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坊的晨光路 老李的牛车总在卯时三刻停在豆腐坊门口。枣红牛的鼻息喷在结着薄霜的车板上,化成个歪歪扭扭的“早”字。红玉往车上搬木桶时,桶底总会沾着点隔夜的豆腐渣,在车板上堆成“利”字的雏形,惹得老李直嘟囔:“你这是拿金豆子喂车呢?” 第一节:牛车上的时辰经 刘老鬼把账本压在石磨下,账本角上别着片槐树叶,叶面上用豆汁写着“寅时起磨,卯时上路”。红玉坐在车辕上打盹,怀里的铜镜滑出半角,镜面映着老李赶车的鞭子——鞭梢系着红绳,绳头坠着枚铜钱,铜钱上的“通宝”二字被磨得发亮,像是被人舔过似的。 “驾!”老李甩响鞭子,枣红牛踏碎一地星光。车轱辘碾过露水浸润的石板路,车辙里竟渗出淡白的浆汁,在晨光中写成“行”字。红玉摸出块干豆腐分给大家,豆腐上的压纹竟排成“早”“市”“兴”三个字,看得老李直咋舌:“你这豆腐是活字印刷的?” 第二节:镇口的阴阳秤 辰时初刻,牛车停在镇口老槐树下。红玉支起案板,刘老鬼掏出那杆乌木秤,秤杆上的十六颗星在晨雾中忽明忽暗,末颗“福”字星尤其亮堂。第一个主顾是位拄拐的老太太,要半斤嫩豆腐给孙子拌饭。 “您看这秤星,”红玉掀开木桶盖,热气裹着豆香扑向老太太,“秤杆翘成‘寿’字,豆腐嫩成‘福’字。”老太太眯着眼看秤,秤杆上的雾气竟聚成“康”字,逗得她直乐:“难怪我那死鬼老头子托梦说,吃你们的豆腐能多活十年。” 第三节:豆腐摊前的鬼打墙 巳时三刻,来了个穿青衫的书生。他绕着豆腐摊走了三圈,每圈都踩在同块石板上,石板缝里的青苔被踩成“困”字形状。红玉往他碗里添了勺辣油,辣油在豆腐上洇开,竟显影出“解”字。 “小生迷路了。”书生捧着碗叹气,“本该去考功名,却走到这黄泉路岔口。”红玉往他兜里塞了块“引路灯豆腐”——豆腐里嵌着颗茴香豆,豆上刻着“通”字。书生咬开豆子,里面流出金黄的糖浆,在舌尖写成“达”字。等他再抬头,眼前竟出现了去县城的官道。 第四节:归途中的字魂舞 申时末刻,空木桶在牛车上晃出“咣当”节奏。红玉枕着铜镜打盹,镜面映着返程的土路——路两旁的荒草无风自动,草尖上凝着水珠,每颗水珠里都映着个“归”字。刘老鬼突然指着远处喊:“看!那是啥?” 只见夕阳把三人影子拉得老长,影子们竟在路边跳起了舞:老李的影子挥着鞭子写“田”字,刘老鬼的影子拨弄算盘算“财”字,红玉的影子则捧着铜镜画“圆”字。枣红牛突然长鸣一声,蹄下溅起的尘土在空中聚成“安”字,又碎成点点金光落进她的袖口。 终章:星夜下的豆腐经 亥时初刻,牛车碾着月光回村。红玉摸出块碎银递给老李,银锭上的齿痕竟排成“酬”字。老李却推了回去:“给啥钱?你俩做的是阴功,我这牛车沾了灵气,夜里走荒路都遇不着鬼打墙。” 刘老鬼坐在车尾数铜钱,铜锈味混着豆香,在他指尖聚成“盈”字。远处的豆腐坊亮起灯,窗纸上映出两个忙碌的影子——一个在磨豆子,一个在点卤水,影子交叠处,竟写出个完整的“丰”字。 如今每逢集日,老李的牛车上总会多出些奇怪的东西:有时是城隍庙求来的“平安符”(其实是张豆腐皮),有时是书生送的“状元笔”(其实是根擀面杖)。最奇的是车辕上不知何时刻了句顺口溜:“豆腐豆腐,阴财阳福,秤杆挑月,牛车拉路。” 当晨光再次漫过镇口的老槐树,枣红牛的铃铛声里,红玉掀开木桶盖,蒸腾的热气中,无数个细小的“兴”字正从豆腐的蜂窝眼里钻出来,轻轻落在赶早集的行人肩上。而远处的乱葬岗上,秀才的坟头又新添了朵野花,花瓣上的露珠滚落在地,竟写成了“旺”字的最后一笔。喜欢荒延村破局者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荒延村破局者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