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或许会招来儒家的指责,但大权在握的始皇帝并不在乎这些。 跟百姓和朝中大臣他或许会讲些道理,但是面对别的人,他还是更喜欢用拳头讲道理。 儒生们的声音很快消失不见,始皇帝抬手,车马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马车再也无法通行,始皇帝也不在意,抬步下了马车就欲步行上去。 王绾担忧道:“陛下,还是坐步撵上去吧。” 到达泰山之顶路途遥远,始皇帝年纪也不小了,这些年更是坐在秦王宫中,体力必然不如年轻时候。 王绾十分担心,始皇帝最后没办法登上泰山顶。 当然,这种担忧他不能直白的说出来的。 始皇帝摇头拒绝,在最开始从桶那里得知在大秦之外还有别的地方时,他就经常挤出时间去锻炼骑射,并重新拿起剑学起武来。 前段时日饮下那瓶琼浆玉露后,他感觉整个人身体都轻松了许多,更是加大了锻炼的力度。 等日后大秦彻底稳定下来,扶苏也能独当一面后,他就准备继续开疆辟土去。 日月所照之处,皆为大秦领土。 这句话不能只是说说,他要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让这句话成为现实。 冯劫看了眼杂草丛生的道路,有些疑惑这要怎么上去。 不是听说陛下派人过来开辟道路了吗? 他疑惑的眼神看向一旁的冯去疾,冯去疾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多嘴。 知道内情的李斯目光朝着始皇帝看去,有心想要询问这通往泰山之路的事,但周围大臣如此多,聪明的选择了闭嘴。 神女既然允诺了,自然不会出什么差错。 就算神女因为出去游玩忘了此事,那也不是什么大事。 就在大臣们都暗自疑惑时,始皇帝直接抬步走了上去。 随着他迈出第一步,前方的杂草树木忽然朝两边分开,露出中间的泥土道路。 泥土瞬间垒实,变为一层层向上行走的台阶。 始皇帝眼中露出笑来,拒绝了王贲与王离要走在前面探路的想法,迈步走了上去。 登山之路遥远且劳累,始皇帝速度并不快,体力能跟得上的同时,也顾到了身后那些文臣的身体。 行了一个多时辰,除了士兵与武将,在场没有一个人是不喘着粗气的。 文臣们一个个脸色通红,汗如雨下,始皇帝不得不下令休息。 等到达半山腰时,已经是日悬中天了。 天还未亮时出发,天光破晓时开始上山,距离此时已经不早了。 曦月坐在远处隐身吃着水果,见始皇帝坐在一棵松树下,确认这就是历史中本应在两年后那场泰山封禅途中遭遇暴雨的地方。 因为躲在这棵树下,这棵松树还被封了五大夫爵位,称为五大夫松。 她抬头看了看天色,风和日丽,确认今日无雨后,便放下心来。 相差两年,也不是同一天,自然不可能再撞上暴雨。 等离泰山之顶没多远时,天已经黑了下来。这个时辰自然不适合再进行‘封’。 好在来时就已经做好了住在山上的准备,很快登上山顶,选择一处还算开阔的地方进行安营扎寨。 没多久,食物的香味传了出来。 坐在远处的曦月看了眼自己手中的果干,也不委屈自己,转身去了不远处的城镇买了吃食。 虽然味道挺一般的。 第二日起来,天阴沉沉的。 大臣们忍不住皱眉,却不敢劝说改日子,毕竟这是经过许多人算出来的一个好日子。 只能在心中祈祷千万不要下雨,否则传出去那些儒生不知道要如何做文章。 始皇帝只是看了一眼,就命人开始备好东西,准备接下来的仪式。 大臣们见他毫不担心的模样,忽然想起陛下的那位阿姐。 对方是水神,还管降雨之事。所以今日应当不会降雨的对吧? 土坛昨晚已连夜筑好,李斯低头反复确认手中写好的祭文。 这可是他费尽心血写的,他自己也非常满意。 一旁的隗状瞄了几眼,心中不免佩服。 这手文字功夫,他自愧不如。 