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第131章 天德竟然只活到了五十四岁?(1 / 1)

那是自己的母亲啊! 对自己无比疼爱的母亲! 母亲怎会做出这种事! “韩成,你说说,我娘为何要对我起杀心? 虎毒尚且不食子,我娘怎会生此恶念,想要我的性命? 这些人真是越编越离谱!” 朱棣强压心头的烦闷,开口抱怨。 韩成说道:“谁说编得不合情理了?这逻辑完全通顺。 因为你根本不是皇后所生,而是出自翁贵妃。” “操!” 朱棣忍不住骂了出来。 这也太能胡诌了吧,合着连亲娘都能换! 朱棣和朱标都被韩成的话气得不轻。 他父亲的安排也就罢了,可他们的母亲,那样一位贤惠善良、顾全大局、挽救过无数人性命的女子,堪比那些流芳百世的贤德皇后的人,他们怎么忍心下手? 这简直是把她的名声糟蹋到了极点啊? 难道就不怕遭到天谴吗? “这韩金虎究竟是谁的儿子? 我们怎么要把公主嫁给他? 我们的妹妹怎么会为了一个外人,做出那种事情?” 朱元璋赶紧在脑海中搜寻相关记忆,但还是没能想起此人,只能盯着韩成质问。 韩成听后,略显窘迫地说道:“那个……按照那些广为流传的评书里讲的,韩金虎的父亲也叫韩成,和我同名同姓……” 韩成? 这个名字一出口,朱元璋、朱标、朱棣看向韩成的眼神顿时有了变化。 “这样的巧合吗?” “就是这么巧。据说当年陛下您在鄱阳湖兵败,被陈友谅围攻,处境非常危险。 于是韩金虎的父亲韩成,假冒您去送死,才让您捡回一条命。 后来陛下您击败了陈友谅,便将韩成的儿子韩金虎带回宫中抚养,比亲生儿子还要疼爱……” 韩成讲述这段往事时,内心颇为复杂。 甚至怀疑自己名字的由来,会不会是父母或家中长辈听了这评书后一时兴起的结果…… “我和陈友谅交战期间,居然发生这种事?真是胡编乱造!”朱元璋啐了一口。 父子三人怒不可遏,胸膛剧烈起伏。 朱元璋清楚得很,自己对那些人的严厉手段,使得日后他们有机会开口时,几乎不可能为自己美言。可他万万没想到,连他妹妹也会被人诋毁到这般地步! 这些人还有没有天良? “陛下,还有别的事,您要不要继续听?” 韩成试探着问道。 “罢了罢了!别说了!听了生气也没办法收拾他们,不如不听了……” 朱元璋挥挥手,不愿再听下去。 连他妹妹这样的人都被抹黑成这样,还有什么值得听的呢? 纯粹是无端生事。 就连先前态度坚决、执意要了解那些人如何诽谤自己的朱元璋,此刻也连连摇头,不想多听。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这谣言有多荒谬。 不顾事实,肆意中伤! 对了,我之前听你们提起过,你们打算筹建医学院之类的事,怎么回事? 为何突然有了这个想法? 是不是因为**病,让你们意识到医疗的重要性? 想要大力推动医学发展,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顽疾?” 朱元璋平复情绪后,想起那事,便看着朱标和朱棣问起缘由。 “确实如此。”朱标点头承认。 “但不止于此,还有别的缘故。” 别的缘故?朱元璋听后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什么。脸色顿时变得不好看。 这一定是朱标和四弟朱棣认为将来朱标可能英年早逝,单靠韩成提供的那些办法还不足以确保万全。 所以打算进一步推动医学发展,这样即便日后朱标真患病了,也能尽量医治好! 朱标深知父皇心思,见他脸色变化便知父皇在想什么。 当下说道:“父皇,您想错了,并非因我之事,而是……徐伯伯和四弟妹……” 朱标在向朱元璋说明时,短暂迟疑了一下。 但他最终决定在这事上如实相告,因为他明白,就算不说,父皇迟早也会从为徐伯伯看病的过程中发现异常。 此外,朱标也知道父皇已经从韩成那里得知了不少更惊人的消息。 徐伯父与四婶娘的事情,虽令人忧心忡忡,但比起以往发生过的那些事,似乎还不至于让人太过沮丧。 父皇历经诸多风雨,现在听到这样的消息,应当能够承受。他一向坚韧,不会轻易被打倒。 “天德和老四媳妇?”