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全神贯注地阅读了超过1000本书籍,阅读合格率达到十分之一以上,期间没有做出跳页、撕书等不良行为,你热爱学习、孜孜不倦阅读的态度是本世界人类的表率。” “文学记录者”和蔼地说道。 他能做到,是取决于他平时就爱看书,文学素养高,以及重中之重的自律性。 别人呢?那些不爱看书的人会怎么做?雅克·卢梭舒展眉头,不免感到讽刺,自己是最想出去的人,反而成为了第一个符合投票的人。 神灵大人给予所有人一次看书的机会,只要能认真看完,肯定能收获巨大,这个世界的未来,终究是留给少数精英人士。 “第一个问题,你看完200名文学家的作品,认为哪个国家的文学水平最高?” 雅克·卢梭反射性就这么想,一种理直气壮的态度。他嘴唇张开,话说出开头,愕然发现自己的记忆卡顿,记不清自己是哪个国家的人。 但是,他怎能忘记自己的国家?! 雅克·卢梭想下去,大脑一团浆糊。 雅克·卢梭嘴唇抿得发白,放弃思索。 “第二个问题,你认为哪位文学家的文笔最优美动人?” “第三个问题,你认为哪位文学家的作品最无聊?” “第四个问题,你最喜爱哪位文学家?” 雅克·卢梭也茫然,大脑里蹦出一个个对应的答案,他都对自己的回答感到迷惑。 雅克·卢梭毫不犹豫:“《忏悔录》。” “文学记录者”嘴角噙着笑意:“第六个问题,你认为哪位文学家最徒有虚名?” “第七个问题,你认为哪部作品的内容能改变你的人生?” “第八个问题,你能够默写出哪部作品,并且愿意介绍给家人?” “第九个问题,你重温最多的是哪部作品?” 雅克·卢梭回答得不是很确定,随着问答,逐渐明白自己的“失忆”与神灵有关系。 自己忘记国家、职业、身份等涉及投票立场的信息,只能在短时间内凭借本心作答。 没有人能在祂面前违逆本心。 “谁是你心中no1的文学家?” “是——列夫·托尔斯泰。” “另一方面,小说无法代表所有文学,它只是里面最大的一个分支。我认为文学家的首要前提是思想,其次是趣味性,我必须承认,托尔斯泰先生的思想高度在我之上,他实在是一个对人民仁慈又对自己过于苛刻的人。” 雅克·卢梭出现在外界,重见天日。 雅克·卢梭清醒过来,记忆恢复,通过其他人的检查,确定自己没有的身体状况。 说完,雅克·卢梭独自离开,把选择权交给了在场绝非庸人的法国同僚们。 谁不去读书,留在外界自保,谁就是海量的文学作品刷下——新时代的“文盲”! “整顿法国的红灯区,关闭所有俱乐部。” “给你24小时,为我办理一张30岁瑞士男性的出国护照,调来一架去日内瓦的私人飞机。” 雅克·卢梭快刀斩乱麻。 ——为什么我是自己坑自己? 这么多年下来,雅克·卢梭该奉献的理想已奉献,该享受的生活也享受了,狠心斩断了内心的不舍,冷酷地想道:“是时候退休了。” 雅克·卢梭避开同僚,在做潜逃准备工作。 第二天。 他已经“不配”留在法国工作了。 伏尔泰不敢置信好友“畏罪潜逃”,拦住不让对方踏上飞机 雅克·卢梭冷冷地说道:“我的名声完了,不会有人再用公正客观的目光看待我,你满意吗?以后在法国没有人再跟你作对。” 伏尔泰始终不愿卢梭离开法国,急切保证:“你不说清楚,我就不会让你离开!你走了,我也不会开心,我会非常的难过!” “我们是朋友,我愿为你担保任何事情!” “请告诉我,我一定誓死捍卫你的尊严!” “伏尔泰,你不懂。”雅克·卢梭说道,“去看书吧,那不是任何人的错……” 雅克·卢梭微妙地注视着伏尔泰。 最终,他留下模棱两可的话,远走高飞。 雅克·卢梭易容,来到了瑞士的日内瓦,找了一处风景不错的郊区定居下来。 出于某种考虑,他联系上瑞士联邦政府,要求加入瑞士国籍,当一位寂寂无名的“普通人”。瑞士政府听到一位法国超越者加入本国,又懵逼又喜出望外,一拍即合,帮忙安排了。 瑞士联邦政府装傻就好了! 除了吃喝拉撒,雅克·卢梭待在书房,握住笔,默写下自己记得的文学作品,每一行优美的法语,是他为祖国尽的一份力。 “你们可以嘲笑我,讽刺我,说我是一个可耻又奇怪的人,但是你们会知道,这世上很多人都缺乏公开一切秘密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