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的空气总是格外的香甜,当然这是对于明帝国而言,而不是长江对面的清帝国。 自永宁通过政变上台后,其允许了俄国在海参崴修筑一条铁路直通盛天,这带来的影响便是哈基明应激了,但除了外交谴责以外,明帝国并没有做出任何令人瞩目的行为。 说回到永宁改革这件事上。 永宁的改革对于旧官僚资本与满贵族来说可以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首先永宁重开了于1876年取消的国家议会,收缴旧官僚与满贵族手中的土地重新分配给平民。其次便是在工业方面,强行将被满人和官僚强占的工业收缴国有,虽然嘴上说着要将这些原本属于汉人的工厂还给他们,但那些原本拥有这些工厂的汉人坟头草怕是都三米高了。 与此同时,大量的俄国"顾问"开始涌入清帝国的政府部门。这些人打着"技术指导"的名义,实际上却在一步步蚕食着清帝国的主权。从铁路、矿产,到关税、金融,俄国人的触角无处不在。 虽然永宁也想反抗,但他深知一旦他开始反抗这些俄国人,他的下场便是被俄国人推举的下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推翻。 为了妹妹,他不能这么做,最起码现在还不能。 而在这种局势下,满洲贵族们的反应也十分耐人寻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对永宁的改革愤恨不已,但在俄国的压力下却不得不暂时低头。一些精明的满洲贵族已经开始悄悄向俄国示好,试图在这场改革中保住自己的利益。 至于那些旧官僚,他们能南逃吗?答案显而易见——不能。因为他们的祖先就是背叛了明帝国北上投清的“知识分子”,现在要让他们回去不是把杀他们的刀从永宁的手中放到了明帝国的手中吗?在清帝国他们还能活,去了明帝国那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风雪中的旧官僚与满贵族们在暗中联合在了一起,他们自诩民族解放者,驱逐沙俄侵略者的统治。这样的说法很快就遭到了永宁政府的镇压,两边就这样你镇压我却又不敢下死手,只能关几天后放出来。 他们自己忙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又怎么能谈国际事务呢? 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满洲比波兰省心多了。" 时间的指针终于是来到了1911年,远东的寒风似乎比往年更加刺骨。 首先德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下水,德皇威廉二世亲切的将其称为:齐柏林伯爵号。 这艘排水量达到吨的钢铁怪兽让英国海军部陷入了恐慌。他们原本以为德国人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造出航空母舰,毕竟这种全新的舰种连英国自己都还在摸索阶段。可德国人就是做到了,而且做得如此出色。 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他拍着桌子怒吼:"德国人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他们不仅要在陆地上与我们抗衡,现在连海洋也要染指!" 丘吉尔的愤怒并非没有道理。德国海军的快速崛起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英国"日不落帝国"的海上霸权。自从提尔皮茨上任德国海军大臣以来,德国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建成了一支令人生畏的现代化舰队。而这艘航空母舰的出现,更是打破了英国海军一直以来的技术优势。 就在英国为德国海军扩张而焦头烂额之际,远东局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俄国在满洲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已经开始触及英国在远东的利益。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爵士在给外交大臣格雷的密电中写道:"沙俄在满洲的野心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出十年,整个远东都将落入俄国之手。" 英帝国已经不得不考虑他在这个时代的定位了,随之而来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更是彻底打乱了英国人的计划。 德国“黑豹号”战舰抵达摩洛哥港口阿加迪尔,这不但触及到了法国人的神经也触及到了英国人的神经。 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在接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召见了德国驻英大使沃尔夫-梅特涅。他用一贯冷静而克制的语气警告道:"德意志帝国此举无异于向整个欧洲投下一枚炸弹。" 然而德国人的回应却出人意料。沃尔夫-梅特涅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我亲爱的格雷爵士,您似乎忘记了一件事——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英国才有保护海外利益的权利。" 这无疑惹怒了英国人,可就在这时,另一个消息让英国人恼怒的脑袋像是浇了一盆冷水一样冷静了下来:德国'齐柏林伯爵'号航母正在北海演习。 英国海军部的高级官员们面面相觑,没人敢轻易开口。航空母舰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究竟如何,他们心里都没有底。但德国人偏偏选在这个节骨眼上在北海演习,用意再明显不过。 "该死的德国佬!"丘吉尔狠狠地将雪茄摁灭在烟灰缸里,"他们是在威胁我们!用一艘连实战能力都没有验证过的航母来威胁大英帝国!"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这时,一份来自北海的电报被送到了丘吉尔的办公桌上。他快速扫过电文内容,脸色顿时变得铁青。根据侦察船的报告,德国航母不仅成功地让舰载机起降,而且还进行了编队协同作战演习。那些被英国人认为不可能在航母上起降的飞机,正在德国人的甲板上来回起落。 "先生们,"丘吉尔站起身,沉重地说道,"恐怕我们必须重新评估德国海军的威胁了。他们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造巡洋舰的二流海军了。" 对于英国人的反应,德皇威廉二世极为开心,甚至比夺下英国手里的整块殖民地都要开心。在夏洛滕堡宫举办的宴会中,威廉二世激动的举起手里的酒杯:“敬我们英国朋友的'无畏'舰——未来海底考古的好去处!” 宴会厅内爆发出一阵哄笑,德国海军大臣提尔皮茨更是笑得前仰后合。他太了解自己的皇帝陛下了,这种略带讽刺的幽默感正是威廉二世的标志。 "陛下,"提尔皮茨擦了擦眼角笑出的泪水,"您这话要是让英国佬听见了,怕是要气得跳脚。" 提尔皮茨的话再度引发了宴会厅内的一阵欢声笑语,是啊,他们已经被英国海军压制了太久,久到他们自己都忘记了大海的颜色。 威廉二世端着酒杯,目光扫过宴会厅内的将领们。他们的笑容中带着几分释然,几分得意,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喜欢明1914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1914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