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嘛,打谁都一样。杀鞑靼和杀倭寇有什么区别? 但若是对倭国开战,还是灭国之战,那就涉及水战了。这让他们有些头疼。大明虽有不少擅长水战的将领,可惜都已去世。建国二十多年来,也没怎么打过水战。剩下的有经验的水师将领也已年迈。其他人根本不懂水战,这让情况有些棘手。 不过,这对蓝玉等人来说没关系。找到倭国的巢穴,直接杀过去就行。毕竟这是灭国之战呢。 古往今来,能有这般功业者屈指可数。实乃足可镌刻青史的旷世伟绩,他们怎肯轻易放过? 此刻,与文臣们态度迥异,蓝玉等人齐声附和称颂道:“圣上英明,那倭寇不知好歹,活该挨揍,必须重惩!” “我朝为天朝上邦,岂容蛮夷小国屡屡挑衅?必要打得它服帖,方晓尊卑!” “臣恳请圣上,发兵征讨倭寇,彰显我大明威仪!” 顿时,奉天殿内壁垒分明。文官纷纷反对,武将则一致支持,双方还时不时互相辱骂。 以刘三吾为首的文官们口才极佳,言辞激烈,唾沫四溅。即便冠帽掉落也全然未觉。 而蓝玉等人虽不懂文墨,更辩不过文臣,只能反复喊出几句粗俗之语。若非禁止动武,他们早已挥拳相向。 瞬间,场面混乱不堪,喧嚣至极! 朱元璋听得头疼欲裂,脸色铁青,猛地拍案大喝:“都给我住嘴!这般吵闹成何体统?朕的话还没讲完呢,你们急什么?” 其声如雷,震彻殿宇。 众人这才愤愤作罢,安静下来。 见此,朱元璋冷哼一声,续道:“你们所言理由,朕岂会不知?若非如此,又怎会容忍倭寇猖獗多年?只是时移势易罢了。” “如今形势有变,朕发现倭国有土豆这种奇粮,故决定不再隐忍,兴师问罪!” “土豆?这是何物?” 众人面露疑惑,不解其意。 面对众人的疑问,朱元璋徐徐解释道:“此土豆,乃倭国所产的一种高产作物。” 说到这里,他嘴角微扬。 随即环视群臣,缓缓说道:“一年可种两次,每亩产量可达四十石,甚至更高!” 话音刚落,包括李善长在内的文武百官无不惊愕失神。 什么?一年两次,亩产四十石? 这可能吗? 要知道,此时大明的平均亩产不过两石,若增产三石,便是地方官须上报朝廷的政绩啊! 倘若能侥幸获得这般福泽,竟能亩产达到四十石之多,那必是旷古未有的吉兆! 若朝廷得知,必定重赏当地官员,至少也要连升数级。 这便是当今大明粮食产量的重要之处。 然而,正因如此,当听到老朱提及土豆竟可亩产四十石时,众人皆如闻天方夜谭。 心中本能的全然不信! 实在太过离奇,竟比寻常高出十倍。 世上怎会有这样的作物? 难道是从那倭人贫瘠之地出产? 恐怕是在胡言乱语罢! 对于众人的心思,老朱自是洞若观火。 毕竟他也曾经历类似的疑惑阶段。 此刻,他微微一笑,缓缓说道: “我知道你们在想些什么,莫非以为我在戏弄你们? 世上绝不会有这般产量的作物? 但我要告诉你们,此事千真万确! 起初我也半信半疑,却亲身试验过。 仅三个月,亩产四十石,绝无虚言! 并且倭国尚有其他如土豆般神奇的物产,所以朕不得不发兵讨伐其国!” 站在一旁始终沉默的朱标也开口证实道: “确实如此,虽我没目睹,但父皇亲口告知于我。 再者,父皇乃天子,言出法随。 若非核实无疑,岂会轻易提及?诸位无需疑虑。” 话音刚落。 众人瞬间陷入沉思,脑海中一片茫然! 既然老朱与朱标都如此确认,此事定是真的了! 但正因为如此,才令他们更加震惊! 亩产四十石,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明的粮食产量即将翻上十倍! 意味着百姓或将不再为饥荒所困。 有了这般奇珍,大明的国力将提升到何种程度? 这对他们的自身利益也有直接影响。 毕竟他们是大明臣民。 大明繁荣昌盛,他们为官也能更从容,日子过得更好。 **起来,这对他们也是有利可图之事,不是吗? 否则人人贫困潦倒,又如何获取俸禄? 只是,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竟有如此不可思议的良种。 况且还是来自倭国那种荒凉之地。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 老朱还提到倭国另有与土豆相似的作物? 想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倒抽冷气。 随即,刘三吾等文官互相交换了个眼神。 紧接着,下一刻,他们默契地站了出来。 态度来了个彻底转变。 “巍巍大明,恩泽四方。 功业卓着,统领万国。 倭国不过蛮夷小邦,向来轻视我朝。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知礼仪,屡次生事挑衅。 此等行径,怎能容忍?” 臣等冒死叩请圣上,发义师行天罚!生擒其君,献于殿前,以显国威,威震四方! 此人之才,胜过某家千倍! 此时奉天殿中,喧嚣声震天。 最狂热的并非蓝玉等武将,而是满朝文官。 他们宛如变了个人,再无先前的谨慎小心,劝阻圣上勿因怒起兵的模样。 人人面红耳赤,慷慨陈词。 “我大明礼仪之邦,竟被倭国这般小国行此盗贼之事。 其狼心狗肺,昭然若揭。 恳请圣上下旨出征,攻伐海外! 凡我大明子民,定齐心协力,倾黄河之水,泄东海之波。 扫荡倭寇,讨伐欺我之敌,惩治蛮夷之徒!” “天道轮回,华夏自有公理可伸。 民心所向,匹夫皆有复仇之志! 多年以来,倭寇屡屡侵犯沿海,百姓苦不堪言。 倭国反觉我大明柔弱可欺。 不除此贼,大明边疆永无安宁! 圣上此举,实乃顺应天命民心,英明决策,体恤黎民。 臣代万民谢陛下厚恩!” “昔日强汉,威震四海。 南越杀害汉使,分割为九郡! 宛王杀害汉使,头颅悬挂宫门! 才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说! 今我大明朝,兵威更甚。 当效仿先贤,出师征讨不顺之国! 上承祖先荣耀,下表子孙尚武之志!” 一众文官群情激奋。 在场的蓝玉、傅友德等武将们,也如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双眼泛红。 纷纷高声请缨参战! 蓝玉拱手求战: “自开国以来,数次征战,圣上常命臣为前锋。 此次征讨倭国这样的灭国之战,恳请圣上依旧任臣为主帅。 臣愿立军令状,若事不成,甘愿提头来见!” 傅友德抢话喊道: “上次出征没让老臣前往。 这次征倭,还请圣上让老臣挂帅吧! 家中儿孙众多,得赚些军功,不然分不过来啊!” “何须老将出马?”喜欢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