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此山中_余肄【完结+番外】

第58页(1 / 1)

('“此剑唤作‘弱水’,师兄可是听说过?”谢鸣刀又惊又喜,目光小心翼翼地扫过弱水剑散发着幽幽亮光的剑身。“此剑早年为住持持有,后来住持将此剑赠予给了郑倾师叔,如今……是师妹作了弱水剑的主人吗?”谢鸣刀说完最后一句话,轻轻抬眼看向易平秋,眼里是不加掩饰的敬佩。郑倾给易平秋这把剑时,便说过是旧友相赠,原来是神音寺的住持给的。“郑倾师父收我为徒后,见我是水灵根,便将弱水剑给我做佩剑,也是师妹我走运,弱水剑能认我这个主人。”谢鸣刀不认同她的自谦,面上温温柔柔地,向易平秋介绍道:“师妹,在下谢鸣刀,不知师妹威名,日后下山历练遇见了,也便有个照应。”易平秋跳了跳眼皮,“威名”二字使得她有些绷不住表情。问一个姑娘的姓名,不应是“芳名”吗?怎么谢鸣刀如此清新脱俗。易平秋接受了谢鸣刀的朋友请求,“威名不敢,我姓易,二字平秋,师兄唤我‘平秋’即可。”谢鸣刀记下易平秋的名字,诚挚邀请道:“平秋师妹,明日早时寺内有弟子比武,若师妹有兴趣,可早些醒来,去比武场观看一二。”易平秋应下了,保证明天比武场见面后,谢鸣刀便灿然离开。进了屋子,易平秋才想起她初来乍到,还不知晓谢鸣刀口中的“比武场”在什么地方。另一边离开后的谢鸣刀也想起还没告予易平秋比武场的确切地址,本想返回去告知,又记念着晚间的练武,最后在挣扎中选择了先去练武,明日早点来叫易平秋,他们二人再一同去比武场。这么想着,谢鸣刀脚步又轻快了些。易平秋安寝之时,郑倾还在与住持在月下比武长谈。许久未见,住持珍惜与小友比武的时光,夜深了也不肯放郑倾离开。几番比试过后,住持出了一身汗,心情格外畅快,大口饮茶,与郑倾并肩而坐、哈哈大笑。“小友功夫大有长进,老衲我怕是快要撑不住了。”二人相识十年之久,年岁相差甚多,却在武学方面兴趣相投,不可不谓“忘年交”。郑倾与住持探讨起方才比试的招数,二人研讨起来热火朝天,又是一番哈哈大笑。后半夜,兴致勃勃的二人疲惫上头,热情冷却过后,住持问起郑倾关于易平秋的事情。“那位平秋小友,可是惊心小友的孩子?”易平秋十八岁来到玄清门,那时面容还未舒展开,与易惊心只是神似,而如今易平秋二十有余,那眉眼是越来越与易惊心相像了。但凡是认识易惊心的人,都会认出易平秋是她的孩子。郑倾也不晓得答案,但见那么相似的面容,又不敢去否认。“那孩子不晓得自己的身世,几年前突然出现在玄清门附近的山林,被云深捡了回来,不知是个孤儿还是……”住持也没再说话了,正魔大战时他与易惊心关系不错,当年得知易惊心身死的消息还消沉了好几日,现下见到了疑似易惊心孩子的易平秋,有种说不出来的亲切。郑倾:“住持不必为此忧心,我在神音寺多留几日,算是与你叙旧,顺道历练历练平秋,在这些时日内,不如多看看平秋有何与易惊心的相似之处,说不定,她果真是易惊心的孩子。”住持大喜,心中开始盘算起这些日子该如何与易平秋交好。作者有话说:注:泰山从红门宫到玉皇顶的台阶数量大约为6366级。第54章 神音寺之见闻(三)谢鸣刀走后,或许是因为换了个环境,易平秋迟迟没能睡着。从苍云深的山头到后山,好不容易习惯了后山的床榻,还没睡几日就来了神音寺。易平秋轻叹几声,浑身疲惫,眼皮沉得睁不开眼。饶是如此,她的思绪依旧清晰。假寐了一会儿,易平秋忽而听到屋内有声响。易平秋睁眼瞧着,黑暗中默默发着光的,是她的弱水剑。“弱水,夜已深了,怎么还不睡?”弱水剑似乎是想出去,悬在半空中,门扉近在剑身之前。易平秋撑着身子坐起来,又问:“你要出去吗?”