泰山上的众人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仪式流程,神色严肃且虔诚。 曦月这边来到高空中,利用领域能力直接驱散了云层。 阳光瞬间洒落而下。 泰山顶上的众人感受到阳光落在身上,一个个心中舒了口气。 此时李斯已经开始高声读着自己写的祭文,歌颂着始皇帝这些年的功绩。 虽然其中有拍马屁的意思,但众人也不得不承认,没有太过夸大其词,都是实打实的功绩。 随着祭文被刻在石碑上,时间已经到了正午。 要准备下山去往山脚进行禅礼。 山林中忽然传来声响,众人身体紧绷,王贲与王离立即护在嬴政面前,抽出了腰间的长剑。 嬴政将手放在了腰间悬挂的那块晶石上,眸中倒是没有多少担忧。 这几十年来,他也遇到过不少危险,但每次落在身上时都突然消失,给他造不成任何伤害。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心里清楚,都是阿姐给的这块石头在保护他。 在众人紧张的视线中,一颗黄色的脑袋从草丛里钻了出来。 紧接着一只黄色的大虎迈步走了出来,脑袋上的王字十分明显。 文臣们看的倒抽了口气,手不自觉的放在了腰间。 这可不是神女身边的那只神兽白虎。 这可是真的会伤人的山中大虎! 士兵们上前,将大臣都护在了后面,纷纷拔出了武器。 始皇帝看着那只虎,心中总觉得它不是过来捣乱的。 阿姐虽然没出现,但不论是昨日上山时的道路,还是不久前突然散去的阴云,无疑都与阿姐有关。 说明她在关注着这里。 自然不可能在这时候出现一只虎乱了封礼。 大虎目光看向嬴政,来回走了几圈,随后上前,朝着他一步步靠近。 王贲身体绷住,正要迈步上前,就见走动的大虎突然停了下来。尾巴轻轻甩了几下,然后卧下了身体。 看着十分无害。 但没人会因为它此时的动作而忽略它的危险性。 过了好一会儿,见这只大虎并没有别的动作,众人心中起了疑。 嬴政挥退王贲与王离,手掌握着那块晶石,在大臣们担忧的目光中,朝着大虎走了过去。 直到来到大虎的面前,它都没有任何动作。 嬴政抬手,轻轻落在了它的脑袋上。 大虎忽然发出一阵呼噜声,声音很响,吓得蒙毅立即就要提剑奔过来。 却被嬴政抬手阻止。 略微粗糙的大掌顺着虎的脑袋摸到了后背,反复确认了几下没有翅膀后,他眸中透露出些许的失望。 不远处的系统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跟曦月告状:“宿主你看,他还惦记着我呢!” 曦月揉了揉它的脑袋,系统瞬间闭麦,舒服的眯起了眼睛。 很快,在一群大臣们的低呼声中,嬴政一个翻身坐在了大虎后背上。 等嬴政坐好后,大虎从地上站了起来,朝着一旁的背阴处走了过去。 众人立即跟上。 随着大虎迈步的方向,一条通往山脚下的道路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 始皇帝进行封礼时,阴云退散,离去时还有山中大虎相送。 消息很快传遍了济北郡,那些被始皇帝驱离的儒生们正准备大展拳脚,内容都写好了时,突然听到这消息忍不住满脸的迷茫。 再一打听,原来不止如此,还有上山时神女出手,开辟出了一条可供上山的道路。 儒生们看着手中已经写好的文章,什么始皇帝不尊泰山,必会遭到上天厌弃之类的话。 当即识趣的转身将写好的文章给默默烧了。 始皇帝得上天庇佑,他们却如此写,不说始皇帝如何反应,百姓们就会是第一个对他们这些儒生厌烦和不信任的。 当百姓都不再尊敬他们时,始皇帝那边可想而知要如何惩治他们。 不会有任何顾忌。 等封禅大典结束后没两天,始皇帝这边就收到了来自鲁地儒生们送来的各种夸赞的文章。 丝毫不提前几日被他直接驱离的事。 始皇帝只是随意看了几眼,就开始思索着是在这里等曦月,还是先一步出发。 