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这句话,不禁震惊不已。 “他们出了什么事?难道也染上了疾病?” 朱元璋说完这话后,心中愈发沉重。 天德患上了背痈,韩成曾提及天德的**,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诞不经。 我绝不可能加害于天德! 但如果天德的背痈始终未能治愈,最后真的因此丧命的话,那恐怕是真的。 而标儿还提到,他们之所以计划大力推广医术,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天德恐怕时日无多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着,朱标的话也印证了朱元璋的想法。 当得知徐达的背痈久治不愈,最终为此送命,只剩两年半寿命时,朱元璋当场呆住。 一时间犹如天崩地裂。 五十四岁啊! 天德竟然只活到了五十四岁? 这般年轻便离世了吗? 苍天何其不公! 这老天分明是在与我作对! 越是对我重要的人,他越是要把他们从我身边夺走! 按照原定轨迹,先是雄英,接着是他妹妹,然后是他的嫡子…… 可如今,又传来一个噩耗,天德竟然这么快就走了? 难道比他还先离开人世? 这可是他最重要的帮手啊!! 才五十四岁就撒手人寰了! 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后,朱元璋强压内心的震惊问道:“那老四的媳妇怎么样了?” 老四媳妇年纪不大,才二十出头,莫非也像原来的长媳那样…… 朱标瞄了一眼朱棣,发现他脸色阴沉,眼中有掩饰不住的悲伤,便主动开口说道: “韩先生说四弟媳会在二十五年后因病辞世,但具体什么病症他也弄不清楚。” 朱元璋身子微微一颤。 果然是这样,老四的媳妇也没能长寿。 活得还不如天德久。 他对这个儿媳很是满意。 从小就很看重这个人。 老四媳妇与普通女子不同,不仅把天德府上下管理得井井有条,还饱读诗书。 嫁给老四后,更是让他彻底改头换面。 可现在,她居然也只活到四十多岁? 为什么越出色的人寿命越短呢? “父皇,您不用太过忧虑,日子还长着呢,或许能找到办法。” 徐伯伯尚有两年半可活,四婶娘更是更久,一切尚有余地。 此般时日,足堪成事,亦可对将来稍作改动! “标儿言之有理,确然尚有时间!”朱元璋颔首答道,“此时,医术当大力兴盛才是!” 就此,朱元璋定了基调。 随后他又问起医学院的构想,听闻韩成对此抱有远大志向。 若非从韩成处得知日后种种之事,待知晓他的这些想法时,朱元璋或许不会应允建医学院。 毕竟,无前例可循。 但自韩成处得知诸多于他而言至关紧要之人皆因病早逝后,再观此时,朱元璋毫无迟疑,即刻应下,并表态全力支持! “一旦此时付诸实行,必有人指手画脚,亦有不少人从中阻挠……” 朱棣强忍悲痛,望着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道:“老四,你指的可是那些文士?此时无需忧虑,待时日,看是谁胆敢多嘴!若有人妄语,绝不轻饶!” 见父皇如此态度,朱棣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亦消散殆尽。 于此时上,对他而言,父皇与大哥、二哥的态度尤为重要。 只要父皇与大哥表明立场支持此时,他便再无顾虑。其余人若胆敢阻挠,便是与他生死相搏的大敌,必将其彻底击溃! “我这就告知冯胜、李文忠,让他们在这次行动中多加留意,尽量减少天德的付出,别让他太过操劳。” 徐达的状况令朱元璋忧心,但他并未打算撤换徐达,也未阻止他参战。多年的情谊让他深知徐达的脾性,一旦被替换,徐达虽会遵从命令,内心却定然备受煎熬。不让他上战场,对他造成的伤害或许更大,于病情亦无益。 “老四莫急,医学院固然重要,可还有韩成在。你娘患的是绝症,时日无多,却最终也被韩成治愈,这不就是明证吗?”喜欢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