弱水剑在易平秋与门扉之间犹豫了一会儿,最终选择回到易平秋的身边。“平秋……”弱水剑悠悠地飞回来,念着易平秋的名字。易平秋竟然从剑上看出了“犹豫”的表情。“弱水,怎么了?”弱水剑在空中转了个旋,没说什么。易平秋在榻上呆坐片刻,想起盛淮竹曾告诉过她关于弱水剑的事情。弱水剑在被交到郑倾手上之前,一直都是神音寺在保管。如今她们来到了神音寺,想必弱水也是思绪万千。易平秋咬住嘴唇,暗中埋怨自己为何不早点想起来这码事。“弱水,今日太晚了,明日等我们看完寺里的比试,你带我去神音寺四处转转,让我也好见见你曾经呆过的地方,这样可好?”话音刚落,弱水剑剑身便跳跃起灵动的光芒,彰显着弱水欢悦的心情。人剑合一,易平秋感受到了来自弱水的喜悦。迟来地,易平秋打了个哈欠。思绪混沌了许多,易平秋躺下后,顺利进入了梦乡。第二日天蒙蒙亮,易平秋便听见谢鸣刀在院外叫她的名字。“平秋师妹——平秋师妹——”易平秋未来得及梳洗,向院外的谢鸣刀回了几句,心想不好叫谢鸣刀久等,忙将衣裳穿好,带上弱水剑推门而出。“早上好,谢师兄,让你久等了。”谢鸣刀神清气爽,道了几声“无妨”,便忙不迭要带易平秋去看比武,路上谢鸣刀给了易平秋两块饼子,就当作易平秋的早饭。易平秋一边赶路一边嚼饼子,肚子里灌了风,不太舒服。饼子的味道算不上好吃,但很充饥,两块下肚,易平秋十分之饱。“比武”是由神音寺的弟子自主发起的,此次比武没有住持从中看管,但弟子们也是自觉遵守寺内戒律,举办得有板有眼。举办的地点在练武场,离得近了,易平秋还能够听见人群的欢呼和嘈杂。离得更近些,能看见攒动的人头,有头发的、没头发的,有的穿着僧人的衣服、有的没穿,但清一色的都是男子,半个女子都没看见。与灵云派是另一个极端,神音寺里面,都是男子。正在观赏比武的弟子冷不丁瞥见易平秋的身影,寺内难得出现个女人,弟子们好奇地多看了两眼,但也只是两眼,随后便转回头去继续观武。谢鸣刀找了个观武的绝佳站位,叫易平秋一同站过去。练武场上留下了一大片比武的场地,场上两个弟子打得热烈,手中武器舞得飞快,招招扎实,步步紧逼。易平秋不自觉也看出了神,心潮随之而澎湃,附近的喝彩声感染着她,让她对这场比试投入越来越多的热情。易平秋对场上的兵器与打法并不熟悉,而又心生好奇,不禁求助于一旁的谢鸣刀,询问这两方的武器有何优劣之势。一旦扯上与练武有关的事情,谢鸣刀就想被打开了话匣子,给易平秋热火朝天地讲解起来。“那位师兄是火系天灵根,瞧他那双火斧,练得真是出神入化,既挡又拆,真是叫另位师兄苦不堪言哇。”场上比试正值高潮,观武的弟子屏气凝神,迫切想要知道比试的结果如何。“喝!”一声暴喝,手持火斧的师兄取得比试的胜利,另一位师兄输掉比试也不恼,二人在场上互鞠一躬,以示尊敬。谢鸣刀断断续续讲解着,待输掉比试的师兄下场之后,突发奇想道:“剑克斧,水克火,弱水剑对上那对火斧再合适不过了,平秋师妹,不如你上场一试,”易平秋听到此,下意识想要拒绝,不过看完刚刚那场比试,她的激动还没有冷却下来,甚至愈演愈烈。她居然真的想上场去试试。但她学了不过区区三年,哪里比得上人家从小练武的师兄呢?易平秋笑着摇摇头,张口正想回绝,便听见谢鸣刀一旁的弟子客气搭话道:“这位师妹,佩剑如此不凡,不上场去比试一番,岂不是可惜了?”神音寺中本就没有女子,易平秋初来乍到,颇为引人注目,她与谢鸣刀的对话自然被周边人收入耳里。易平秋停滞了摇头的动作,心中不禁开始蠢蠢欲动。谢鸣刀看出她的犹豫,给予鼓励的眼神道:“师妹,去试试罢。”四下响起零零散散的鼓励声。“是啊,试试罢。”“试试罢……”“试试罢……” ', ' ')