户部尚书嘴角微动,心道:“陛下这是逮着两头羊使劲薅啊。” “周大人就一个闺女,还是楚王妃,可不得使劲干活。” “至于许大人,侯府的顶梁柱,一连串的儿子孙子,一大家子要养了,啧啧。” “都不容易。” 二人无异议,皇帝愉快的定下了人选。 下令封许则川为钦差,周汕为辅,以兴安侯的身份,赐御赐腰牌,带着几十个官员前往北方,教化百姓,管理城池。 此事一出,满京城震惊不已。 出了皇宫,许则川心中忍不住蛐蛐,那几十个官员准备的真是齐整啊。 这么好的事情,许则川自是不会忘了自己的好儿子的,随即将许老大塞进去了。 正在翰林院勤勤恳恳修书的许老大??? 许老二闻讯,则是又惊又羡。 后来转瞬一想,当初他弟不也带着他去了边疆多日游嘛,如今带着老大也合理。 不然老大修书都要修傻了。 京城各家,见许则川将自己的继承人都带上了,商量一番之后,觉得有利可图,随即将自家的孩子召集前来,精挑细选之后,一同上书,送一个跟着一同去北方。 勤政殿。 皇帝看着各家齐名上书的内容,沉默许久。 太子笑的差点直不起腰,“许大人本来是想拉着他家老大长长见识,让他历练历练,这下好,各家都以为去了北边是好差事,都想掺和一脚了。” 自从父子俩话说开后,太子跟皇帝独处已然轻快了许多。 皇帝黑着脸,“这群玩意。” 许则川身肩重任,想带着自己儿子,还是继承人争前程,皇帝自然愿意给这个面子。 本来皇帝是不想同意的,毕竟他家老三也在北边,掌握军权,许老大又是嫡长子,可转瞬又想,许则川最疼的是那对双胞胎儿子和媳妇啊。 兴安侯夫人带着儿子,孙子都在京城了。 皇帝心里立刻又放心了。 他必须得给他的肱股之臣外加好师弟这个面子。 提拔儿子不丢人。 何况这个儿子日后还是家主,确实得用心栽培。 可是,他们凑什么热闹。 “父皇,您不是还愁人手不够嘛,如今正好,这些世家子弟个个都是有见识的,最差也是识文断字,正好让他们去北边教化教化那些北凉人。”说到这,太子嘴角忍不住又咧了起来。 皇帝,“......” “既然这么喜欢蹭功劳,那就去吧。”说着,皇帝大手一挥,一个朱红色的允字出现在了上面。喜欢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