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大长公主当初下嫁当时的刑部尚书幼子,如今的齐大人,二人琴瑟和鸣,育有一子。 后娶妻诚意伯家的嫡长女为妻,婚后诞下二子一女。 长子科举入仕,如今在外为官,二子读书一般,得了荫封,在太常寺任职,幼女长欢县主正值妙龄,刚刚及笄,如今在女学读书。 “这位出身如此尊贵,我们这样的人家哪能攀得上。” 武安侯夫人哼哼道:“你家又不差。” 秦书摇头轻笑,“县主出身尊贵,更是大长公主唯一的孙女,听说颇得宠爱。” “我许家如今虽是国公府,可毕竟底蕴不足,哪敢肖想县主这样的人物进门。” 武安侯夫人,“齐夫人亲自上门,亲口言说的,就看上你家人口简单,清静,家规好。” “重要的是,姚哥儿上进。” “你啊,晚上同你家国公爷商量商量,若是有意,咱们就见见。” 秦书轻轻点头。 大长公主出身皇室,若是能她搭上,于许家也是好事。 只是娶妻关乎许承姚一生,许家未来,故还是谨慎妥帖为上。 “好。” 武安侯夫人传了话,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女学。 课业结束,夫子宣布了今日朝堂上的旨意。 得知可以参加科举,众人欢喜不已。 夫子笑道:“太后娘娘一直念着咱们这些女子,陛下圣明,如今给了咱们这么好的机会,你们可得珍惜。” 众学子行礼,“是。” 夜幕降临。 忙碌了一天的许则川,拖着沉重的身体回了家。 温热的帕子,美味的菜肴瞬间抚慰了他的心情。 “原以为回了京城能松缓些,谁知道还这么多事情。”秦书起身,给他捏了捏肩膀,“工部尚书哪里是清闲的差事。” 许则川笑了笑。 “这个倒是。” “今个儿武安侯夫人来了。” 许则川不以为然,秦书同她关系好,自己清楚。 “你猜猜,为了什么?” 听她这么说,许则川的心里便有些好奇了。 “你们二人,除了生意,就是美容保养,还能有什么事情。” 秦书凑近了些,“姚哥儿的婚事。” 许则川一诧。 “消息这么快?” 秦书含笑道:“一家有女百家求,换成了好儿郎不也是一样的。” 许则川哈哈笑了出来。 “这倒是。” “咱们家孩子的教养还是不错的。” 秦书松开了手,走到身边坐下。 “你就不好奇是谁家。” 许则川微怔,秦书这副样子,看来确实是罕见的人家。 他脑中飞快思索,最后摇了摇头 。 女眷声誉何等重要,许则川可不敢胡言。 “还请太太快快解答。” 见他不正经起来,秦书掩唇轻笑,随后才道:“通政司齐家的姑娘。” 许则川微诧。 “齐大人?” 秦书点头,“就是你想的那家。” “县主?”许则川再次确认。 作为皇室如今建在的成员,许则川记得很熟,天子脚下,关系错综复杂,谁跟谁都能扯上关系,但是皇家才是最要紧的。 宁国大长公主这些年虽然深居简出,但荣宠未断,其子齐逍更是得力,先帝对他颇为喜欢。 如今新帝登基,对这位姑母更是敬重。 “齐大人我见过,是个谨慎人,家风想来也是不错。”许则川将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道来。 秦书颔首,“在京中这些年,我虽没见过长公主几次,但是齐大人的夫人倒是见过,是个和善人。” “只是出身如此尊贵,我担心有些合不来?” 夫妻过日子,生活经历很是重要。 秦书难免考虑的多一些。 许承姚这孩子,别看如今是国公府嫡长孙的身份,可是幼年记忆对他影响还是很大的。 许则川抚了抚胡须,“这个确实重要。” “但是你看咱家老四,跟王氏不是琴瑟和鸣。”许则川看向秦书,眸中带笑。 秦书瞬间明白了,许则川这是赞同这件婚事,而且是希望促成。 “你就这么喜欢齐家?” 许则川摇头,“非也,非也。” “我喜欢的是大长公主的身份。。 “能同皇家扯上关系,不用太过亲近,还不是太远,甚好。” 秦书细细想着,许久点头。 #34;我起初也是这么想的。#34; “也罢,若是二人互相愿意,我就上门提亲。” 许则川颔首,“如此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关乎许承姚的人生大事,秦书自是第一个知会许老大夫妻俩,二人听说秦书的意思,一百个愿意。 这个是县主。 若是能娶回来,他们大房地位更加坚固了。 至于许承姚那,毫无问题,放宽心的交给了秦书操办。 毕竟自家几个叔伯日子过的都挺和睦的,可见他家祖母眼光极好。 且,长欢县主在女学读书,想来文采过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家都有意,武安侯夫人随即拉上了两家,私底下办了一个茶话会。 静悄悄,也没让外人知道。 武安侯府同安国公府离得近,来往亲密,京中众人也知晓三分。 “今儿个早上,我就见喜鹊在枝头叫唤,便知道是好日子。”武安侯夫人亲自给二人煮了花茶。 “都尝尝,我的手艺。” 齐夫人仪态端庄,轻嗅了嗅茶香,不由赞叹,“妙啊。” “花香同茶香聚在一起,着实别有一番风味。” 武安侯夫人笑道:“我可当不得你这么夸。” “快尝尝。” “这煮茶的水啊,是我专门让人从城外山上运回来的山泉水。” “咱们今儿个也学学那些雅士们,附庸风雅一回。” 说起来,二人都出身勋爵武将之家。 秦书的出身更是不用说,武安侯夫人这么说,还真有几分意思。 三人纷纷笑了笑,一起品茗。 “陛下圣明,加设恩科,明年春闱,怕是很热闹呢。”齐夫人放下茶盏,笑吟吟道。 秦书眸光微动,“是啊,陛下登基,头一次科举,自是热闹的。” “我家国公爷还说,让我家孙儿参加此次春闱。” “也不指望他夺什么名次,就是想着沾沾陛下的隆恩。” 齐夫人闻言,面上的笑容更深了。 “安国公府一门三进士,一甲更是占了两个名头。” “您家长孙的学识更是京城皆知的,夫人太过谦虚了。” 齐夫人态度很是和善且带着三分敬意,若是这门婚事成了,秦书还是她的长辈。 按道理,本是辈分相同的人商议此事的,但是长公主身份尊贵,蓝氏更做不了主,这便有了二人见面的机会。 武安侯夫人附和,“这个倒是。”喜欢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