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府。 卫宁公主自出嫁后就搬离了公主府,入住南宫氏在京城的府邸,公主如此贤德,南宫家面上也颇有荣光。 “好啊,好,咱们南宫家终于有后了。”南宫夫人抱着刚出生的孙子,面上笑的跟朵花似的。 对于卫宁公主这个儿媳,她是颇为喜爱的,出身尊贵,性情贤良,如今更是儿女双全,南宫夫人怎能不喜。 南宫家主的面色也比从前好了不少。 如今江南已经尽数被皇帝掌握,曾经的诸多氏族都被清洗,南宫家因为尚公主,如今已是江南数一数二的人家。 “这个孩子出生尊贵,又是咱们南宫氏的嫡孙,愿他日后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南宫家主伸手抚了抚孩子白净的额头,眸中尽是无尽的慈爱之色。 “老爷,孩子自然是平安百岁的,只是如今咱们是不是得给他起个名字。”南宫夫人抱着孩子笑眯眯的问。 南宫家主眉头轻蹙,沉思道:“再等等吧。” 南宫夫人一怔,名字不是早就选好的吗? “怎的,选的好名字太多,看花眼了?”南宫夫人笑着打趣。 南宫家主轻轻摇头,“等等宫里的消息吧。” “其次,公主还在修养,等公主养好了身体,再问问公主的意见。” 南宫夫人看向里屋,隔着纱帘屏风,只见自己儿子正坐在榻前,小心翼翼的喂着公主喝汤。 见此夫妻恩爱,南宫夫人心里也是欣慰极了。 当初赐婚,可谓是赶鸭子上架,南宫夫人就得一子,最怕的便是他不顺心,如今见夫妻恩爱,喜不胜收。 “也是,当爹娘的哪不想给自己孩子取名。” 南宫家主点头,温声又道:“公主要修养身体,舒姐儿那仔细看着点。” 南宫夫人闻言,瞪了他一眼道:“老爷这是什么话,舒儿可是咱们家第一个孙辈,我怎能不疼,往日里,这孩子可大都是我操持的。”南宫夫人哼哼两声,别过头去,小心哄着怀里的孩子。 南宫家主被她这么一说,只觉得甚是委屈,“我这不是怕你有了孙儿,忙不过来吗?” 南宫夫人哼声道:“家里那么多婆子丫鬟,哪会忙不过来,老爷还是别瞎操心了。”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婆子急促的声音, “家主,夫人,宫里来人了。” 南宫家主夫妻二人对视一眼,面色皆是一喜。 片刻后,南宫家主,南宫夫人,南宫宴,还有舒姐儿四人在正厅迎接了陈公公。 陈公公笑眯眯的行了一礼,“陛下知道公主平安生子欢喜极了,特命奴才前来送赏。” 南宫家主拱手笑道:“陛下圣恩,臣等感激不尽。” 陈公公正了正面色,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公主卫宁同南宫氏喜结良缘,今诞下一子,特赐名,南宫谨,赏如意一对。” 南宫家众人面上皆是一变,各有所思。 “臣,臣妇叩谢陛下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公公将皇帝写的那张纸交给了南宫家主,笑道:“皇后娘娘也有赏,前些年,两广总督进献了一对八宝如意锁,特赐给舒小姐和新出生的小公子。” 南宫家主笑道:“皇后娘娘赏赐,臣一家喜不胜收。” 一侧的南宫舒也被南宫夫人牵着,行了叩拜大礼,以表感激。 陈公公收了一波丰厚的谢银,乐滋滋的离开了南宫家。 朱红大门紧闭,南宫家主看着手里写着名字的宣旨,眉头皱了皱。 “谨?” 原本还以为是瑾,未曾是这个字。 莫非,陛下是在提醒,南宫一族要谨慎行事,谨言慎行。 “父亲,陛下赐名,乃是大喜事,儿子这就去告诉公主。” 南宫家主轻轻颔首,“是个好字,去吧。” 转瞬到了新年,北方大捷,宫里载歌载舞,皇帝依旧大手笔的让工部在京城放了烟花炮竹,整个大瑜都沉浸在了京城的新年中。 远在万里之外的潮州。 街道上的店铺也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红对联。 官府施粥,义诊,潮州百姓对此感激不已。 带着北地独有的风土人情,也让齐王得了不一般的趣味,故这个新年,虽未回京,齐王的心情也是很好。 府衙里。 齐王,左丞相,许则川,许老大几人聚在一起,一同用年夜饭。 “今年啊,没曾想还能同殿下一同用年夜饭,日后若是传出去,老夫我面上也甚有荣光啊。” 齐王哈哈笑道:“丞相,您就莫要打趣我了。” “前些年宫宴,您还同父皇一起过年了。” 左丞相嘴角微顿,举杯邀请众人,“来,来,喝了这杯酒,咱们团团圆圆,喜迎新年。” 众人齐齐举杯,喜迎新年。 不远处的使馆里,却是一片哀凉。 与城中的欢声笑语相比,可谓两个世界。 过完了年,和谈之事再次提上日程,大瑜咬紧条件,北凉只能同意,但要签下休战两年的条约。 左相等人皆拿不准主意,只能上书京城,等候回应。喜欢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