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允恭不甘落后,语气坚定地说道: “臣承继父辈爵位,位列朝堂。 却未建实际战功,心中愧疚! 望圣上给臣一次机会。 必定不辱先人威名,不丢大明国威!” 话音刚落。 瞿能、平安等青年将领也纷纷开口,与蓝玉等人争抢主帅之位。 一时间,奉天殿内文官振奋,武将争先请战! 不论品级高低,不分资历深浅。 意见空前一致。 倭国,非伐不可! 这也并不奇怪。 倘若上下一心,只消利益一致,就能事半功倍! 毕竟这般高产的土豆,实在太过重要。 无论对大明的国力,还是在场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因此才会有眼前的局面! 对此,老朱也相当满意。 他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随后目光如炬,俯视群臣,缓缓说道: “自咱开创大明以来,那倭国一直桀骜不服! 近年来越发嚣张,动辄挑起战端,欺凌我大明沿海百姓! 要知道,我大明子民皆受明军守护,皇恩浩荡! 怎能坐视不理? 往昔形势特殊,为顾全大局,暂且隐忍,将其列为不征之国。 但这并非无力可为,而是不愿轻启战端,以免百姓受苦罢了! 如今倭国愈发猖獗,贪念不止,威胁愈烈。 难道是在嘲讽我大明无人?是在羞辱我百姓怯懦?还是在轻视我的软弱?已然无法容忍! 所以,顺应天命,合乎民心。 决定派遣天兵征讨倭国! 彻底解决沿海祸患,以牙还牙! 为沿海百姓,为我大明,雪此耻辱! 彰显我大明的威严,震慑四方野心之徒,还世间太平!”声音如龙吟般回荡,威震全场。 瞬间! 群臣齐刷刷跪拜。 “陛下圣明,臣等愿遵圣旨!” “陛下圣明,臣等愿遵圣旨!” 见此情景。 老朱的表情稍微舒缓了些。 他挥了挥手示意众人起身,才继续说道: “虽然我们已下定决心出兵征伐, 但倭国远在海外,占据地利,不可掉以轻心! 这关乎国运,绝不能有丝毫闪失。 必须胜! 务必小心谨慎,准备充分。 特别是这次要跨海作战,涉及战船建造、水师训练等事宜。 这些都是我们过去忽视之处,更需格外慎重。 至于粮草军械,也要妥善筹备。 这一点,兵部、户部等相关部门, 立即着手准备,并及时向朕汇报! 至于统领大军的人选……” 说到这里,朱元璋略作停顿。 随后目光深邃地扫视四周, 特别在李善长、蓝玉等人身上停留片刻。 接着才缓缓说道: “朕有意让骠骑大将军出任统率,领兵征伐倭国。 诸位有何看法?” 话音刚落, 朝堂上的文武官员无不震惊,面面相觑。 一时之间竟没反应过来。 骠骑大将军? 这是谁? 很快,众人想起缘由。 随即有人低声议论起来。 这事可是前几天陛下在演武时刚给朱政封的官职吧?这是啥意思呢? 是要派朱政带兵出海,率领大明的精锐部队去攻打倭国。 这可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大战啊! 特别是那些神粮,更是半点差错都不能出。 这么重要的任务,为什么不选蓝玉、傅友德这些屡立战功的名将,反而交给朱政? 没错,在演武的时候,大家都亲眼见过朱政的能力,确实令人惊叹。 不过他终究是个年轻人,即使胜过了蓝玉,那也只说明他有天赋,并未真正上过战场,没有实际功劳。 陛下对他宠爱有加,让他管理军营事务还可以,但如今居然要他出征打仗。 这是把这场灭国之战当成了练兵的机会啊? 这考虑得是不是不够周全? 怎能让人安心呢? 于是,以兵部尚书茹瑞、中书舍人刘三吾为首的文官们立刻站出来,谨慎措辞劝谏: “请陛下慎重考虑,骠骑大将军确实是难得的人才。 但他年纪尚轻,且从未经历过真正的战场厮杀。 突然统领大军,恐怕不太合适。” “对呀,陛下,这种灭国之战,必须格外小心。 骠骑大将军没有战功,怎么能让人心服口服?” “还请陛下选择一位经验丰富的功勋将领。 这才是稳妥的做法啊!” …… 听到文官们诚挚的劝阻,老朱丝毫不受影响。 他知道让朱政统率大军会引发巨大争议,早就料到。 他已经下定决心扶持朱政,谁也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即便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在所不惜。 更何况,此刻不过是几个文官反对罢了。 他又怎会在意? 只见老朱冷哼一声后说道: “没有战功?就不能让人信服? 简直荒谬!谁能一生下来就有功绩? 打一场仗不就有战功了吗?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年汉武帝派冠军侯霍去病出击匈奴时,霍去病又有什么战功? 最终还不是成就了不朽功业。 打得匈奴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南下放牧!” “难道你们认为我们不如汉武帝? 没有他的远见卓识?” 最后,老朱脸色阴沉,目光凌厉。 见状,茹瑞、刘三吾等文官顿觉脖颈发凉。 随即闭口不言,低头不敢多言。 反正他们的话都说尽了,老朱心意已决,他们也无能为力。 除非活得不耐烦了,谁敢再去搞那种冒死进谏的事! 气氛瞬间又陷入了沉寂。 但没有人愿意再多说什么。 李善长却不得不有所行动。 他那双老眼里闪烁着精光,心中警铃大作。 在他看来,朱元璋这么做,正是他之前所预料的。 朱元璋打算扶持朱政等人,进而针对淮西派系。 前一阵的军事演练,朱政已经成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如果这次远征倭国还能取得灭国级的大胜,他在军队里的威望将无可匹敌。 到那时掌握了兵权,还有什么能限制得了他呢? 一旦事情真的发展成这样,淮西派系的势力势必大幅衰弱。 甚至能否继续存在都是个问题。 他怎能接受这样的局面? 权力斗争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更何况,李善长认为,朱元璋之所以之前没有对他和李鸾下手,就是因为忌惮背后的淮西派系。 一旦淮西派系倒台,他的命运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 李善长急忙不动声色地向身边的淮西将领们狂打手势。 傅友德等人本来就对朱元璋的决定十分不满。 这是在抢夺他们的军功利益啊。 而且他们早就察觉到朱元璋的真实意图,对朱政更是心存戒备。 此刻根本不需要李善长示意,就立刻站出来反对。 “皇上,冲锋陷阵这种事还是让我们这些老家伙来吧。 骠骑大将军年纪太轻,弟兄们怎么敢完全信任他呢!” “是啊,如果您真想培养骠骑大将军,不如让他随行历练一下就好。 以后有的是机会担大任。” “您知道吗,当年霍去病刚开始时也是在卫青手下效力,积累经验后才独当一面的!” ...喜欢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