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

第236章 来信(1 / 1)

时间飞逝,天气渐暖。 侯府后花园内,迎春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距离许老四去往苏州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太太,太太,侯爷来信了。”远处守在外门外的婆子拿着匣子欢喜的走了过来。 秦书正在清雾的陪同下赏花,闻言面上一喜,清雾率先笑道:“这下太太放心了,侯爷可算来信了。” 凉州地处北方,冬日寒冷,风雪降临,同京城的联络也断了许久,如今听到许则川来信,秦书心中乍然一愣,转瞬便是狂喜。 “快。” 清雾反应最快,赶忙去迎着婆子,将人带了过来。 后面的粗使丫鬟也连忙送来了椅子,方便秦书坐下。 接过木匣,秦书赶紧打开,入目便是许则川的字迹,爱妻秦氏亲启。 秦书见字,面上掩不住的笑容,又见下面放着的两封书信,便知是许老大兄弟的二人的,随即吩咐清雾,“这两封给老大和老三家送去。” 清雾笑着上前边道:“大太太和三太太知道了,指不定多欢喜了。” 秦书笑着瞧了她一眼,“赶紧送去吧,刚刚动静那么大,估计早就知道了。” “就别让她们多跑了。” 清雾接过书信,福了福身,随即让人往两房去。 见秦书看信,丫鬟们也缓缓散开,退到不远处,静默等待。 “爱妻亲启,见字如面。” “阿书,我已在凉州安顿好,一切皆好,有老大二人在侧,你不必担心,身在远方,心中最是挂念你和孩儿......” 信中,许则川着重表达了对秦书的思念之情,其次便是许亭杨兄弟俩,特地叮嘱二人读书的事情,其余家中孩子也一一问候。 几页纸中,通篇都是挂念家中亲人的意思。 秦书静静看完,眼睫微动,眸光最后落在尾端的标记上。 那是许则川单独留给她的标记。 平安就好。 皇宫。 勤政殿。 久违的好天气,皇帝也来了兴致,没有看折子,而是写起了字,太子则是站在身侧为他研墨。 “兴安侯在凉州提出的策略你看了吧?” 太子点头,“儿臣已经看过了。” 皇帝手中动作不停,“你觉得如何?” 太子沉默几息,一番思索后才道:“兴安侯的作风一向不同于旁人。”太子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他的胆子很大。” 皇帝轻笑了笑。 太子见皇帝不说话,继续又道:“此举虽有些激进,但儿臣觉得,效果应当不错。”太子想到自己收到的消息,眼眸微动。 皇帝,“也是,他出身农家,应该最了解百姓才是。” 笔尖停下,皇帝看了一眼自己写的字,面色颇满。 太子笑道:“父皇的字写的越发好了。” 皇帝哈哈笑了出来,“这幅就给你吧。” 太子闻言,赶忙行礼,“谢父皇赏赐。” 陈公公奉上了温度适宜的茶水,皇帝接过喝完,“仔细盯着凉州。” 陈公公躬身点头 ,“是。”说完,端着茶盏小心退下。 太子面色未变,微微低头站在一侧,不敢多言。 皇帝抚了抚胡须,眸光幽深的看着窗外。 “院子里的桃花快要开了,也不知北方战况如何呢。”皇帝低声呢喃。 太子,“岳将军用兵如神,岳家军更是我朝最强悍的军队,父皇不必担忧。” 皇帝转头看了一眼太子,心中微定,“你亲自去工部盯着,加快火器的锻造,北方战场决不能输。” 太子,“儿臣领旨。” 凉州。 街道上的商铺在官府的干预下,已经开门,继续做起了生意。 昔日留在城中的百姓,也全部登记户籍,分发土地中。 府衙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大人料事如神,这两日果然没有闹事的了。”许则川新提拔的凉州负责官员张维笑呵呵的说。 许则川眼眸轻动,“杀鸡儆猴,近日杀的人已经不少了。” 张维咧着的嘴一顿,转瞬又道:“咱们杀的都是不听话的北凉贵族,如今城破,咱们的军队入驻了进来,即便大人不下命令,那些奴隶也会自己动手的。” 许则川笑了笑,没有说话。 短短几月的时间,他的生活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打年后,城中菜市场处,鲜血便未干涸过。 “分田一事,事关重大,你吩咐下去,不准有人徇私舞弊,若有违令者,杀无赦!” 张维拱手应道:“大人放心,下官一定紧盯此事。” 张维出身伯府,庶子之身,在已经落魄的伯府, 能够分给他的资源,少之又少,此次他能够来到凉州,也是其父看他资质不错,又有举人功名,这才将名额给了他。 为此,张维同家中的其他兄弟,本就不好的关系,更加艰难了。 此次许则川令他负责此事,一心挣前程的张维,自然是全力以赴。 分田本就是为了拉拢人心,若是出了贪污,那岂不是毁了初衷。喜欢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