曦月此次离开,归期未定。但他来济北郡的主要事情已经做完,是该离开了。 但很快,始皇帝就将此事抛之脑后,开始处理起了奏章。 虽然一部分送去了咸阳由扶苏和尉缭共同处理,但大部分还是送到了他这里。 他也需要掌握大秦如今各地的消息。 这几日因为封禅之事,奏章堆积了许多。对于工作狂的始皇帝来说,看着堆成一座小山的奏章,便有些忍不了。 当即埋头到了工作之中。 什么出发去往下一个地方,统统不记得,满脑子只有工作。 甚至还因为一部分奏章的内容,直接宣了李斯王绾隗状等人。 大半夜被迫从床上爬起来的几人毫无怨言,默默起身赶了过去。 毕竟这种事,以前不是没有经历过。 唯一不同的是,眼下住的地方更近了,以后只怕宣他们次数也会比之前更多。 曦月这边准备去往沛县,看看传说中的汉高祖刘邦,此时应该还是沛县的泗水亭长。 当然,最主要的是看萧何与吕雉,还有顺带去淮阴找韩信。 虽然历史中没有记载韩信是什么时候出生的,但根据死亡年龄推断,他应当是公元前228年左右出生。 也就是如今七八岁左右。 萧何和吕雉可以接触,韩信太小,可以让他先自己发展,给点银钱帮助下就行。 谁也不清楚,韩信能有以后的成就,会不会跟年少时有关。 曦月并非是直接瞬移过去的,而是边玩边过去的。 济北郡距离沛县不算远,以她目前的速度,顶多也就两三日就能到。 途经任城县路边的一处卖水的摊子时,她脚步顿了下。 目光朝着一中年男子和一名孩童看去。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孩童也不准确,十岁出头一点的样子,在这个时代应该已经能称呼一句少年人了。 “项籍,你到底想要做什么!书也不读,剑也不学,你难道忘了你的阿父阿母了吗!”中年男人咬牙低声道,满脸的恨铁不成钢。 少年皱眉,耐着性子道:“叔父,那些太没意思了,我不想学。” “我记得我的阿父阿母,家人的仇不会忘,叔父你不用日日在我耳边念叨的。” 中年男人气的脸色微红:“这些年我教你的都学进狗肚子里去了?你就是这么对叔父说话的?” 少年垂下脑袋没有说话。 中年男人见状,语气缓和了许多:“告诉叔父,你离家出走想要去哪?” 少年抬头看了他一眼,语气坚定道:“我想学万人敌!” 摊子旁坐着的几个人听到这话,再打量了眼少年的年纪,纷纷笑了起来。 少年听到笑声,脸上露出一丝羞恼,握紧拳头就要冲过去。 中年男人一把拉住他,用力的拍了下他的脑袋:“跟你说过多少次,遇事不要冲动,怎就记不住!” 说完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走吧,跟我回去。” 少年没有动弹。 中年男人一把拽住他的胳膊,就要朝着一旁栓着的马走去。 “你想走?可以!等你什么时候学有所成,我就放你走。” 少年抬头,眼睛发亮:“真的吗?” 中年男人点头,开口道:“自然是骗你的。” 说完这句,他和少年都沉默了。 始作俑者曦月站在远处,打量着这个年少时的西楚霸王项羽,以及他的叔父项梁。 虽然没见过这两人,也没见过画像。但结合年龄以及两人之间的对话来看,身份就很好猜了。 总不可能世上有如此巧合之事,有少年也叫项籍,还刚好有个叔父。 对话内容也很符合历史中对项羽的记载。 来之前她还真没想过项羽,这人勇猛有余,智商不足。 但此时不免多考虑了起来。 项羽适合上战场杀敌,却不适合统率三军。 如果能把他拉到大秦的队伍中来,将来和韩信组合在一起,只怕难逢敌手。 就是项羽的身份,注定了这个想法很难实现。喜欢装神一直爽,一直装神一直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装神一直爽,一直装神一直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