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参见陛下!” “这么晚了,不知有何要事?” 毛骧二进宫的时候,马皇后早已困得不行。 和朱元璋打了声招呼,就回去睡了。 说起来,此刻毛骧的心情并不十分愉快。 在外面奔波了一个多月,风餐露宿,每时每刻都要提高警惕,全神贯注。 好不容易回到京城,本想着洗个热水澡,再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缓解疲乏,恢复精力。 可谁知,夜里刚刚躺下,就被一名皇宫来的太监闯进家门,用不容置辩的语气,把他从床上叫醒。 说皇帝有令,召他连夜进宫,有紧急要事。 毛骧不敢耽搁,胡乱穿上衣服,一路风驰电掣,飞马赶到。 来的路上,他曾仔细想过。 这么晚了,还要去办的事,肯定不容小觑。 估计是哪个臣子贪了赃,又或者哪个官员犯了法? 因走漏了风声,被人检举揭发,使得皇帝雷霆大怒,火冒三丈,要他连夜抄家抓人? 只有如此,才能说得通。 “起来吧!” 叙礼完毕,朱元璋难得露出笑脸。 “眼下,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需要你去办!” “必须争分夺秒,不可拖沓!” 见状,毛骧不敢大意,忙打起十二分精神,准备洗耳恭听。 紧接着,朱元璋道明了意图。 “你送来的话本小说,写得很精彩。” “但只有短短二十章,不够看的,让咱意犹未尽。” “着你带人跑一趟定远,传咱的旨意......” “命李善长尽快写出后面的内容,火速刊印成册,送到京城来!” “一个月......” “不!半个月之内,咱就要看到!” “快---去!” 言及至此,毛骧的脑子没有立即转过弯来,只觉得两眼发懵,不可理喻。 大半夜被叫起来,就是因为皇帝心血来潮,想看小说? 简直荒唐透顶! 我好歹是堂堂锦衣卫指挥使,居然成跑腿传话的了! 还不如找个没人的去处,一头撞死算了! “陛下,是要臣即刻动身吗?” 当看到朱元璋点头,他这才无奈接受了现实。 原来,果真如此! 此时此刻,毛骧骂娘的心都有。 可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更别说是皇帝了。 正所谓九五至尊,口含天宪,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微臣......这就去办!” 虽然一万个不情愿,毛骧还是接下了差事。 有苦,也只能往肚里咽了...... 与此同时。 定远县的百姓,和朱元璋一样。 翘首以盼,等待着《三国演义》的后续剧情。 短短二十章,最迟三天就看完了,实在是意犹未尽,很不过瘾。 又刚好讲到曹操在寿春取得大胜,将刘备带回许昌,与汉献帝认了亲戚...... 并发誓肃清寰宇,挽救朝纲。 既然两人势同水火,分庭抗礼,那刘备要如何才能逃离掌控,重获自由呢? 下一步,又该如何获得地盘和兵马钱粮,与曹操争雄? 还有国舅董董承一边。 暗中接受了皇帝的衣带诏,密谋诛杀国贼。 那他要采用什么办法? 最后成功与否? 赶紧写啊! 真是脑门上着火,急死个人! 甚至,有的人干脆守在三味书屋门口,朝思夜盼,只为了早一天看到。 但每次等来的,都是第一部分的复刻本。 续作遥遥无期。 ...... 转过天来。 李善长闲来无事,打算进城逛逛百花阁。 正要出门,却听见一声高喝—— “韩国公在家吗?” “出来接旨!” 很快,就有下人来报。 “老爷,锦衣卫指挥使到了!” “还带了不少人呢!” 李善长闻言,顿时心生疑惑。 怎么回事? 好端端的,老朱为啥把锦衣卫派来了? 就算要抄家灭门,流放边疆,也得先定个罪名吧? 再说了,我已经远离京城,老老实实躲在家里,不招灾不惹祸,凭啥抓我? 做人嘛,可以没有道德,也可以没有原则,甚至可以没有底线...... 但是,不能连底裤都不要了! “老爷,你可得快点!” “外面那些人,催你催的急着呢!” 当下人二次来报,李善长不再迟疑,立即踱步而出。 管他呢!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咱不能让人小瞧了! 大不了,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 直到走出大门,看到列队整齐,威风凛凛的锦衣卫时,他干脆正面迎了上去。 “尊驾前来,有何指教?” 却见一行人中,领头的脸上带着刀疤,神情冷峻,不苟言笑。 看样子,是个狠角色! “在下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此番,是传为了传圣上口谕而来。”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韩国公接旨!” 李善长抬头直视,上下打量起这位大明第一号间谍头子,心里盘算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陛下说了,韩国公既然赋闲在家,撰写小说,那就尽快动笔,别磨磨蹭蹭的!” “朕给你半个月的期限,如果不能看到续作,以藐视圣意,欺君之罪论处!” 听到这里,李善长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是落回肚儿里了。 搞了半天,自己发行的小说,这么快就让皇帝知道了,还特地派人来催更。 真是有趣! 别说,不愧是锦衣卫,消息就是灵通。 从三味书屋开张算起,时至今日,拢共也没几天。 这传播效率,和病毒有得一拼。 还没等他松口气,毛骧继续道。 “陛下还说了,土豆的产出,关系到我大明的国运,韩国公必须时时谨记,不可懈怠。” “下次丰收之时,朕会携皇后与文武公卿,亲自到场见证!” 这条命令,是出发前,老朱临时加的。 毕竟,相较于看小说的爽快,能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才是老朱最关心的事。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韩国公,陛下吃过你种的土豆后,时常怀念那种味道。” “让我问问,你家里是否有所储备?” “如果有的话,让卑职顺路带回去一些。” 这种小小的要求,李善长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想都没想,就立马命人抬出两筐,让锦衣卫送进皇宫,给老朱解馋。喜欢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