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第42章 就叫周树人吧!(1 / 1)

“时候不早了!” “我等还要回京向陛下复命,就此别过......” “弟兄们,收队!” 傍晚。 办完朱元璋交代的差事,毛骧也不再停留。 当即吆喝一声,带着满满两大筐土豆,与部下连夜返回。 “今晚,百花阁估计是去不成了呢!” 望着天边火红如血的残阳,李善长不由得发出无声的叹息,略感失望。 每当想到云霜姑娘那光滑细腻的肌肤,温婉顺从的模样,以及耳边轻声细语的厮磨,他就有些把持不住,春心荡漾。 别说,多日不见,还挺挂念...... 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对于土豆和写《三国演义》后续这两件事,老朱都极为上心,甚至还亲自派人来催。 从毛骧严肃而正式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不像开玩笑的样子,必须抓点紧了。 尤其是土豆,那毕竟是能解决百姓吃饭问题的高产作物。 老朱一个底层平民出身的皇帝,曾经历过家中无米下锅,父母兄弟饿死的艰辛岁月,自然格外重视。 念及至此,李善长只好收起玩乐的心态,带上几个随从,去往田庄中视察...... “老爷,到了!” 下了马车,远远便能望见一片绿油油的盎然生机,浮于地表的藤蔓相互交叉,盘根错节,长势十分旺盛。 前番收获之后,除了保留些平时做菜用的,大部分的土豆,都培育出了根芽,重新种回土里。 因此,种植面积更是上次的几十倍还多。 可谓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尽头! 算算时间,最多再有个把月,就又能迎来收获。 “这下,总算能给老朱一个满意的答复了。” “即使他的刀快,也别想砍爷的脑袋!” “再说了,他凭什么杀我?” “老子替他解决了天大的难题,作为回报,少说得赏个万八千两银子......” “或者,大笔一挥,批个几千亩良田,才说得过去!” 望着眼前生机勃勃的土豆园,李善长内心戏十足,不由自主的畅想了一番。 感觉生活美好,未来可期! “记住,要按时浇水!” “如果出现病虫灾害,一定及时告诉我!” “老爷我能不能安享晚年,活到寿终正寝,全靠它们了!” 简单视察了一番,天渐渐黑了。 回去之前,为保万事无忧,李善长格外叮嘱了几句。 把土豆生长的好坏,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身旁的下人们则面面相觑,一时愣住了,有点摸不着头脑。 心说:不就是个土豆吗? 即使再高产,那也只是吃的东西,保证饿不死而已。 咋还和性命扯上关系了? 哼......小题大做! 话虽如此,但做下人的,基本靠着主家发的月钱过活。 这种包吃包住,衣食无忧,还有钱赚的日子,他们并不想失去。 即便心中困惑不解,可依然点头答应,表示照办。 ...... 回去之后,连晚饭都没顾得上吃,李善长又马不停蹄地到书坊转了转。 随着第一本书的名气打响,未来销路就不愁了。 而且,《三国演义》每本一百文,除去纸张、油墨、人工等成本,显然有利可图,完全能当成副业发展。 没准哪天,真能做到日进斗金,财源滚滚,荣登世界第一首富的宝座。 等出完了《三国演义》全集,其余传统小说,也可以陆续安排,成为吸金利器...... “老爷,咱的生意简直没的说!” “仅凭一本《三国演义》,就卖得热火朝天,已经快把咱的门槛踩破了。” “现在,大家都在盼望后续剧情,每天来问。” “但目前来看,第一部的印刷本卖得也不错,刚上架就有人抢购,热度居高不下。” “最近,不少外县人也闻风而来,想一睹为快!” 书坊后院,灯火通明,负责雕版印刷的工匠忙得连轴转,不停的东奔西走。 看见李善长来了,纷纷热情的打招呼。 这般如火如荼的景象,让他深感欣慰,笑得春光灿烂。 立马决定,自即日起,给在场每个工人的月钱上调三成,以资鼓励。 虽身在古代,但前世沦为牛马社畜的他,并不想做个贪得无厌的黑心资本家。 正所谓,有钱大家赚嘛! 除了各种过节福利,还规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 白天正常工作四个时辰,超出的部分,另外支付酬劳,享受双倍时薪。 每十天之中,还包含三天休假...... 现如今,一言不合就上调薪水,更是让所有人欢呼雀跃,就差高呼万岁了! 虽然累点,那也心甘情愿。 把李善长对他们的好,刻骨铭记。 并且,全部都暗自发誓:一定要努力干活,不能偷懒耍滑,白拿工钱! 这样的好差事,换了别处可找不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去过了书坊,李善长终于回到家里。 简单吃了口饭,便琢磨着,把《三国演义》第二部的出版提上日程,满足读者期待。 以目前的传播速度,上至皇帝朱元璋,下到平头百姓,都在翘首相盼,兴许日后能火遍整个大明。 再拖下去,没准容易挨骂,嘿嘿...... 被强大的金钱欲望勾引着,当晚李善长居然没近女色,和后院的小妾们胡天胡地。 休息了片刻,便摆开文房四宝,按照脑海中的记忆,梳理《三国演义》的后续走向,撰写大纲。 至于剧情填充,自有他人负责。 “嗯......” “让我想想,上次写到哪了?” “对了,是曹阿瞒许田围猎,董承秘受衣带诏!” “那后面的剧情,大概要分为两块儿.......” “董承四处拉拢盟友,暗中准备......太医吉平自告奋勇,打算趁给曹操诊病的机会,一举毒杀国贼!” “而刘皇叔一边,煮酒论英雄之后,每日惴惴不安,假借消灭袁术残部的理由,骗走了曹老板几万兵马。” “出城后,便露出了真正意图,改道回徐州去了......” ...... 翌日清晨。 李善长哈欠连天,把剧情梗概交给了代笔的写手。 此人名叫刘严,是个书生,因没能考上功名,就投奔了当时身为宰相的李善长。 以前,是负责教李祺和李芳读书的,现在两个学生长大了,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原本打算辞退,但正好李善长要写《三国演义》,自己又不愿意动笔,便给了二次就业的机会,让他代劳。 为人憨厚可靠,用着放心! 李善长交代完后续二十回的剧情,刚要离开,刘严小心翼翼的问道。 “老爷,这书都快出第二部了,还没个署名呢!” “您看用谁的为好?” 闻言,李善长停下脚步,想了想。 如果以刘严的名义,多半不太合适。 毕竟,文章写得再好,也只是个影子工具人。 但若是用自己的名字,面对这份天大的殊荣,他拉不下脸去承认。 “干脆,就叫周树人吧!”喜欢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