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

第235章 释奴分田(1 / 1)

京城风平浪静,喜迎新年到来。 凉州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状态。 “许大人,此举是否有些不妥?” 周汕看着手里的写好的文书,有些纠结。 凉州虽然被大军拿下,可是此地余下百姓大多是北凉人。 每日,几乎都有动乱发生,周汕闻之,甚是头疼。 “凉州附近几城本就是富饶之地,前朝割让之后,土地尽数掌握在北凉贵族手中,百姓地位低下,卖身为奴者更是数不胜数,咱们既然攻下此城,想要让他们归顺,首先考虑的便是他们的自由同温饱。” 周汕抚了抚胡须,“道理是这样,只是如此,这些贵族只怕会出乱子。” 许则川,“他们已经不重要了。” 周汕面色一变,“许大人,你这是要!” 许则川在周汕的心中,一直是个性情温和,热爱百姓之人。 许则川眸色幽深,看向周汕,“奴隶变成良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你说,他们会选谁?” 短短一句话,却让周汕的大脑如同被巨石撞击了一般。 许则川的做法他怎会不懂,这样的做法,若是换在大瑜,损失的是他们这些权贵的利益啊。 好在,这是在凉州。 “许大人说的是。” 许则川知道自己所行违背权贵的利益,他不是土生土长的许则川,虽然如今身处权贵之中,若能为无辜百姓做些事,争取些利益,也不枉他来此。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末的,可是无数人呢。 许则川敛了敛眸,“既然周大人没有异议,那便定下了。” 周汕,“朝廷那里?” 许则川,“出发之前,陛下曾说过,让你我二人决议,年节将至,想必周大人也不想让这些事情扰了陛下的兴致吧。” 周汕眉头轻蹙,他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他的女儿同外孙着想。 “许大人说的是。” “年节何等重要,咱们还是不要扰了陛下的兴致了。” 许则川笑了笑,“岳将军那就麻烦周大人了。” 周汕笑道:“这是下官分内之事。” 许则川回礼。 此事一出,朝中必定再起风波,军队的重要便体现了出来。 至于为何不找许老三,许则川表示,他是来做官的,不是来造反的。 当然,即便他心中无此想法,可落到别人眼里可就不是一回事了。 岳将军处。 岳将军看到二人的决议,沉默许久。 最终还是应下此事。 他只管打仗,后面管理售后就不是他操心的了。 只是,这位许大人真是大胆啊。 凉州的新年注定是不太平的。 大军入驻后,接管了府衙,城中百姓继续以往生活,周边四城继续恢复了生息。 可是随着初一那日,差役一张张贴出的告示,彻底让四城变得不安静了起来。 同时,城门封锁,无法外出。 当然,即便想出,也是没法子。 外面大雪纷飞,出城只有死路一条。 “大瑜宣武十七年,元月初一,官府告知!” “自今日起,城中所有土地皆由官府接管,所有城中百姓,无论良籍,奴籍,皆入大瑜良籍,分的土地......” “什么!” 告示前,有识字的权贵读完,面色霎时黑了。 这是他所理解的意思吗? 跟在他后面的奴籍管家,面有所思中... 若是归顺大瑜,他就是良籍了,也有土地,就不用跟在后面做下人了。 虽然跟着主子生活富裕,可那是良籍哎。 他家几代人得不到的东西。 军营处。 岳将军钦点了几个将领,一声令下,前往府衙,开始浩浩荡荡的征田一事。 这场战争,没有百姓阻拦,一切都变得格外顺利起来。 从京城带来的官员也被统一分配下来,二人一组,开始整理四城事务,由许老大传达,后面的方案,待到春日,派往四城,开始公务。 当然,武力锻炼也是不能少的。 用许则川的话来说,如今虽然四城攻下,可是危险分子还是较多的,他们若是不想死,还是抓紧锻炼锻炼,免得富贵没挣到,自己折在了凉州路上。 许则川秉承了打一巴掌给一颗甜枣的原则,又给众人灌输了一波心灵鸡汤,描绘了我军如此强盛,后面肯定再接再厉,接连攻城。 日后各大城池,知府,知州,空缺官员无数,他们就是最好的替补者。 京城跟来的所有人! 啧,这个大饼确实香啊。 知府哎。 知州哎。 甚者封疆大吏! 何等荣耀。 在京城,他们能混个啥! 干,努力干。 周汕沉默如金,他觉得,许大人应该去礼部才是。 这文采,做个工部侍郎真是屈才了。 许则川发言完,周汕接管大后方,开始任劳任怨的干活。 每每劳累之时,想起自己远在大瑜的独女,立刻又来了精神,继续奋斗。 过完年,京城前往各地述职的官员开始离京。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兴安侯府。 许老四今年过年确实回来了,媳妇,闺女全都回来了。 可是他也接到调令,前往杭州做通判。 “此次升迁,儿子觉得应该是陛下看在爹的面子上。” 许四郎说到这,心中便觉得内疚的很。 他爹这把年纪还在千里之外的北方兢兢业业,他这个儿子却是得了关照去往了富饶之地做官。 秦书叹了口气,安抚道:“家里几个孩子,就你最省心,你大哥,二哥,三哥,哪个没得了你爹的帮助,如今这些也是该你的。” “你爹他们远在外,家里就靠你和你二哥了。” “四郎,你明白吗?” 凉州位处边疆,北凉如今聚力抗敌,日后形势谁也说不上,许家成年男丁中,许则川,许老大,许老三三人在那,如今就剩下,许老二和许四郎在京城。 许老二在工部虽然表现不错,可是终究不是科举出身,皇帝想要照拂,也只能把利益落到许四郎身上。 若有个万一,兴安侯府还有许四郎撑着。 许老四眼眶通红,“娘,儿子明白,您放心便是。” 秦书喉咙一哽,涩然道:“苏州好,娘的好友林夫人家本在扬州做官,她家在江南盘踞多年,也有不少交情,我已经写信给她,她家主君会替你周旋一二的。” “还有你爹的朋友薛大人。” 许老四,“娘放心,我都会一一写信拜访的。” 秦书颔首。 “你媳妇那,你说好了吗?” 许老四眸光微动,低声道:“阿瑶心思通透,已经应下了。” 秦书颔首,“她有了身孕,留在京城生子,也能放心。” 许四郎点头。 “儿子在外,也会恪守家规,让母亲,妻女放心。” 秦书笑了笑,她自是相信许老四的人品的。 “这话,你还是跟你媳妇说才是。”喜欢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