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

第142章(2 / 2)

到他当了里正,更是硬性要求村里谁家要卖地,必须按市价卖给族里做族田。

以后有钱了,卖了多少亩,还能按市价从族里买回去多少亩。

但绝不能因为外人出价高就卖到外面去。

最初推行时候,急用钱的几户人家不同意,觉得里正这是仗着手里头那一点儿小权坑他们家的救命钱,急了还上里正家打过架,后来他们往回买地的时候终于回过味儿来了,就不再反对了。

还是卖给族里好。

哪怕以后没钱再往回买,族田的收获也能惠及到他们身上,起码同宗同族的,族里不会眼见自己家孩子饿死冻死。

有了族田,他们村算是保住了现有的地。

但即使这样,遇到了大灾年,等到连族里也实在拿不出钱粮来,还是有人不得不往外卖地。

里正顺着话题哭了会儿惨,一边想让村里人体谅他的不容易,一边顺势问沈青越:“我听说竹子这几天都没在山上,去韶家学怎么在山上开荒修梯田了?”

“嗯。”聊半天沈青越也想提这个。

他纯是为了招工做铺垫,不过聊到这儿,话题就沉重了,也不是他和姜竹能解决的。

即使姜竹家那座山马山能开出一百亩地来,大概也解决不了村里的问题。

人多地少,根本的解决办法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最根本的,提高生产力。

然而,这个他帮不上忙。

学美术拯救不了生产力,他就是从一万年后过来,也做不到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弄出化肥、高产种子或者改良农用机械这种点亮科技树的事。

杀了他也做不到。

另外,就是开源了。

土地不够,就去找更多的土地。

至于怎么开源,眼下的办法,就是开荒。

如果只是他们一个镇,一个县,甚至一个郡的问题,开发山地,搞梯田,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要是整个大虞都有这个问题……

沈青越忍不住往南看了看,他们的皇帝会不会趁他病要他命,磨刀霍霍等着邻国打到元气大伤好过去抢地盘?

毕竟平原开荒可比山里容易多了。

如果能弄到大片的良田,谁要在山里开荒啊!

希望只是地域问题。

沈青越默默收回跑偏的思绪,现实嘛……

开荒吧。

反正屏峰岭够大。

姜竹家山开完,大不了继续往里开。

他们县令解决难民问题也是这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